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e農莊,讓市民與農民「隔空握手」

2020-12-20 RFID世界網

  炎熱的夏季,不用親身下田,只要在家裡輕點滑鼠,就可以收到自己種植的蔬菜。昨天,家住南京農業大學附近的「白領」王潔告訴記者,最近,她迷上了由南農大開發的都市e農莊網站,不僅可在網上種植瓜果蔬菜,還能網上「點菜」。每周四,農莊工作人員會將成熟的農作物進行採摘、配菜,並送至社區感知體驗店,不僅方便快捷,還能保障食品的安全。

  為實現消費者與農民的對接,南京農業大學聯合常州新綠農莊、江蘇博潤農業等多家企業,成立了新型農民聯盟—都市e農莊,利用農業物聯網和電商平臺等現代化信息技術,建立起多功能的社區服務雲平臺。該平臺讓市民可以「感知」種植,「感知」休閒,「感知」產品,在國內首次真正實現了農產品從田間到餐桌的「可感、可控、可購、可溯」。

  現實版的「開心農場」

  在常州新綠農莊的蔬菜基地大棚裡,百餘畝菜地被劃分成200多塊,每一塊小菜地上方都有多個高清可視攝像頭。農場管理員王新成剛通過物聯網完成對大棚內200多塊田地的風向、氣溫、土壤溫度、土壤溼度的實時監測,就接到 「都市e農莊」耕種平臺傳來的生產指令,便跑向其中一個小菜地,幫助客戶執行作物澆水等步驟,並根據訂單,將已經成熟的蔬菜採摘下,等待打包配送。

  王新成告訴記者,這裡就是都市e農莊為用戶提供的耕種平臺對接的農場基地。在這裡,市民可以租下一塊菜地,選擇農場提供的種子進行種植,每天澆水施肥耕種,等到收穫時進行採摘。而這一系列的行為,市民都可利用網際網路,在「感知耕種」平臺進行遠程操控,真正實現工作耕作兩不誤。

  「自從加入了都市e農莊,我的蔬菜可比以前值錢多了。」 常州新綠農莊高科技農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錢小剛介紹說,「以前賣給批發市場價格很低,有時連本都賺不回來。現在我的菜按批發價來算,原來5毛錢的至少得3塊錢了」。

  南農大農村信息化工程研究技術中心副主任胡以濤介紹說,為保證農副產品的供應,目前,農場e感知耕種平臺在常州基地已測試1年,可支持1000人同時在線,消費者一次付清3000元,就能夠享受一年的精品蔬菜配送,或者在網站上自由點單,6個小時內新鮮的蔬菜就可到消費者手中。

  眼皮子底下的農產品

  在南京農業大學三號門邊的都市e農莊感知店裡,消費者張女士手捧一盒新鮮的茄子,對準包裝盒外的二維碼進行掃碼,片刻,茄子生長全過程的關鍵信息就顯示出來。經過信息核對,張女士興奮地告訴記者,這就是她在網上種植的蔬菜。

  記者了解到,都市e農莊為消費者提供的感知產品除了瓜果蔬菜外,還有米糧、禽肉蛋、熟肉製品和養生雜糧。所有e農莊出售的食物都可以通過網絡,將生產過程的每一步呈現在消費者眼皮子底下。

  指著店內一臺機器,胡以濤自信地說:「我們推出的"感知產品"平臺不僅要讓市民吃得放心,還要讓市民吃到高品質高營養的食物,而活力米就是其中的代表。」經過店裡機器現場加工的「活力米」,小小的米粒上長著2毫米左右的芽。而這株小芽,讓普通的糙米搖身變為了15元一斤的「活力米」。「原來,我們吃到嘴的普通大米經過一系列打磨拋光後,就是一個碳水化合物,營養價值最多僅存40%。而我們的活力米是有生命的,市民買回家中如果不速凍保存,它甚至會繼續發芽成長。」胡以濤介紹說,「經我們研究發現,當米芽長到2毫米左右時,活力米的營養價值達到巔峰,這時,它不僅100%保留了糙米的營養價值,充盈的活性物質更能夠促進人體代謝循環。可以說,營養價值達到120%」。

  前行多艱 還需動力

  「雖然,我們的農莊平臺能夠提高農民收益,保障農產品安全生產,但畢竟是一個新模式,還處於探索過程中,我們正面臨著很多困難。」說到未來都市e農莊的前景,胡以濤的語氣中有一絲無奈。

  胡以濤告訴記者,實現感知體驗的關鍵是物聯網技術,電商平臺與實體店則是連接線上和線下感知服務的紐帶。社區感知農業模式的推廣必須選擇具備物聯網技術條件的農場,但大多數農場並不具備這樣的資金實力。

  據了解,通過多方探討,南農大協調農村信息化中心,已與句容電信、鎮江農科院等單位合作,為30戶農場水稻和應時鮮果種植戶發放裝有該平臺的智慧型手機進行試點運行,為農戶提供農業技術支持,不斷提高產品質量。

  而隨著社區感知模式的不斷推廣,人們對社區服務雲平臺認知的不斷提高,再通過開展名牌店產品推廣、組織觀光體驗、舉辦展銷會等多渠道營銷方式來提升社會認知度,將減輕甚至消除資金的困擾。「相信,我們社區感知平臺會越來越好!」胡以濤自信地說。

1

相關焦點

  • 都市休閒地標,新港灣生態農莊打造嚮往的生活
    久居鋼筋水泥叢林的都市,時時都想短暫逃離,尋找一個遠離紅塵,什麼都可以想,什麼都可以不想的心靈家園。長株潭市民亦何嘗不是如此。東南西北可去的美地有很多,如果去得太遠,當你乘興而去,歸來難免要收穫一身疲憊。
  • 農民如何獲得財產性收入? 「共享農莊」把農村空院子盤活了
    村民齊光玉自己的宅子就已經空了近10年:「孩子上一年級時,我們從村子裡搬走了,房子一直空著。」村民們將出租難的問題,歸結於交通和設施。張和趙說,同隔壁村子相比,到達張家莊村的公交車線路少,發車間隔長,最快的也要20分鐘一趟,進出村子不算方便。
  • 疫情下的中日地方交流 浙江省寧海縣與富山縣冰見市隔空握手
    提起籤約儀式,難免給人嚴肅嚴謹有餘,輕鬆活潑不足的印象,但這場活動卻有其不同之處——有條不紊、順利流暢的各項安排宛如精心排練過的電視實況直播,而更讓人難忘的,則是雙方的縣長和市長面向鏡頭展示協議書籤約文本後的「隔空握手」。
  • 一條龍都市農莊綺雲都市農莊規劃公示 航母級農莊起航
    近期,一條龍都市農莊綺雲都市農莊規劃公示,標誌著昆明最大的都市農莊起航。該農莊位於昆明主城東部,陽宗海西部,屬於陽宗海風景名勝區七甸片區。東鄰湯池鎮,南接陽宗鎮,西與洛羊鎮、吳家營鄉相接,北依官渡區。
  • [都市零距離]百餘觀眾攜手「零距離」 相約泰澤泉溫泉農莊
    [都市零距離]百餘觀眾攜手「零距離」 相約泰澤泉溫泉農莊 百餘觀眾攜手「零距離」,相約泰澤泉溫泉農莊。
  • 昆明探索農業發展新模式:年內將啟建8座都市農莊
    全市續建、擬建都市農莊已累計完成投資40.94億元。今年,陽宗海管委會、宜良縣、尋甸縣、石林縣及五華區的草甸海都市農莊、宜良錦釧石斛生態農莊、百聯生態都市農莊等9個都市農莊項目的規劃方案獲得通過,這將為全市做大做強優勢特色農業,為探索「農業全產業鏈」發展新模式注入活力。
  • ...以市民農莊為抓手的城鄉一體化建設是當前深化農村改革的新模式
    國開金融將整合國內領先的鄉土文化機構,搭建服務於全國市民農莊項目的鄉土文化運營平臺:對於擬進行改造開發的村莊,提前開展文化調查,在鄉村重建中保留鄉土文化元素,並引入高品質的商業運營(鄉村工坊、鄉土文化產品開發等),傳承弘揚鄉土文化。(十)實現目標。即市民農莊模式將帶來「三農」的顛覆性變革,實現農民富裕、農業發展、農村面貌整體改善的戰略目標。
  • 「鄉村振興」推動東莞都市農業崛起 新型農民重回土地做「莊主」
    圖為市民在創藝生態園遊玩 受訪方供圖40年前,13歲的麻湧人袁萬來因為家境貧寒,早早輟學種菜。當時他心裡雖很難過,但無可奈何。沒想到,他後來又創建了創藝生態園。在東莞,像袁萬來這樣的農民企業家為數不少。他們早年艱辛,在推進鄉村振興和發展都市現代農業過程中,他們順勢而為,開創了一片農業新天地。
  • 2018年龍泉驛區首屆農民豐收節在好穠人農莊隆重舉行
    自2018年起,將每年秋分日設為「中國農民豐收節」,今年是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在脫貧攻堅的關鍵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開局之年,設立並舉辦「中國農民豐收節」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 成都多利農莊核心示範區正式開園
    產村相融三產互動首批示範農莊和有機生活體驗館對外開放成都多利農莊項目負責人張同貴介紹說,農莊結合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機制創新為動力、市場需求為導向、質量效益為核心、綠色發展為根本、農民增收為目的,遵循「特色化、差異化」「高端化、品牌化」的理念,突出「市民農莊」「鄉村創客」「造夢樂園」主題,激活都市農業的多業價值、樂遊價值和安居價值,打造集農業休閒康養於一體
  • 都市休閒新樣板!昆明盤龍區這家農莊亮了
    作為國內為數不多的田園綜合體開發先行者,一丘田13年前就在盤龍區金殿後山打造了首家休閒農莊——一丘田金殿瓜果莊園,而後又相繼開發了一丘田富民楊梅莊園、一丘田秋木箐寶珠梨莊園等。經過多年的發展,一丘田在推動鄉村產業升級和經濟發展的同時,成為了雲南知名度最高、最負盛名的都市農莊和田園綜合體。走進一丘田金殿瓜果莊園,花木扶疏,植被茂密,瓜果飄香。
  • 共享農莊,讓農民受益的鄉村經營發展模式!
    共享農莊,是以充分涵蓋農民利益的經濟組織形式為主要載體,以各類資本組成的混合所有制企業為建設運營主體,以移動網際網路、物聯網等信息技術為支撐,以農場和民宿共享為主要特徵,集循環農業、創意農業、農事體驗、服務功能於一體,讓農民充分參與和受益的鄉村振興綜合經營發展模式。
  • 廣州漫廣場打造都市農莊 新派體驗做法計劃明年開業
    該項目利用自身優勢、結合周邊地塊的情況打造現代化都市農莊,在佔地規模逾200多畝的純天然環境中建造有機生態種植、體育運動基地、休閒活動場所等,作為通過豐富多彩的戶外體驗活動連接時尚現代的商業綜合體,該項目能滿足消費者在都市快節奏中享受休閒慢生活的需求,目前M·PARK漫廣場已引進優衣庫(需求面積:1800-2000平方米)、中影國際影城、星巴克、綠茶餐廳(需求面積
  • 劉德華隔空表白賈玲!聽見「我愛你」三個字,她已經開始瘋了
    之後,令人驚喜的一幕發生了,劉德華竟然對著鏡頭隔空向賈玲表白,一句「我愛你」,真的是羨煞旁人。 其中佟麗婭和郎朗,都是在賈玲的動態之下評論了一張和劉德華握手的照片。
  • 北京:共享農莊來了 每年花幾萬元就可當「農場主」
    「共享農莊」手機客戶端已上線,目前北京已有2000多套農村閒置住房向市民開放,手機上點點,就可以租下中意的農莊,過回「農莊」生活。   年租金從2萬元到5萬元   目前2000多個農莊主要定位在北京一小時經濟圈內的鄉村,分布在房山、密雲、大興等11個郊區,立足於為城市居民提供安心、生態、情趣的近郊「農莊」生活。
  • 長樂猴嶼鄉農莊 讓你過足「都市農夫」癮
    上周末,長樂區猴嶼鄉飛思農莊很熱鬧,旅遊拓展部經理王楚楚一邊帶領客人參觀,一邊介紹著智能化物聯網生產的有機蔬果。猴嶼鄉偎依閩江背靠青山、土地肥沃,很適合種植瓜果蔬菜。走進飛思農莊,一口大池塘映入眼帘,塘裡荷花綻放,引來不少遊客拍照。「來,把菜拿過來,我幫你們切。」在飛思農莊菜地裡,前來自助野餐的遊客正忙著切菜。「趁著周末,小夥伴們相約來農莊過『都市農夫』的癮。」正在烤玉米的陳小姐說。言語間,清風拂過,烤玉米香味四溢。
  • 南陽都市生態農業漸入佳境
    在南陽,梅花、桃花、玉蘭、鬱金香等花卉先後吐露芬芳,吸引了廣大市民走出城市,走進莊園,旅遊觀光、賞花遊玩。    據了解,近年來,南陽以建設高效生態經濟示範市為統攬,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目標,培育了休閒度假、農遊觀光、養生養老、創意農業、賞花採摘等類型的都市生態園156個,僅去年就接待遊客358萬人次,園區收入達12.6億元。
  • 上海市郊這些蔬果成熟後,市民坐不住了……
    假期裡,上海松江區五厙鎮的吾舍農場門口,負責售票的工作人員被熱氣蒸紅了臉,忙著解答遊客關於體驗項目的詢問,但她眉眼裡藏不住笑意,「市民出遊熱情高漲,我們郊區農場首先受益。」這個假期,上海市郊很多像吾舍農場這樣提供採摘、親子等體驗活動的農場迎來大批市民,農業與服務業相結合,為市郊農場帶來新收益。吾舍農場裡,最受市民歡迎的莫過於蔬果採摘。
  • 蘇州共享農莊:農文旅融合新樣板
    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時代背景下,蘇州農村大地,一場發展共享農莊(鄉村民宿)的實踐探索正如火如荼。共享農莊堅守姓農、為農、強農、興農為初心,整合資源要素,創新共建共管共融共享聯結機制,加快落實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要求,進一步培育和發展鄉村產業發展新業態,促進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
  • 買房既得「尊享農莊」!石家莊恆大時代新城領跑都市新生活
    6月7日,石家莊恆大時代新城「親子農莊」運營籤約儀式隆重舉行,重磅宣布「買房即得尊享農莊」,消息一出刷爆了河北人的朋友圈。在京津冀協同發展背景下,省會石家莊迎來重大發展機遇,城市急劇擴容,已從「二環」邁入「四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