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秋季學期是全國各中小學學校統一使用部編版語文教材的第一個學期。新教材對原來人教版的語文教材在文章和選材,課後閱讀連結,單元綜合實踐等方面的進行了相當大的改編,重點強調突出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
比如義務教育部編版六年級上冊的教材中新增了《丁香結》,《好的故事》等幾篇新文章,還有把原來的舊版本的精讀課文改成選讀課文,比如《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有的人》等等。
在《好的故事》這篇文章中,魯迅通過繁忙工作後昏昏欲睡中的夢境中夢見「好的故事」,並趁醒來時還有一些回憶就用筆把"好的故事"描繪下來,文章表現了魯迅對黑暗現實的憤慨括恨,對美好事物的執著追求,對理想生活的熱烈憧憬。
魯迅開頭通過描繪現實生活中昏沉的夜,朦朧中看見"美麗,幽雅,有趣"的好的故事,並把夢境中回憶到的坐船過山陰道所見所聞,點出以前許多美的人和美的事,這些好的人好的事在夢境中,由斑紅花影織成,它永是生動,永是展開。凝視它時時,又重回昏沉的夜,現實中何嘗有一絲碎影。
課文主要的脈絡為:入夢-夢境夢醒。這種寫法運用了明對比寫法。課文將現實中看到的場景,燈罩昏暗 ,鞭爆繁響 ,煙霧繚繞,( 昏沉、混沌的夜)等的描述和夢境中像一天雲錦萬顆奔星似的展開去,以至於無窮(美麗,幽雅,有趣)的「好故事」做強烈的對比。
文章所描繪的景物具有江南特色,富於生活氣息。而且 景物色彩鮮豔明麗,兼具動態美和靜態美,搖曳多姿,充滿生機與活力。此外,景與影交相輝映,分外動人。這就是全部的夢境中的「好的故事」。
文章種出現了一種學生從未接觸過得寫法,利用夢中好的人和好的事在水中的倒影分明的寫法。這種寫法讓思維單純,想像力不豐富,閱歷經驗缺乏的學生無所適從。
這臨摹倒影的寫法在課文中的第5自然段一從船上看水中倒影,江南風物映碧水。以及第7自然段一看河岸村景倒影,光色斑斕如織錦。這兩段重點強調了魯迅夢境中的「好的事」的特點:生動,撲朔迷離,虛實相間,朦朦朧朧,不可捉摸。這樣寫,可以發現魯迅擁有很高的創造賞心悅目的藝術境界。
除此之外,魯迅還特意在描繪岸上景物:從恬靜和諧靜態美到水中倒影:變勾無窮動態美的意境布局上下功夫,將「好的故事」中的岸上景物描繪得動靜相映,描繪優美自然畫卷,以及水中倒影如夢似紅、暗含「好的故事」構築於幻覺世界的特點。
在好的故事裡,我們看到了許多美的人和美的事,如詩如幻,又如一幅安寧靜謐的畫。畫中的一切是那麼和諧,置身其中,即使再躁動不安的心也會被這份恬靜所吸引。而這一份和諧與安寧也正是魯迅先生所渴望、所追求的。
本文還運用了「寓情於景」的寫法,即把感情融匯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場景中,借對這些自然景物或場景的描寫來抒發感情,是一種間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
本人中的景物描寫佔據了主要篇幅。在簡短的文字中,作者羅列出大量具有江南特色的景物,渲染出一種美麗而深邃的意境,將作者關於人生的現實的深沉思考以及對故鄉的懷念之情展現得淋漓盡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