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椒兒媽媽,一個時間相對自由的全職媽媽,喜歡分享,喜歡傾聽,希望把經歷過的、看到過的、聽到過的,用文字的方式表達出來,對觀者在育兒上、情感上有所啟發……
文|家有小甜椒兒(專注優質原創,抄襲必究,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圖|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前幾天幼兒園開學了,平時一起玩耍的很多小朋友都歡歡喜喜上學去了。
開學當天上午,帶著寶寶遛彎的時候遇到了好幾個去上學的小朋友,有的是歡天喜地的,有的是滿臉不情願的,這些小朋友 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家長幫忙拎著包,還有的小朋友是家長抱著,走向不遠處的幼兒園。
幼兒園第一天絕對是「災難現場」,孩子在裡邊哭鬧,家長在外邊焦躁,各種不放心。
反觀日本幼兒園,差距不言而喻。
在日本,小朋友從上學第一天開始,就要自己拎包,做一個合格的小朋友,中國幼兒園這樣「哭爹喊娘」的現象根本不可能發生。
細數中國幼兒園和日本幼兒園的不同之處
日本幼兒園和中國幼兒園有太多不同了,這些不同點除了跟我們的教育方式不同有關係外,還跟大環境有直接的關係。
我們的幼兒園大體上是一種什麼情況呢?
簡單總結就是,開學後一片慘兮兮,老師們要先過這一關,因為這一天她們要安撫幾十個小朋友,這種現象一年只有一次,也算是不常發生。
即便是孩子已經適應了幼兒園的生活,不會再哭鬧,問題還是會接踵而至,家長擔心孩子在學校受委屈擔心遇到不負責的老師,而老師也會擔心孩子受到傷害,家長不依不饒。
每個孩子的三年幼兒園時期都是最讓家長擔心的時間段,孩子們在家長的孝心呵護下慢慢長大。
中日幼兒園開學上演的不同情境,因素是多樣的,這不是個別家長教育孩子的問題,而是整個社會人們對教育孩子認知的問題。
日本幼兒園和中國幼兒園的不同之處還有很多,挑了幾個典型列舉如下:
1、孩子的獨立性差距
在我們國家,孩子大有「大爺」的味道,全家人都圍著一個孩子轉,在現有的條件下,儘量滿足孩子的各種願望和要求。
孩子上學了,當然是大事,幾個大人圍著一個孩子轉,即便是家長送孩子上學也一定是像供「太上皇」一樣,孩子鮮有自己拎包,家長基本上幫助孩子做了能夠做的一切事情。
而在日本,孩子上學必須做到自己拎包,這不是現象的問題,而是涉及到本質的問題,日本幼兒園所有的孩子都自己拎著書包,整齊劃一,中國幼兒園開學這一天大多數孩子都抱著家長大聲哭鬧。
差距不言而喻。
日本幼兒園還有一個規定,入園後,所有的孩子都換上幼兒園提供的罩衣和芭蕾鞋,並且都是自主完成,家長只能在旁邊觀看。
這一幕目前在中國好像不太容易發生,因為家長會主動幫助孩子更換,可能是出於慣性,也可能是為著趕時間。
2、孩子運動項目差距
在中國,只有那些從小被重點培養的運動員才會有比較高強度的運動項目,而其他普通孩子在幼兒園就是玩耍,不會有強制性的運動項目,但是在日本,所有的孩子都完成一些看起來比較高難度的運動項目。
這是一個普及與個化的問題,也關係到了全民的身體素質。
3、吃飯時間的差距
在中國的幼兒園,是有一個固定的時間表的,什麼時候做什麼事情,孩子們要遵守。
比如說吃飯時間是一小時,孩子們必須在這一小時之內吃完,實際上,很多幼兒園給孩子們的吃飯時間遠遠達不到一小時。
在日本,根本不會規定孩子們的用餐的時間,考慮到孩子們的咀嚼能力差,不給孩子設定吃飯時間,吃飯就是享受的過程,而不應該是一個任務。
4、家長的態度差距
在我們的幼兒園中,如果孩子受傷了,家長多半會找到幼兒園,讓老師給個說法,理由很簡單,我花著錢把孩子交到你們手上,你們當然有責任和義務保障我孩子的安全。
但是在日本,如果孩子受傷了,家長還會向老師表示抱歉,因為孩子給老師添麻煩了。
家長不能「全責」,大環境也有影響
從孩子在幼兒園的狀態來看,不難看出我們的教育和日本教育的差距,日本重視的是「全民素質」,我們重視的是……流程,孩子到了這個年齡只要上學就行了。
我們很多家長的內心對幼兒園的看法是:那就是一個看護孩子的地方,而看護標準根據收費而定,費用越高,看護的就理應越好。
日本幼兒園存在的意義很鮮明,就是在於提升全民素質打下良好的基礎。
為什麼我們的理念差距這麼大?當然跟現實分不開。
1、 在中國幼兒園的成本更高
我對我們家周邊的幼兒園做了一個調查,幼兒園主要有私立和公立兩種,公立的幼兒園價位也不是統一的,有的一學期幾千塊,有的一學期一萬多。
私立幼兒園差距就很大了,有的私立幼兒園一年費用幾千塊,有的私立幼兒園一年費用幾萬到十幾萬不等。
有人說環境很重要,在我們國家,環境就是通過「金錢」來劃分的。
外國語幼兒園一般帶外教,這些幼兒園收費很高,五六萬到十幾萬不等,教育和普通的幼兒園教育的差別就是設施上高大上了,老師招收標準提升了,另外有外教,有自己的校服,而對於孩子的教育內涵並沒有多少改變,照例是個看護孩子的地方。
2、日本幼兒園已經做到了免費
在日本,越來越多的青年人選擇不婚不育,原因也很簡單,壓力太大,養孩子的成本太高。
所以2019年,日本頒發了新的政策,全面推進幼兒園免費政策,拿出8000億實現全國學齡前兒童免費上幼兒園的目標。
在我國託班比幼兒園還要貴上一兩萬,但是在日本託班也實現了免費。
花錢上學和免費上學,家長的心理是不一樣的。
3、人性化理念的差距
我們的孩子上幼兒園,家長最擔心的是什麼?生怕接孩子遲了,孩子走丟了。
如果家長有事,老師是很不情願多看護孩子一兩個小時的。
在日本,如果家長早上趕著上班,是可以把孩子提前送到幼兒園,會有老師專門陪護,晚上家長接孩子遲到了,也不用擔心孩子有危險,因為也會有老師專門陪護孩子。
只要家長提前申請即可。
老師是絕對不允許把孩子交到家長以外的人手上的。
造成現在的差距,主要原因總結如下:
看過以上對比之後,不難發現造成現在這樣的現象的原因在哪裡。
1、家長對孩子的認知和教育理念不同
中國的家長一向是無私的,為了孩子他們願意放棄很多東西,甚至放棄自我。
其實這對孩子而言,並沒有益處,孩子需要的不是家長的無私付出,需要的是有獨立成長的機會。
2、家長的心理狀態不同
在中國,我們花費那麼多錢把孩子送到幼兒園,心理上會有落差,當然不希望孩子受到傷害。
因為是花了大價錢的,所以我們對待老師的態度也會發生悄然的變化,既然家長在一定意義上是「僱主」,你們當然是以孩子為中心,要讓家長滿意。
這也是為什麼有一些驕橫家長存在的原因。
3、家長忽視了對孩子的獨立性的教育
最主要的一點是,我們的家長通常容易忽視的一點是不給孩子獨立成長的機會。
我們最常表現的是,小時候什麼都要幫助孩子做,孩子長大了,卻埋怨孩子不夠獨立。
孩子不獨立,永遠不要怪孩子一定要反省自己的行為。
4、教育的大環境不同
不管怎麼說,我們和日本還是有差距的,首先我們的教育理念就遠不及鄰國。
另外我們享受到的教育條件還相差很多,不過,從當下的經濟條件出發,我們的孩子享受免費的幼兒園教育,還是很難實現的,相信未來有一天我們也能實現這個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