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從海南海軍某部傳來好消息,連雲港市灌南縣田樓籍見義勇為大學生王維,以469分的好成績被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工程大學錄取,圓了自己夢寐以求的軍校夢,同時也是王家三代軍人家庭唯一考上大學,參軍入伍後又憑藉優異成績進入軍校「象牙塔」的大學生。
王維被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工程大學錄取。
生日當天,不顧危險見義勇為
2018年6月2日上午8時10分左右,一輛車牌為蘇G50635大貨車滿載著廢舊紙板由西向東正常行駛,駕駛員孫師傅通過後視鏡忽然發現自己車後冒氣黑煙,忙下車看個究竟,不好,原來上的貨物著火了,而且火勢越來越大,孫師傅一邊忙著大聲呼喊救火,一邊撥打「110」和「119」求救。正在自家門口打掃衛生的江蘇海洋大學化學工程學院在校大學生王維,聽到喊聲急忙放下手中掃帚,跑進廚房提起水桶就朝離家200米遠著火的地方趕去。
到了現場,王維忙從路邊的小溝中拎水開始滅火,這時,附近的一些好心村民也紛紛帶著滅火工具也加入其中。因為車上的火是從貨物裡面往外燃燒,任憑王維他們拼命潑水,也對大火無濟於事。說時遲那時快,王維急忙趕到家中取來小水泵,用電動車的電瓶作為電源進行打水滅火,王維的爸爸王開銀是鎮政府機關工作人員,看到兒子忙著救火,也隨即帶上平時家裡備用的4隻滅火器投入「戰鬥」。9時許,該縣消防大隊消防隊員和田樓派出所幹警也趕到現場進行滅火,很快大火被撲滅。
當年王維(中間穿白色襯衫)救火的資料圖片。
當年王維(拎紅色塑料桶)救火的資料圖片。
當年王維(中間拿白色塑料桶)救火的資料圖片。
「6月2日是王維的20歲生日,前一天下午我們專門打電話讓其回家,準備全家在一起吃個飯慶祝慶祝,沒有想到當天正好發生汽車著火這件事情,而且王維和他爸爸一起參與救火行動,我覺得孩子的這個生日過得很有意義,我們全家人都為他感到自豪。」王維的媽媽時寬梅高興地說。
後來省市主流媒體對王維見義勇為事跡進行了連續報導,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大學生王維見義勇為先進事跡還成功進入「灌南好人園」,成為全縣家喻戶曉的先進人物。
大二學子 義無反顧投筆從戎
2018年高考,王維順利考入江蘇海洋大學,當年9月份,王維懷揣夢想邁進了象牙塔的大門。在大學讀書期間,王維學習鍛鍊兩不誤,愛好校園綠茵場上,經常看到王維打籃球、踢足球的身影,文化各門學科成績在班級始終名列前茅。
2019年王維投筆從戎,應徵入伍。
去年夏天的一個下午,王維所在班級上體育課,他和同學打完籃球後回宿舍途中,看到海州區人武部工作人員到校園裡進行徵兵宣傳,他忙上前要了幾份宣傳資料,回到宿舍,他的腦海裡浮現出小時候爺爺和父親常常跟他講軍營裡的故事,覺得自己應該到軍營裡奉獻自己的青春,不然會後悔一輩子。於是,王維心裡做出決定:「我要投筆從戎!」回到家中,父親王開銀和爺爺王志寶聽說之後都特別高興,非常贊同王維進入部隊這個大熔爐深造。在家人的全力支持下,王維毅然到「全國徵兵網」上進行登記、應徵報名。同年9月,王維光榮入伍,成為一名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戰士。
不忘初心 綠色軍營再攀高峰
作為新時期的海軍戰士,王維有著強烈的使命感,不辜負領導的期望,追求進步,創先爭優,一心撲在工作上,經常加班加點,高質量地完成了部隊領導交辦的各項工作目標任務,讓王維逐漸在部隊這座大熔爐裡淬火成鋼,成為一名合格的軍人、優秀的士兵。由於王維入伍前已經在大學裡學習了一年的文化基礎知識,加上其在部隊不間斷學習,在入伍第二年終於以自己的文化實力實現自己的夢想。
王維的爺爺王志寶老人,今年90歲,是位參加過抗美援朝的老復員軍人。1958年,王志寶退伍回家後,仍然心系軍營,經常為現役軍人家庭解決生活困難,做了大量維護軍人合法權益的工作,同時還竭盡全力支持地方發展。當他聽說孫子王維考上了軍校,老人的眼裡激動熱淚盈眶,逢人便說孫子王維為他們老王家爭了光。
王維的父親王開銀今年48歲,是田樓鎮政府的一名機關工作人員,1993年高中畢業後,在河南焦作某炮兵旅服兵役,在部隊年年被評為優秀士兵,還在部隊裡加入了黨組織。在部隊3年時間,學到的各項技能在家裡是無法實現的,現在回想起來,他心裡特別感謝老父親,要不是老人家當時的鼓勁,不知道自己現在從事哪個行業還說不定呢。已經上大學的王維選擇去當兵,也算是了卻老父親的心願。「現在王維考上軍校,實現了自己投筆從戎的夢想,我們全家人特別高興,希望他在軍校裡進一步刻苦鑽研軍事知識,更好地為祖國國防事業貢獻力量。」王開銀的心情格外激動。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張凌飛 通訊員 王華 殷倩
校對 王菲
來源:揚子揚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