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藍字
關注我們
人才短缺、人才技術技能儲備不足是制約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首要難題。如何擺脫這一掣肘,使集成電路產業成為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技術變革的關鍵力量?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發起成立微電子技術專業委員會直面這一行業痛點。
構築職業教育產教科融合「芯」平臺
8月10日上午,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微電子技術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在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順利召開。
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會長、教育部原副部長魯昕,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北工業大學常務副校長黃維,中國科學院微電子所副所長、中國科學院大學示範性微電子學院副院長周玉梅,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微電子學院院長吳漢明,學會常務副會長、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主任陳鋒,深圳市教育局局長陳秋明,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劉錦、校長孫湧等領導專家出席會議。成立大會由陳鋒同志主持。
劉錦書記在致辭中表示,學會發起成立微電子專委會是職業教育服務國家戰略的一個裡程碑事件。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高度重視微電子專業建設,與行業領先企業、研究機構、高校共建第三代半導體粵港澳大灣區人才培養與產教融合示範基地、國家「芯火」平臺人才實訓基地、教育部第三代半導體協同創新中心等平臺。學校將全力推進微電子專委會各項工作,彰顯職業院校的使命擔當。
魯昕會長在致辭中指出,微電子專委會是在國家特殊的歷史時期和歷史階段,職業教育要承擔的特殊歷史使命,獲得院士、青年科學家、企業家的大力支持和積極響應,「聚智、引領、融合、創芯」八個字高度凝練了專委會的定位。希望專委會聚集微電子領域最優秀的人才,引領全國開設微電子及相關專業的高等職業院校和應用型本科高校,推動教育與科技、教育與高端製造業的產教科深度融合。共同為晶片生產、集成電路、光刻機等領域培養生產服務一線技術技能人才,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
陳秋明局長在致辭中表示,深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深圳教育局大力支持微電子專業人才培養。學會微電子專委會秘書處設在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標誌著深圳教育在精準對接國家需求、支撐集成電路產業發展、培養生產服務一線技術技能人才道路上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將有力促進深圳市集成電路產業發展和高等教育人才培養。
魯昕會長、黃維院士、周玉梅副所長、陳鋒主任、陳秋明局長、杜安國書記、劉錦書記、王天虹副秘書長共同為微電子專委會揭牌
打造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芯」高地
微電子專委會設立專家指導委員會,由魯昕會長擔任主任委員,並邀請微電子領域院士、青年科學家、企業家等頂級專家擔任專家指導委員會專家。
微電子專委會會員大會審議並表決通過了《微電子技術專業委員會工作條例》。選舉產生第一屆主任1名、執行副主任1名、副主任5名、秘書長1名、副秘書長7名。
陳鋒主任當選微電子專委會主任,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劉錦當選執行副主任、副校長許志良當選秘書長。專委會首批會員單位包括來自政府部門、研究型高校、微電子領域領先企業、高職院校和應用型本科高校等45家。
陳鋒主任在會上作當選主任報告,他表示,專委會將認真履行職責,擔當國家特殊的使命和責任,對接產業目標,適應產業數位化轉型升級需求,堅持產教科融合發展模式,為微電子行業提供人才和技術支撐。
下一步,微電子專委會將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印發新時期促進集成電路產業和軟體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國發〔2020〕8號),集中力量做好十項工作:
組建3個課題組
包括微電子發展戰略課題、人才培養體系與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課題、人才培養標準課題等,發揮高端智庫作用。
建立3個中心
建立課程改革中心、微電子情報信息中心、師資培訓中心,聚合科研院所、企業和高校資源,用新技術手段服務微電子人才培養。
建立4個平臺
建立產教融合協同創新平臺、建立優秀人才協同培養平臺、建設微電子人才專項資源庫、辦好微電子人才培養論壇,發揮微電子專委會引領作用,為微電子行業發展供給生產服務一線技術技能人才,推動中國微電子職業教育邁向新階段。
專家聚智支撐強國建設「芯」徵程
專家論壇環節,魯昕會長作題為「微電子產業發展:人才培養問題與對策」的主旨報告,從產業鏈升級歷史要求、微電子行業發展現狀、微電子人才培養對策等方面展開。
魯昕會長認為,微電子技術代表國家核心競爭力,是「十四五」時期國家戰略目標和高質量發展歷史要求,是打好「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供應現代化」攻堅戰的重點領域。
魯昕會長表示,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一些重大核心技術必須靠自己攻堅克難。所有關鍵崗位、重要產業,都要有一份責任感、使命感。這正是學會發起成立微電子專委會的初心與使命。微電子專委會要圍繞「3+4+5」開展工作:
3年目標
即計劃用3年左右時間,帶領全國400所院校,培養30萬微電子領域人才,培訓5000名教師。
4大載體
著力建設專業標準研究基地、教材建設輸出基地、教法改革示範基地、教師能力培訓基地。
5項舉措
實施微電子專業高職院校全國布局、微電子專業師資隊伍整體提升、微電子專業教材建設全面調整、微電子人才培養標準全面建設、微電子專業場景教學全面改造。
魯昕會長指出,微電子專委會要堅持「聚智、融合、引領、創芯」宗旨,聯合全國近30所高水平大學的微電子學院,構建專、本、碩人才培養標準和培養體系,充分利用集成電路一級學科建設機遇,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高端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為培養生產服務一線技術技能人才做出貢獻。
黃維院士以「『柔性電子』+與未來展望」為題,從顛覆性創新定義國家未來、我國柔性電子產業發展、柔性電子產業機遇與挑戰等方面作精彩報告。
黃維院士認為,以柔性電子為核心,著力發展「飢餓科技」(FAMISHED),是我國在顛覆性科技創新前沿領域「開道」超車的重要戰略機遇。黃維院士展望柔性電子的發展前景、關鍵科學問題與國內外研究熱點,介紹全球化、年輕化精英團隊及代表性成果。黃維院士認為,柔性電子是我國具有優勢的研究領域,要瞄準柔性電子的研發創新、品牌塑造,聚焦柔性電子的材料、工藝,實現產業的「五個強」、「四重點」、「三步走」、「雙箭頭」、「一體化」發展。
吳漢明院士圍繞「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面臨的新機遇和新挑戰」,深刻闡發影響我國集成電路產業未來發展的六個因素:
第一,我國集成電路發展註定艱難,尤其是晶片製造工藝,挑戰極為嚴峻;
第二,因集成電路產業特點,戰略應對、技術突破、形成完整產業鏈是制約產業發展的最大挑戰;
第三,集成電路已滲透進人工智慧、5G通信等眾多領域的應用;
第四,晶片製造仍存在較大挑戰,光刻技術、新材料、新工藝對推動我國晶片製造領域良率、產量的提升有較大影響;
第五,集成電路產業引起廣泛重視,將得到更多支持,包括浙江大學籌建的12寸高端研發平臺;
第六,後摩爾時代市場碎片化,中小企業尤其是設計企業商機無限。
周玉梅副所長從集成電路行業特徵及從業人員特徵兩方面出發,介紹了集成電路產業及人才概況,並從「國內集成電路的快速發展從何時開始?」這一問題切入,詳細介紹了我國集成電路的發展歷程。
周玉梅表示,要通過吸引其他專業學生進入微電子領域等方式增加基礎團隊力量,普通本科高校的工程化教育和集成電路專業的職業技術教育亟待加強。周玉梅圍繞《國務院關於印發新時期促進集成電路產業和軟體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國發〔2020〕8號),從財稅、投資融資、研究開發、人才、市場應用等方面進行解讀。
成立大會採取「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來自全國微電子領域的科學家、企業家、專家學者、院校領導、行業領先企業等80餘名代表現場參會,共同見證學會微電子專委會成立儀式,共同探索微電子行業未來發展的新路徑,為微電子專業人才培養注入強「芯」劑。
(來源: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
直播預告
點分享
點點讚
原標題:《微電子 大「創芯」!中國職教學會微電子技術專委會成立》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