發展民宿,是拓寬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換通道的重要路徑。近年來,韶山市以建設美麗鄉村為契機,積極發展民宿產業,既改變了村莊面貌,又提高了村民收入。位於韶山鄉韶潤村的「憶山居」就是眾多特色民宿中的一家。
進入冬季,韶山依舊是一幅山清水秀的美麗景象。在「憶山居」民宿,記者看到,石板路、木桌、籬笆等物件處處都展示著設計者的獨具匠心,民宿的外牆則以土黃色為主,各類綠植和現代化家具加以點綴,生活在此宛如隱居於世外桃源。民宿負責人彭昭宇介紹,在這裡既可遠眺群山,又能感受村莊田野泥土的芬芳,還有閒適的茶吧、書吧,溫馨的親子房和有機的蔬菜,遊客在這裡既能體驗到韶山的鄉土風情,也能享受舒適的居住環境。
民宿負責人彭昭宇說,「憶山居」民宿從2018年12月開工建設,去年10月正式營業,共投資了400多萬元,佔地32畝,目前建有三棟可住樓房,15間客房。他告訴記者,創辦民宿是因為自己特別嚮往大自然的生活,這個位置依山傍水,所以取名為「憶山居」民宿。
今年36歲的彭昭宇畢業於湖南理工職業技術學院,畢業後一直在韶山工作,看到鄉村建設得越來越好,各類民宿也如雨後春筍般湧現,於是萌發了開一家有特色、有溫度民宿的想法。彭昭宇說,整個民宿的空間都是從鄉村的環境中汲取的靈感,民宿中許多家居物品都是他自己用木料親手打造的,他希望通過擺放這些創意家具,讓住在這裡的客人能更好地親近自然。「要麼就不做,要做就盡全力做到最好,做出自己的品牌。「這是彭昭宇給自己定下的目標,而實現這一目標,離不開家人的支持。
同時,民宿的發展也為附近村民提供了就業崗位,現在在這裡上班的村民有十多個。村民周偉說,在這裡上班,既有不錯的收入,又能兼顧家庭,非常好。
不離鄉、不離土、不離開原有的生活環境,以旅遊帶動農業、發展民宿,讓村民在家門口就吃上了旅遊飯、走上了致富路。民宿業的發展,在讓城裡人感受詩和遠方的同時,更為鄉村振興注入了強勁的活力。
記者 | 郭小康 胡曦 成瑤
編輯 | 羅帆
責任編輯 | 劉峻辰 謝茂豐 董添雄
投稿 | sssrmtzx@126.com
【來源:韶山紅】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