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四月的臨近,2019年的日本學部留學生入試也隨之畫上了一個句號。
今天大輝醬想利用一組數據來為大家解讀,在過去的一年裡EJU考試都發生了哪些變化。
EJU考試是什麼
日本留學試驗(簡稱EJU)是面向想要入學日本的大學學部的外國留學生所設置的評測日語能力與基礎學力的考試。
EJU考試於每年的6月與11月舉行,出題語言可選擇日語或英語。
考試分為文科/理科,考察項目及考試時間、得分可參照下圖。
不同於我國是按照高考分數劃定分數線來進行錄取,在參加完EJU考試後並不意味著可以高枕無憂,接下來還需要拿著你的分數去進行學校出願,在經歷筆試、面試等校內考環節層層勝出後,才算是一隻腳邁入了心儀大學的校門。
如果比喻的話,日本的學部入試更像是一場長期戰,要做好長久應戰的準備。
考試人數的變化
根據歷年參加EJU考試的考生數據來看,2019年相比2014年,5年間人數增長近一倍,且首次出現考試人數超過30000人的情況。
單參加EJU考試的中國考生就從 2014年11月的9460人增長至2019年11月的16053人,越來越多的學生選擇高中畢業後前往日本留學,以此來給自己再一次的機會,去打一場翻身仗!但與此同時也意味著競爭的極速加劇。
考試成績的變化
由於EJU考試採取的是得點等化算法,簡單來解釋的話就是根據當次考試參加的所有考生的正確率來決定最後得分,所以相對來說是一種較為公平的成績計算方法。
我們僅對比2019年的兩次考試的平均成績便可知分數在逐步攀升,尤其是日語更是飄高近15分,這也從一定程度上表明了考生們的水平也是在不斷提升。
學校錄取情況的變化
日本國內雖然沒有對大學進行所謂的官方排名,但根據西方的各類大學排名及日本國內的偏差值排名,綜合各項內容可將各大學按照知名度、學術專業度、考學難度等進行以下劃分:
難關校仍舊是難以攻破的存在,可原本作為第二梯隊的GMARCH類學校,今年卻默默升了一個檔次,我們以青山學院大學的錄取情況為例:合格者要麼日語好要麼英語好,不要英語成績的專業無日語低分。
如果青山學院大學還不夠為例,下面讓我們看看作為第三梯隊的日本大學今年的錄取情況:
往年作為大家保底校之一的日本大學,今年卻大量湧入高分者,也便隨即出現了往年沒有的「怪現象」:中上位學校的競爭變大,但錄取人數卻未有明顯增加,導致此分段學生只能被迫去考低一等級的大學,而原本還有保底校的成績一般的學生今年則面臨著無學可上的尷尬局面。
留學生態度的變化
伴隨著網絡時代的發展,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越來越多,近些年留學生們關於留考的重視程度也與日俱增。
最近諮詢入塾的學生多以高二為主,甚至有高一的同學已經迫不及待要開始留考的準備,私塾這一教育形式也被越來越多的留學生所接納,大家對於留考提前學習的意識也越來越強烈。
話雖至此,但相比2014年選擇將私塾模式搬回國內的狀況來看,其實仍有數量不少的學生對於留考尚無認識,且存在很多錯誤認知。
下面大輝醬就將學生們普遍存在的常見誤區總結如下,希望能給想要去日本留學的同學一些警示和參考:
Q:日語到了日本自然而然就會了,反正我也要上語言學校。
A:身邊多得是來日本幾年了日語依舊沒有進步的人,所以日語水平跟你到日本的時間不成正比,不去學不去說永遠還是啞巴外語。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
Q:我要參加11月留考,不考6月的,現在不用著急學習。
A:首先6月留考非常重要!因為它意味著你可以報考全年的所有學校,選擇參加11月留考本就在可報考的學校數量上減少很多,如果再抱著我突擊一下就可以考高分的想法,怎麼說呢,有時候南牆只有自己去撞一下之後才知道是時候該回頭了。
Q:考完留考我就解放了。
A:留考只是整個大學入試流程的第一步,可以比喻為理想院校的敲門磚,之後的學校報考及校內考則是決定你能否邁入大學的關鍵。
Q:只要留考考好分,好大學都會搶著要我的!
A:不存在。就算留考考滿分,不報考學校不認真準備校內考一樣是白費。日本本科留學是一個長線戰役,任何一關都不能鬆懈。
Q:語言學校有留考課程,我跟著語言學校慢慢學就行了。
A:現在越來越多的語言學校附設有留考課程,但語言學校畢竟以教授語言為主,頻度低強度小的留考課程完全不能滿足應試,專業的事情還是教給私塾來做吧。
最後,大輝醬想送給大家一段話:
你背不下來的書,總有人能背下來;
你做不出來的題,總有人能做出來;
你願意拖到明天的事,總有人今天努力做完;
那麼不好意思,你想去的學校也只能讓別人去了,你想過的人生也只能別人過了。
路就在你的腳下,早邁出一步也便決定了在終點時是否可以領先他人一步。
祝願大家的留學之路都可以順順利利,早日合格自己的心儀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