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中考地理知識點:乾濕地區劃分及分布
中考地理複習歸納:乾濕地區劃分及分布 我國根據降水量和蒸發量的關係,自東南向西北分布溼潤地區、半溼潤地區、半乾旱地區和乾旱地區。 乾濕地區 乾濕狀況 主要分布地區
-
2021年中考地理知識點:東西半球的劃分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地理知識點:東西半球的劃分,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東西半球的劃分 東經160度西經20度的經線是東西半球的分界線.之所以這麼而不以0度經線和180度經線劃分是為了不讓一個大陸或國家分到兩個半球.0度180度經線圈表示新一天和舊一天的分界.需要指出的是,實際上並不是嚴格按照著兩條線劃分的,因為即便是這樣 ,仍然會有一些國家會在兩個半球或同時是今天又是明天。
-
2018中考地理必備知識點
2018年中考地理2018地理背誦計劃(水滴穿石,繩鋸木斷)時間3月7日3月8日背誦內容我的格言:時間⑷我國溫度帶的劃分①依據:A、農業生產的實際B、將≥10℃持續期內的日平均氣溫累加起來,得到的氣溫總和,稱為活動積溫,它是劃分溫度帶的主要指針。②五個溫度帶和一個高原氣候區。
-
2019年中考地理知識點:新加坡
小明暑假隨父母到「新馬泰」旅遊,獲得了以下兩點深刻的感受:①東南亞的城市大多分布在河流沿岸;②有的地方基本上每天下午有一場雨.據此,回答1、2題。 東南亞 1.對 城市沿河分布的原因進行探索後,小明得出如下結論,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 ) A.河流沿岸地形平坦,為城市提供建設用地 B.河流沿岸形成的衝積平原土地肥沃 C.河流是水運通道,為城市對外交通提供方便 D.河流是重要的水源地,為城市提供用水 「基本上每天下午有一場雨」
-
[地理知識點]中國地震帶分布(中國四大地震帶)
[地理知識點]中國地震帶分布(中國四大地震帶) 2011-10-31 17:19 來源:網絡資源 作者:
-
2021年中考地理知識點:風海流形成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地理知識點:風海流形成,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由於海水運動中粘滯性對動量的消耗,這種流動隨深度的增大而減弱,直至小到可以忽略,其所涉及的深度通常只為幾百米,相對於幾千米深的大洋而言是一薄層。 風海流 第一是海面上的風力驅動,形成風生海流。
-
2021年中考地理知識點:黑土形成條件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地理知識點:黑土形成條件,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黑土是具有強烈脹縮和擾動特性的粘質土壤。它相當於美國分類的變性土土綱和聯合國分類的變性土單元。 母質 黑土在各種基性母質上發育,包括鈣質沉積巖、基性火成巖、玄武巖、火山灰以及由這些物質形成的沉積物。
-
2021年中考地理知識點:圖例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地理知識點:圖例,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圖例是集中於地圖一角或一側的地圖上各種符號和顏色所代表內容與指標的說明,有助於更好的認識地圖。 就是指地圖符號和註記的簡要說明。它通常配置在地圖的邊緣或拐角處。
-
2021年中考地理知識點:巖漿巖地質條件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地理知識點:巖漿巖地質條件,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在今天的地球上,如果沒有板塊運動,火山不會噴發(早期地球的情形除外),地球內能僅通過巖石傳導緩慢散發。 隨著地球自轉越來越慢,板塊運動和火山活動會逐漸平息。就像今天的月亮。這是個更複雜的板塊驅動力問題,這裡暫不討論。
-
2021年中考地理知識點:地形圖作用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地理知識點:地形圖作用,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人類使用地圖已經有了很悠久的歷史。但是直到近代,地圖才作為文檔印刷出來。地圖通過在在紙或羊皮上等其它材料上繪製道路、居民點和自然要素等。 具有以多種方式表達現實世界的獨特功能。地圖可以識別在某一位置上有什麼東西。
-
2019最新初中中考地理總複習知識點總結
[注意]秦嶺是劃分我國南方與北方的重要地理界線。秦嶺南北的自然地理環境、社會經濟發展有著巨大的差異。 ⑶西北-東南走向,主要有阿爾泰山,祁連山、巴顏喀拉山等。多在我國西部。 ⑷弧形山系,是世界最高山脈喜馬拉雅山,其主峰珠穆朗瑪峰海拔8848米,為世界最高山峰,位於中國與尼泊爾交界處。 ⑸南北走向,主要有賀蘭山、橫斷山脈等。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地球五帶的劃分、洋流、搬運、堆積)
01知識點1、地球五帶的劃分(溫度帶)根據有無太陽直射、極晝極夜,將地球劃分為五個溫度帶:①熱帶:位於南回歸線~北回歸線之間,有太陽直射,全年高溫;②北溫帶:位於北回歸線~北極圈之間圖1 地球上五帶的劃分2、洋流的分布沿著一定方向的大規模海水運動,叫做
-
高考中國地理主要知識點總結
為朋友們提供高一高二高三各年級單元、月考、期中、期末試卷、高三周周練、模擬測試;知識點總結、思維導圖、地理小視頻;一物一題解析身邊的地理現象,提升學科素養。8.我國的火山主要分布在——內蒙古高原南部、東北山區、臺灣、海南島等地。9.滑坡災害——分布在山區的陡坡。形成的基本條件是:地形坡度陡;巖石破碎,坡面物質疏鬆(斷裂面、植被破壞嚴重);多暴雨。10.泥石流災害——分布在山區的溝谷。形成的基本條件是:地形崎嶇,地面物質疏鬆(植被破壞嚴重),多暴雨。
-
中國地理知識點
中國地理知識點疆域的四至點漠河(53°N),曾母暗沙(4°N),帕米爾(73°E),烏蘇里江(135°E)陸疆和陸上鄰國20000多千米。鄰國15個(朝俄蒙哈吉塔阿巴印尼錫不越老緬)大陸海岸線18000多千米。鴨綠江口至北崙河口。
-
2021年中考地理知識點:冰沼土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地理知識點:冰沼土,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冰沼土的有機質含量低,陽離子代換量低,呈微酸性至酸性反應,營養元素缺乏。 近代,地圖才作為文檔印刷出來。地圖通過在在紙或羊皮上等其它材料上繪製道路、居民點和自然要素等。
-
2018年中考地理知識點整理之世界地理知識
世界地理(1) 10、世界海陸比例:三分陸地,七分海洋。印度洋、北冰洋 12、各大洲的分界線 ①亞洲和歐洲:烏拉爾山、烏拉爾河、大高加索山、裏海(世界最大的湖泊)、黑海和土耳其海峽(溝通黑海和地中海)②亞洲和非洲:蘇伊士運河(溝通地中海和紅海)③南美洲和北美洲:巴拿馬運河(溝通太平洋和大西洋)④亞洲和北美洲:白令海峽(溝通太平洋和北冰洋) 13、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地中海—喜馬拉雅山火山地震帶是世界上地震和火山活動最劇烈的地帶
-
中考物理知識點:內能及其影響因素
中考物理知識點:內能及其影響因素 一 內能的定義:物體內所有分子熱運動的動能和分子勢能的總和叫內能。 註:一切物體都有內能(物體的機械能可以為零內能一定不為零)。 二 內能的單位:焦耳(J) 三 決定內能大小的因素: ①溫度②質量③體積④狀態 四 改變內能的方法: 方法一:熱傳遞 ①熱傳遞的定義:熱從高溫物體傳到的低溫物體的過程 ②產生的條件:存在溫度差③終止的條件:溫度相等 ④方向:
-
青藏高原溫度帶是如何劃分的?溫度水分地形一個都不少
對於高原自然地帶性,專家們有不同的觀點:有人主張高原上存在著水平地帶性,但被垂直帶性所掩蓋;有人認為高原上的地帶僅能由垂直帶來辨認;有人指出,高原面起伏不大,南北伸展很寬,客觀上存在水平地帶的差異;有的強調,青藏高原非地帶性較顯著,不應劃分為自然地帶等。
-
【關注中考】地理 理清主幹知識的脈絡關係
「從近三年中考試題看,地理學科還是重點考查地理課程要求的主幹知識、基本技能和學科思維。」泉州五中初二地理備課組組長陳榮昆老師與泉州九中初一地理備課組組長林翠容老師在2020年福建省中考地理學科的複習建議中表示:「複習階段,學生要立足基礎,突出主幹知識。」
-
2019年中考地理知識點:地球儀複習資料
6、低中高緯的劃分:南北半球,0°—30°為低緯度,30°—60°為中緯度,60°—90°為高緯度。 7、東西半球的劃分:以20°W和160°E組成的經線圈為界;20°W以東、160°E以西為東半球; 20°W以西、160°E以東為西半球; 8、能在地球儀上利用經、緯網確定地球上任何一個地點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