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日本的廁所文化,一直以來都被全世界推崇。2010年,植村花菜寫了這首催人淚下的《トイレの神様》,正如歌詞裡所寫的那樣:「只要每天將廁所打掃乾淨,就能像女神那樣漂亮。」很多人也是因為這首歌才第一次知道「廁所女神」。
其實,廁神不只是日本的傳統文化,中國也有自己的廁神叫「紫姑」,這個民間信仰始於南北朝,盛行於唐宋。
1985年,日本成立了「公廁協會」,這個協會每年都會舉行一次廁所專題研討會,還把每年的11月10日定為「日本廁所日」,讓每個上廁所的人都能知道廁所的重要性。因此,在過去的幾十年中,日本的廁所環境得到了顯著改善。
01 澀谷驚現透明廁所
近日,在東京澀谷的公園裡,出現了一座三色全透明的公共廁所,在推特上引發熱議,吸引了大批網友組隊去打卡。從外向裡看一覽無餘,一共有3間,男廁、女廁和一個殘障人士專用,放著簡約的洗手臺、馬桶和大小便池。
相信大家和我一樣,看到這個廁所第一反應就是這怎麼用啊?原來,這個透明廁所是由彩色智能玻璃製成,只要當使用者將門上鎖,玻璃就會自動變成不透明的狀態。
普利茲克獎的得主——建築大師坂茂(Shigeru Ban)解釋說:「使用這種特殊的玻璃是為了能讓人從外面可以看到廁所內的情況,防止有歹徒藏身於廁所內,另外還能方便觀察廁所是否乾淨整潔。」
值得一提的是,這座透明廁所不僅與周邊兒童設施的色彩相呼應,建築師坂茂還將盲道鋪設到了公廁的入口,這些細節的處理足以見到日本設計的人性化。
▼ 色彩的平衡與呼應
▼ 廁所入口的盲道
除了代代木深町小公園,坂茂設計的第二座透明廁所,位於春之小川社區公園。
晚上化身為漂亮的燈箱,溫柔的光線照亮整個公園。
為了能讓人及時發現在廁所內跌倒或者昏迷的人,單次使用30分鐘後,廁所將自動恢復成透明狀。森野醬友情提醒:便秘人士、上廁所習慣性蹲很久的人,還是要計算下時間,不然走光了場面會很尷尬。
還有讓很多網友擔心的問題,萬一停電了怎麼辦?建築師也回答了大家的疑惑,玻璃牆面是以電控液晶玻璃為材質,通電後才會變成透明,如果斷電了會恢復成不透明的狀態,所以不需要有太多顧慮。
▼最中間的供女性使用
▼旁邊一間供男性使用
02 東京廁所計劃
坂茂設計的這兩座透明廁所,其實是日本財團The Nippon Foundation 推動的一項東京廁所(The Tokyo Toilet)計劃,原本是配合今年7月舉行的東京夏季奧運會,奈何疫情爆發推遲了翻修計劃。
雖然日本的乾淨整潔程度數一數二,但是大多民眾對公共廁所的觀感一直不佳,「燈光昏暗、骯髒、臭味難聞」。為了改變民眾心中對公廁的偏見,日本財團和澀谷區政府下決心要建起讓大家耳目一新的公廁。
這項計劃邀請了十六位活躍在世界舞臺的頂尖設計大師,不僅有安藤忠雄、隈研吾、伊東豐雄、文彥、坂茂等建築大神,還有優衣庫藝術總監佐藤可士和、三宅一生首位女性手錶設計師田村奈穗 、「潮流空間之父」片山正通等等,這支設計界的天團將在澀谷區的17個地點重新改造廁所。
所有公廁將由日本最大的住宅建築商——大和房屋(Daiwa House)負責翻新改造,馬桶設備和布局方面的建議由日本馬桶製造商TOTO公司提供。
因為每天有各種各樣的人進出公共廁所,考慮到不同社會群體的需求,這17個公廁的入口還設置了新的標誌,不論性別、年齡、身體狀況或者是否殘疾,讓每個人都能懷著輕鬆舒適的心情來使用,體現東京這座城市的開放、包容與無限可能。
清潔人員的制服設計,由日本服裝設計師NIGO監督完成,盡顯潮流工裝氣息的同時,也能提高清潔人員的工作動力。
在這項「東京廁所」的改造計劃裡,不由得讓人想到2013年9月8日,日本申奧大使瀧川雅美(法日混血主播)用法語進行申辦最終的陳述時,她全程只使用了唯一一個日語詞彙「おもてなし」,指的是「發自內心的待客之道,為他人提供一種極致關懷。」
公共廁所是城市最真實的一張名片,作為公共設施的文明窗口,它是面向世界遊客的一面鏡子。除了創造一個乾淨衛生的如廁環境,滿足人們的基本需求外,我想最最最重要的一點是實現讓不同人群(老弱病殘幼孕)都能舒適使用的人性化設計。
#日本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