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09 15: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掌健識 上海市醫學會健康科普基地
做健康的傳播者,一路同行,一起成長
一天,好友小美發來信息:親,我前兩天咳嗽,家裡翻出來家人之前吃剩的消炎藥,結果這兩天肚子疼、拉肚子了,是不是我對這個藥過敏呀?我要不要買點抗過敏藥吃吃?或者吃點黃連素?
我在詳細了解她「拉肚子」發生的時間以及服用的藥品和用法用量後,判斷小美很可能是因為使用了「消炎藥」以後導致的藥物不良反應,在確定她的「肚子疼」、「拉肚子」的嚴重程度之後,建議她停藥觀察即可,無需太過擔心。幾天後,小美又發來信息感謝我說她肚子已經不疼了,也不拉肚子了,並表示再也不敢隨便吃「消炎藥」了。
在這裡我們先來了解幾個小知識點:
1
什麼是消炎藥?
消炎藥,顧名思義,它是可以用來「消除炎症」的藥物。導致炎症的原因有很多,所以消炎藥的種類也很多。常見的抗菌藥物,非甾體類抗炎藥,糖皮質激素等都可以被歸類為消炎藥。這些藥物都可以用來緩解「炎症」給人們帶來的「紅」、「腫」、「熱」及「痛」等不適。而老百姓所說的「消炎藥」通常是指抗菌藥物,這是一類應用到人體後,可以殺滅或者抑制細菌生長繁殖的藥物,它能夠治療細菌感染導致的疾病,防止炎症加劇。抗菌藥物也有很多,那些名稱中帶有「西林」、「頭孢」、「沙星」、「黴素」、「硝唑」字眼的藥品通常就是抗菌藥物了。
2
什麼是不良反應?
不良反應,是指在正確的用法用量下使用藥物時發生的與治療目的無關的作用。像小美這樣的情況就是一種比較典型的藥物不良反應。常見的藥物不良反應在藥品說明書中也會有提及。需要注意的是藥品超劑量使用,錯誤的使用方法以及藥品本身質量問題等情況引起的不適症狀,並不是不良反應,而屬於藥品不良事件,不一定會被寫入藥品說明書,需要格外關注。
3
為什麼抗菌藥物會引起腹瀉這樣的不良反應呢?
實際上我們人類的腸道中生活著大量的細菌,正常情況下它們相互制約、相安無事,維持著一種微妙的平衡。當我們使用抗菌藥物後,抗菌藥物在進入腸道發揮殺菌、抑菌作用的同時,有時也會破壞腸道內正常菌群那種微妙的平衡。這種失去平衡的狀態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菌群失調」。它最主要的表現就是腹痛腹瀉。抗菌藥物導致菌群失調的作用與其給藥途徑無關,也就是說無論是吃藥還是打針,都有可能引起這種情況。
4
使用抗菌藥物引起腹瀉了怎麼辦?
一般而言,抗菌藥物引起的輕度腹瀉症狀,在停藥之後會自行好轉。如果腹痛腹瀉症狀影響了日常生活和工作,大家還是需要及時去醫院就診檢查,排查原因。根據病情的輕重不同,可能會需要使用一些藥物來恢復腸道菌群的平衡。但是藥師在這鄭重提醒您,千萬不要自行服用藥物,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切勿濫用止瀉藥。
友情提醒:
最後要提醒大家,一定要合理使用抗菌藥物,避免濫用抗菌藥物或者長期使用抗菌藥物,一定要在醫師或藥師的指導下使用抗菌藥物。
(圖片源於網絡)
供稿:上海市醫學會臨床藥學專科分會抗感染藥物學組
作者:錢丹鳳 上海市養志康復醫院
原標題:《【掌健識】全國科普日:讓我拉肚子的竟然是——消炎藥?》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消炎藥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