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網12月9日訊(記者 祁琳)2019年7月份,即墨區首屆「大眾杯」創新大賽中,青島精銳機械製造有限公司「長腦子」的智能調節閥項目奪得一等獎,這款擁有「大腦」的閥門是青島精銳機械的研發團隊歷時8個月,經反覆研發、測試生產投用的智能閥門,其性能和品質可以替代國外同類產品。目前,國際上能達到此技術水平的只有德國的寶得和蓋米。事實上,作為高品質智能閥門的研發及生產廠家,青島精銳機械秉承「為世界,造好閥」的企業宣言,從未停止在產品創新領域探索求變的步伐。
高起點定位高品質閥門製造
2001年,青島精銳機械製造有限公司與丹麥DVC公司合資成立,專門從事氣控閥門的研究與開發。精銳機械從成立之初就堅持用卓越的品質和服務表達對客戶的尊重與敬意,立志為製造業的整體提升做貢獻。「中國是可以做出好產品的。」懷抱著做世界一流閥門的夢想,公司創始人張文利開始了精銳製造之路。
率先引進歐洲尖端閥門生產技術,致力於氣控閥門及工業調節閥的研究與開發,落地即墨通濟工業園的精銳機械擁有自己的不鏽鋼精鑄車間及多種高精度檢測設備,生產的ESG牌氣控閥門廣泛應用於啤酒飲料機械、紡織印染和漂白、製藥及醫療設備、食品加工、橡膠機械、有機和無機化學、清洗消毒高溫滅菌、水汙處理等領域。如今20年專業堅守,精銳機械已經實現產品出口60多個國家,服務全球超2000多家客商,稱得上是閥門行業領域裡的標杆企業。
疫情之下戰略應對危機與挑戰
灌裝閥門是精銳機械的核心產品之一,2020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突如其來,與之有關的防疫物品如消毒液、洗手液等供應量劇增,大量灌裝設備廠家急需灌裝閥,為確保防疫物資的充足供應,精銳機械積極配合相關政府部門,加快疫情開工驗收,並在復工後第一時間協調本地員工,加班加點供應。
伴隨疫情的蔓延,歐美逐漸成為疫情中心,對中國的製造業帶來衝擊與考驗。精銳機械的業務格局也發生變化,公司OMG訂單佔比持續下降50%,對整體生產造成一定影響。為此,公司自身做了兩方面的積極調整:一是通過組建團隊的方式,啟動線下線下推廣銷售,利用微信、網絡、郵件等即時工具與客戶積極溝通;同時成立直播組,有效開展網上銷售,不斷開發新市場,提升自主品牌訂單上升20%,公司整體經營狀況向好,實現銷售收入較去年上升7%。另一方面實現疫情之下全員創新增效,無論研發部門還是生產部門,從工藝設計到生產各個環節,再到工位器具,實現廢品率大大下降,成本得到有效控制,利潤提升4%。精銳機械在不斷的砥礪創新中用數據印證,創新是企業發展的靈魂,更是精銳無處不在的品質。
邱吉爾曾說,不要浪費每一次危機。危機之下也有可能孕育著機會。不放棄每一次迎頭而上的機會,也不浪費每一段能創新求變的時間。疫情當下,歐美制氧設備用閥門需求大增,精銳機械準確把握,主動承擔客戶部分實驗任務,並反覆實驗、測試、改進、生產,高效率地滿足了客戶制氧行業閥門的需求。與此同時,公司加快行業新品的深度開發,相繼開發了先導式平衡角座閥、泡塑行業專用大口徑排氣閥、特殊用途高壓梭閥、全系列灌裝閥等產品系列。其中先導式平衡式角座閥在青島市市長杯創新大賽中獲得即墨區二等獎、青島市三等獎的好成績,並申請了相關的智慧財產權保護。
企業發展中勇擔社會責任
青島精銳機械的成功發展,離不開企業的不斷創新,勇於挑戰自我。精銳機械從創立之初對標的企業就是世界最先進的閥門製造廠商,從產品設計、研發、製造等方面都在向優秀企業學習。創新、謙恭、砥礪前行,這樣的品質不只貫穿在企業生產的始終,還深深印在每一個精銳人的心中。做事先做人,精銳的價值觀在於「用良知之心、鑄良知產品、做良知企業」。 一直以來,精銳機械與美國GM、艾默生、Xylem、韓國三星、日本津田駒等多家世界五百強企業保持著良好、長期的合作關係,以先進的工藝技術,卓越的產品質量及優秀的售後服務贏得了客戶的信任與好評,並獲得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青島市專精特新示範企業」「青島市智能電器調節角閥專家工作站」等榮譽。
在獲得經濟效益和企業榮譽的同時,公司十分注重社會效益和公益責任。青島市派駐即墨區服務企業工作隊入駐期間,工作隊積極圍繞發展抓黨建,統籌引領聚人心,厚植民營家國企業情懷,在其大力引導下,青島精銳機械正不斷成長為愛國敬業、守法經營、創業創新、回報社會的典範企業,展現了優秀民營企業的硬核擔當和良好形象。
精銳機械和兩所學校創辦「精華」和「精英」兩個教育基金,旨在獎勵老師,讓老師幸福教學,孩子們幸福向學,為地區教育事業累計捐款120餘萬元。公司攜手青島200多家企業家,於2019年7月共同成立青島市手牽手圓夢慈善服務中心,面向全市1-14歲孤兒,以扶貧扶志的方式進行公益性救助幫扶。在公司內部,設立家庭成員互助基金、企業「弘善家園」等,從物質與精神層面給予員工以歸屬感和幸福感,「精銳家文化」正在成為精銳機械的內生動力,為企業的快步發展注入精神動能。
下一步,精銳機械將以企業文化為引領,更加注重科技創新,進一步加大研發投入,力爭成為核工業閥門的優秀供方,並利用大數據進行市場細分,深攻市場,以核工業、半導體行業作為新的業務支柱,成為以國代進的標杆。同時在鞏固提高國內市場佔有率的基礎上,不斷開拓國際市場,由亞洲行業第一品牌向國際行業前三品牌持續進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