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興則國家興,教育強則國家強。新冠肺炎疫情之下的2020年,是中國教育極不平凡的一年。這一年,線上教育大顯身手,人工智慧初露鋒芒,「媒體+服務」邁出堅實步伐。
央視網副總編輯魏驅虎致辭
時值年終歲末,也是教育界回首過去、展望未來的好時節。2020年12月8日,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網主辦的「雲生態·話未來」新時代高質量發展教育論壇在北京成功舉辦。在開幕式上,央視網副總編輯魏驅虎致歡迎辭。
思想「論道」 業界大咖聚焦教育領域熱點
論壇現場
吸引國內外高度關注的央視網「雲生態·話未來」新時代高質量發展教育論壇,緊扣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聚焦教育行業,表彰先進典型,研討教育發展新變革,把脈教育發展方向,為「媒體+服務」探路,為中國教育加油。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長王啟明進行主題演講 思想碰撞,智慧交融。與會資深專家以觀點「亮劍」,以思想「論道」。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長王啟明,中共山東省委教育工委副書記、山東省教育廳副廳長白皓,江蘇省教育廳副廳長王成斌,西南財經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李永強,中國人民大學原副校長、金融學一級教授、中國資本市場研究院院長吳曉求,國家教育諮詢委員會秘書長、教育部教育發展研究中心原主任、博導、國家督學張力等人圍繞「高質量、供給側、智能化」「科技創新,驅動行業變革」「優化教育環境,助力教育改革」等話題進行了主旨演講。
圓桌對話
本屆央視網教育論壇現場還設置圓桌對話環節,專家學者的真知灼見讓現場觀眾受益匪淺。團中央少年發展服務中心青少年生涯教育項目培訓專家、知名教育學者梅金鎖建議,高考綜合改革增加了學生選擇權,但是學生受限於年齡和知識結構,沒有足夠強的選擇能力,高校、家長、社會各方應齊抓共管,共同支持孩子做好正確選擇;哈工大本科招生辦主任邢朝霞提出「對高中生建立多元化的評價體系」,強化過程評價,探索增值評價,健全綜合評價;清華大學附屬中學校長王殿軍認為,利用信息化、大數據、網際網路、人工智慧等技術做好學生評價工作,「高校不要僅僅討論今天我們應該怎麼育好人,首先要討論怎麼選好人」;四川大學招生辦主任張磊建議在高中階段做好學生綜合素質檔案的記錄,從中對學生進行詳細的畫像,方便高校查看該學生學業過程和增值的變化過程。
碰撞思想火花,展現智慧光芒。央視網教育論壇為中國教育發展帶來了「金點子」和新觀念,提供了可供參考的優質思路。
守正創新 央視網探索「媒體+服務」新出路
論壇現場
央視網教育論壇已經勝利閉幕,但留下的思考依然延續。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潮中,中央主流媒體該如何依託自身優勢,搭建起各方交流的平臺,為國家發展大局服務?這既是媒體肩負的時代責任,也是媒體融合發展階段的一道必答題。 不久前,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加快推進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的意見》指出,要增強主流媒體的市場競爭意識和能力,探索建立「新聞+政務服務商務」的運營模式。面對新挑戰,央視網將給出何種答案?通過這次教育論壇我們就可以看出端倪。
論壇現場
作為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主辦的中央重點新聞網站、網際網路視頻綜合傳播服務平臺和臺屬大型網際網路文化企業,央視網以建設中國網絡媒體領軍者和全媒體綜合服務商為目標,以「新主流、智平臺、全媒體」為戰略方向,構建「媒體+服務」新模式,致力做黨的聲音的網絡傳播者、人民美好生活的視聽服務者、經濟社會發展的產業助力者。近年來,央視網深耕「媒體+服務」模式,在細分領域打造特色全方位、全媒體綜合信息服務,步伐穩健,成果斐然。 誠如央視網副總編輯魏驅虎在論壇開幕儀式上所指出的,央視網「不僅有記錄中國教育發展歷程和競爭力提升的責任,同時也有深入闡釋黨和國家重大方針政策,更好地服務教育事業發展的義務,搭建機構之間,機構與政府、社會之間的溝通平臺,為中國教育發展創造更加順暢的信息分享機制和公共輿論環境」。
教育話題牽繫著千家萬戶,也是央視網履行社會責任的一面鏡子。長期以來,央視網始終將自身發展與社會發展相結合,致力於推動中國教育事業的進步,努力為中國從教育大國邁向教育強國提供思想保障和智力支持。「充分發揮主流媒體優勢,匯聚各方智慧,集聚各路精英,圍繞當前教育發展的熱點問題、重大問題展開討論、把脈會診,合力探討中國教育高質量發展之路。」央視網副總編輯魏驅虎的致辭,一語道出了央視網舉辦本屆教育論壇的初衷。如何將媒體平臺資源轉化為社會影響力?央視網主辦的「雲生態·話未來」新時代高質量發展教育論壇是一次很好的探索。我們期待,更多媒體能夠給出多樣的答案,為打造「新聞+政務服務商務」運營模式提供鮮活的範例。
編輯| 李素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