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懷老二一直到生我每每出門和周圍人必有以下對話:
——查性別了嗎?
沒有,順其自然吧。
——萬一還是兒子怎麼辦?
因為這個把孩子打掉?
——如果兩個兒子可得準備好幾百萬吶,壓力太大了吧!
生女兒難道不需要錢?
……
後來再問我只是笑而不語,一度讓我對有兩個女兒的家庭開始&34;。
結果我真生了倆兒子,當我還非常開心的逗孩子笑,考慮如何讓他們兄弟倆好好相處,想用什麼方法把大寶的心理狀態護得周全時,周圍人竟都愁容滿面,唏噓不已!
說實話,不是老二的降臨給了我壓力,而是周圍人的絮絮叨叨給了我一個不正確的思想狀態,好像我做錯了事。
我不知道這個社會怎麼了,是被彩禮和買房子娶媳婦嚇怕了還是覺得這是一個陰盛陽衰的季節?
可是無論男孩女孩他們都是如天使般降臨,成年人沒必要這麼著急把經濟條件帶來的壓力傳遞給孩子。
因為好環境不等於富環境。
家庭環境包括家庭的經濟條件、親子關係、父母的教育理念、思想層次、行為方式、生活習慣等。經濟條件如不是捉襟見肘、無力支持校園教育,對孩子的影響不是很大;而親子關係、父母的教育理念、思想層次、行為方式、生活習慣等,則關係著孩子生活、成長、發展的方方面面。
孩子剛剛出生,你就開始考慮給他買車買房,估計他也不會領情吧,因為這會兒人家除了吃奶、抱抱和睡覺,什麼都不重要。
很多人認為經濟支撐對孩子們來說很重要,這個確實沒錯,經濟基礎可能決定了他們接觸人群的檔次、可以幫他們開拓視野,對未來發展絕對有利。但絕不能捨本逐末,在最需要建立親子安全感的年紀,讓他們覺得工作和金錢對你來說更重要,而他們只是個意外。
除了金錢我們最應該給予孩子的是什麼?
兩個大兒子都已經睡了快倆小時了,這段時間晚上可能經常要熬夜,為了他們也為了自己,起碼我不是獨自一人。累了的時候我也時常抱怨,老公總會抱著我說,別擔心,至少還有愛,這就是我們最值得炫耀的資本。
和孩子一起成長,願一切如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