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非法集資類犯罪案件嚴重破壞金融管理秩序,影響經濟社會健康穩定發展。為能讓廣大社會公眾對此類犯罪危害性有充分認識,增加識別能力,深圳市公安局經濟犯罪偵查局近期聯合深圳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深圳市打擊和處置非法集資領導小組辦公室)重點推出處置非法集資專題宣傳專欄,以案為鑑,對相關防範知識進行系列報導。
一份《財務通知書》上標明
投資人投資期限每月的投資利息歸還本金的時間並承諾一旦項目方到期不能支付本息公司會支付投資人本息
看到這樣「保本保息」的承諾你是不是怦然心動了呢!經偵君提醒大家
天上不會掉餡餅這份「承諾」可是讓七百多名投資者「血本無歸」!
真實案例
2019年10月,深圳市公安局經偵局聯合福田分局經偵大隊組成專案組,抓獲深圳前海匯能金融控股公司(以下簡稱「前海匯能」)以徐某、康某媛為首的8名主要犯罪嫌疑人。該機構違反法律規定,設置資金池,公開募集資金,「借新還舊」,並承諾保本付息,逾期金額巨大。
據統計,前海匯能累計發布股權、債權類基金產品74隻,截至案發仍有34隻基金產品無法兌付,總待償本金29.8億元人民幣,涉及投資人706人。
經查,犯罪嫌疑人徐某、康某媛於2013年9月成立深圳前海匯能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並開展私募業務,在大部分私募基金產品未在中基協備案的情況下,通過多種方式公開宣傳、承諾保本付息向社會不特定人員募集資金,通過資金錯配、先投後募等方式形成資金池,從事股權投資和開展民間放貸業務,「爆雷」前一年募集的資金大部分用於「借新還舊」。
「收割」資金三大手段
前海匯能的「收割」資金手段究竟是怎樣的?接下來經偵君就為大家好好揭秘
01
前海匯能多次在金融博覽會、財富沙龍、年會上宣傳其良好的經營狀況,吸引投資人購買其私募基金產品。
同時,該公司還放任業務員通過撥打陌生人員電話、向陌生人發送電子郵件、添加陌生人微信、在微信群裡發布私募基金產品信息等方式推銷其公司的私募基金產品。
02
向投資人承諾根本不可能實現的保本保息。該公司多個固收類私募基金產品,均在《財務通知書》上標明投資人投資期限、每月的投資利息、歸還本金的時間,在《預約受讓協議書》中前海匯能承諾如果項目方到期不能支付本息,該公司會支付投資人本息。
03
大部分私募基金產品存在虛構項目方及超募。事實上,該公司發布的部分私募基金產品並沒有明確的項目方和資金託管方,募集的資金全部轉入公司實控人徐某、康某媛控制的公司或者參股的公司銀行帳戶,再由財務人員根據徐某、康某媛的指令將資金出借給上市公司(無抵押借款)及放貸。
經查,前海匯能發行的私募基金產品大部分是資金錯配用以自融,募集的資金大多被實控人徐某、康某媛轉移和隱匿,如購買物業、購買奢侈品、為親戚支付房貸、放貸、投資股權等。
警方提醒
實控人非法佔有募集資金 追贓挽損難
警方提醒,該類案件會導致三大惡果:
◆一是案發時,公司資金鍊已經斷裂,大部分涉案資金被支付運營成本,被犯罪嫌疑人以各種形式揮霍、轉移、隱匿,給付利息、分紅、提成、獎金等,查扣的涉案資金所剩無幾;
◆二是犯罪嫌疑人持有的物業、轎車等資產變現難,加上案件辦結時間長,部分資產貶值快;
◆三是短時間內無法查明所有涉案資金的流向,相關資金、資產的查扣凍結無法開展。
最後,經偵君還要提醒大家投資有風險,一定要謹慎若發現相關犯罪線索也應積極舉報我市經偵部門辦公地址和聯繫方式在這裡
(△點擊圖片可放大查看)
經偵小貼士
非法集資防範攻略請點擊菜單欄【服務民生-打擊非法集資】
了解更多案件通報請點擊菜單欄【警民互動-案件通報】
P2P網貸平臺報案請點擊菜單欄【警民互動-投資人信息登記】
END
來源:南方日報、深圳市打擊和處置非法集資領導小組辦公室、深圳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深圳經偵
文章來源:深圳經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