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轉眼,登陸哈法半年了。其實在來到加拿大之前,我們心裡也是挺不安的,完全不能想像我們出去了之後的生活會是什麼樣?會碰到什麼機遇和挑戰?一晃半年過去了,今天再來聊聊這個話題,半年的親身經歷讓我們的想法有了什麼變化?
1
先來說說這半年我們的心理變化
我們選在了哈法最好的季節登陸,剛剛登陸時,一切都很美,很新鮮,不過也很懵。再加上倒時差,還有急著安頓生活,完全沒有往常出去旅遊時的那種興奮。反而每天都被一堆事推著往前走,雖然好季節,也沒有太多心思好好玩玩。
慢慢安頓好了住處,買了車,安頓了孩子幼兒園,這時候也開始發現拿著人民幣在加拿大真不經花,工作還沒著落。再加上也看到聽到周圍很多朋友求職並不順利,不免開始心慌,一切歸零的感覺特別強烈。不過我們的運氣真不錯,孩子爸爸很快開始進入面試流程,很快拿到了offer。
慢慢,我們都有了自己的節奏,學著慢下來,學著簡單起來。平時各自忙碌著各自的事情,周末就好好探索這個新的城市,也很幸運交到了幾個好朋友,心裡也慢慢平靜放鬆起來。我們非常喜歡這個美麗的城市,喜歡與人見面友好的問候和溫暖的笑容,也習慣了辦事節奏的慢,當然聽到一些並不好的故事時也能夠更冷靜的去看待。
到一個新的地方想真正紮下來,談何容易。我看到了每一個我認識的新移民都在努力的生活著,大家都在為自己想要的生活而奮鬥著。相比較在國內的狀態,我感到大家都更平和,更踏實,更知足。我們一家也很享受現在這種更簡單的生活,並且對於未來,看到了更多的可能。
2
目前看到的移民的利與弊
這是很多移友和我們交流時比較關心的問題。移民當然並不是說一勞永逸。反而可能會面臨更多的不確定性和艱辛。但這都是自己對於生活的一種選擇。
好處很多:到了哈法,環境和空氣簡直就是完美。海濱小城,景色絕美,隨手一拍都是風景,還有很多很多以前在圖畫書裡才看到的森林,時不時就能去喂喂松鼠。
生活便利,商業發達,商圈挺多,沒有大淘寶但啥都能買到,也有很多華人超市團購網站中國東西都能買到。
不論對大人還是孩子,教育上的經濟和精神壓力瞬間減輕許多,減少了很多焦慮,而且教育模式自由,孩子非常喜歡。
整棟獨立屋的房價相比國內一線城市兩室一廳還便宜很多,租住公寓也方便安心。
社會福利比較建全,不管是做什麼職業或者全職媽媽,都能比較有保障的穩定生活,這樣的生活會更能夠使人把關注點放到自己身上來。
大部分當地人都很友好熱心。對孩子非常友好,各種活動很豐富,相比國內假期就是陪孩子去上課去商場,總是能把生活安排的豐富又健康。
看到了很多移民朋友因為各種原因,重新選擇了自己的職業道路和生活方式,也許有人會認為這是傻,但對我們來說,能夠在步入中年時還能選擇自己的生活道路,倒是一件幸運的事。
弊端也很多:放棄了國內的積累,到了一個新的國家,一切歸零,甚至自己以往的工作經歷學歷可能都不被承認了,一切都要重新開始,這種走出舒適區的做法會在一段時間內給人帶來很大的心理壓力,要對這種心理變化有個提前的預期。
生活成本和收入上來說。收入並不高,特別是新移民階段,年收入七八萬加幣的工作已經比較難得,而且加拿大著名的高稅收導致拿到手裡就更少了。
基本生活成本比如租房,蔬菜,通訊等換算成人民幣會顯著高於國內。所以想攢錢在新移民階段有點難。更不要說移民之後很有可能相當一段時間會處在找不到工作坐吃山空的狀態。這種經濟上的消耗也是應該提前做好準備的。
遠離父母,父母的養老問題估計是所有海外華人的最大痛點。自己已經定居,工作和孩子上學等因素,長期回國不太現實。父母到國外面臨語言,開車,社交等很多方面的困難,有人形容像坐牢一樣。所以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各家有本難念的經。
遠離燈紅酒綠的生活,回歸簡單,但也有人會覺得是好山好水好寂寞。對於普通人來說,需要自己做飯,自己帶娃,自己理髮,自己掌握各項生活技能......如果在國內娃是老人帶,飯是吃現成,沒事兒叫外賣,來了還是要適應一段時間的。如果你喜歡熱鬧,國外並不是個好去處。
冬天比較漫長,11月到4月全是冬季,哈法還是相對溫和的,但有時候的暴風雪也真是讓我長了見識。還是要學會嚴寒作樂是王道。
我們登陸時間還不長,所以這些是目前為止的利弊感受,可能還比較片面。每個人對於生活的期望不同,自身的條件不同,來了都會有不一樣的感受。但生活中的任何決定都有兩面,得到的同時必然付出代價。
3
半年後再評估我們移民的決定
生活了一段時間之後再看移民這件事,真實了很多。我們目前的感受還是覺得這條路挺適合自己的。生活狀態基本達到自己的預期,風險和不足之處我們也有足夠的能力承受。
其實所有的事情本來就沒有對錯之分,我們也只是在人生某個點選擇了一條看似更吸引我們的路。會有怎樣的風景在前方,一步步走下去總會看到。至於那些永遠也看不到的,沒有選擇的道路上的風景,無需扼腕嘆息。每個人經歷的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最後,無論你選擇了哪條路,祝福大家一切順利。
每個移民離開自己熟悉的環境,踏上陌生國度展開新生活的時候,都會有同樣的疑惑:我能適應嗎?之後的路要怎麼走?相信即將移民加拿大的你,也會產生這樣的顧慮。
美國著名的管理心理學家史蒂芬·羅賓斯博士對文化衝擊進行了系統的分析和深刻的研究,總結出了頗有說服力的「文化衝擊四階段」的周期理論。
希望大家提前了解之後,能夠做好準備,更好地適應加拿大移民新生活。
第一階段:新鮮期
時間段:登陸第一個月
剛來到一個嶄新的環境,新鮮感成為了主要的感覺。每天就像來加拿大旅遊的遊客一樣看風景、購物,即便是見到有差異的事物也會感到有趣。
總之,會覺得一切都非常新鮮,並對周邊事物充滿了好奇。這個階段的新來者非常興奮,心境狀況很好。
第二階段:失落期
時間段:大約在第二到三個月
過了觀光期,該看的地方也看了,該吃的食物也吃了,該買的東西也買了,新鮮感也就慢慢淡了。
嚮往了多年,準備了許久,如今成為現實仿佛也就不過如此——新來者的心境在這個階段產生了很大的變化,開始出現失落感。
第三階段:低潮期
時間段:大約在第四至六個月
如果說前兩個階段的心情起伏還不算明顯,這一階段可謂是把新移民直接從遊客的虛幻中拉回現實生活,直面文化差異,加劇移民對新環境的不習慣。
找房子、找工作、為子女找學校等問題一下子全都湧上來,手忙腳亂之餘心情也會越發地低落。
第四階段:恢復期
時間段:大約半年後
經過了半年的過渡,前期的劇烈波動趨向平緩,新移民對當地的文化差異開始慢慢適應,許多消極的心態也逐漸淡化,開始入鄉隨俗,隨遇而安。
這個階段移民的心境逐步恢復到正常狀態,並且開始積極地尋找更有趣的生活方式。
這四個階段的心態變化,可以說是每一位移民都必然會經歷的。如果能夠提前了解,做好心理準備,就能更好地應對接下來可能出現的問題。
關鍵詞:調整心態
移民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不管以前是什麼身份,一切都要歸零。為了能更好的融入國外的生活,最好從調整心態開始,因為最關鍵的就是心理方面的融入。
從更高的角度來看,移民們應該追求的不是融入國外的生活,而是融入這個瞬息萬變的世界。
如果總是把眼光停留在如何融入所謂的主流,勢必會使本已尷尬的心理更加尷尬。甚至有很多新移民把融入主流社會作為一種是否成功移民與奮鬥的主要標誌。
其實很多人都誤會了「融入主流社會」的方式和結果。不應該是盲目、無目的性的融入;而是要在保持華人的特性的同時,在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增加華人社會影響力。
只有從心底擺正心態,認同自己的身份並為此自豪,保持自己的民族性,通過改變當前社會的現狀,才能使得這個社會因為你的融入而更多元。
和而不同,才是正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