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重陽節·濃濃敬老情
DOUBLE NINTH FESTIVAL
重陽節的由來
重陽節(又稱:老人節),在每年農曆的九月九日,是漢族的傳統節日,因《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
由於九月初九「九九」諧音是「久久」,有長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與推行敬老崇孝活動。
為了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優良傳統,讓孩子們體驗與老人之間濃濃的親情,並用自己的行動來表達對爺爺奶奶的情感,長樂區洞江幼兒園開展了「九九重陽節·濃濃敬老情」主題系列活動,一起來看看吧!
FESTIVAL
知
重
陽
洞江幼兒園的老師們,通過談話、討論、講解、觀看視頻等方式,讓孩子們了解九九重陽節的由來和習俗。
重
陽
節
習
俗
1
chongyang
重
陽
節
登
高
重陽節首先有登高的習俗。金秋九月,天高氣爽,這個季節登高遠望可達到心曠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早在西漢,《長安志》中就有漢代京城九月九日時人們遊玩觀景之記載。在東晉時,有著名的「龍山落帽」故事。
2
FESTIVAL
重
陽
節
賞
菊
重陽日,歷來就有賞菊花的風俗,所以古來又稱菊花節。農曆九月俗稱菊月,節日舉辦菊花大會,傾城的人潮赴會賞菊。從三國魏晉以來,重陽聚會飲酒、賞菊賦詩已成時尚。在中國古俗中,菊花象徵長壽。
3
FESTIVAL
暢
飲
菊
花
酒
菊花含有養生成分,晉代葛洪《抱樸子》有南陽山中人家飲用生菊花的甘谷水而益壽的記載。重陽佳節飲菊花酒,是中國的傳統習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陽必飲、祛災祈福的「吉祥酒」。
4
FESTIVAL
吃
重
陽
糕
據史料記載,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九月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口中念念有詞,祝願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講究的重陽糕要作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作成兩隻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一小紅紙旗,並點蠟燭燈。這大概是用「點燈」、「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紅紙旗代替茱萸。當今的重陽糕,仍無固定品種,各地在重陽節吃的鬆軟糕類都稱之為重陽糕。
5
FESTIVAL
佩
茱
萸
古代還風行九九插茱萸的習俗,所以又叫做茱萸節。茱萸入藥,可製酒養身祛病。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經很普遍。茱萸香味濃,有驅蟲去溼、逐風邪的作用,並能消積食,治寒熱。
我
來
照
顧
你
chongyang
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你們歇歇吧。讓小孫子小孫女儘儘孝心。為您捶捶背,捏捏肩,讓您享享福!
我愛我的爺爺奶奶
孝敬愛親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感謝你們的付出與期盼,只為我們的成長。謝謝你們,我們已經長大了,懂事了,讓我們為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吧!
送
給
您
禮
物
chongyang
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禮物雖然很簡單,卻代表著寶貝的一份關愛,一片真心,希望你們喜歡!
我
陪
您
變
老
chongyang
一聲聲稚嫩的祝福,飽含了孩子們懵懂又濃濃的愛。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我們愛您!
通過本次主題系列活動,
孩子們學會了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盡孝心。
祝願天下所有爺爺奶奶、外公外婆,
幸福安康、福壽綿延!
來源:福州市長樂區洞江幼兒園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