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已經接近尾聲,高校錄取工作也在持續進行中,在今年的高考中很多地區經歷了高考大改革,2020年新高考的省份有6個,分別是上海、浙江、海南、北京、山東、天津,對於全新的高考模式,學生還需要不斷的磨合適應。
2020高考
2020年註定是特殊的一年,疫情的影響高考延遲一個月,受新高考政策、社會大環境等各方面綜合因素影響,2020高考也呈現出很多「意外」。
■ 高考報名人數1071萬,突破千萬大關,再創高考人數新高;
■ 自主招生取消,實施強基計劃,高素質選拔培養國家儲備人才;
■ 新高考改革不斷推進,山東等省市新高考第一屆考生順利進行,平穩落地;
■ 因疫情影響,港校、出國留學持續降溫,國內高校角逐加劇;
■ 高分段人數「扎堆現象」,導致高考分數膨脹,尤其是河南700+以上人數169。
■ 提前批多所985院校意外爆冷,錄取分數線大幅下降,「撿漏」上名校。
2021年高考,將又有8個省份實行「新高考」,分別是河北,遼寧,福建,湖北,江蘇,廣東,湖南,重慶8個地區。新高考已然成為勢在必行的趨勢,國內高考改革也在不斷完善,有了前面部分省份的經驗,相信對於後面的省份存在很大的借鑑意義。
升學規劃建議
針對2020年高考出現的調整及分數線等的變化,2021屆考生可以參考借鑑,無論是高三、高二、高一,都需要提前做好生涯規劃。
■分數競爭力。新高考實施後實行「一分一段表」位次排名,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中高階段考生的區分度,加上新高考採取賦分制度,語數外三科競爭加大,是考生拉開距離的科目,考生在高中階段要注意提高分數競爭力。
■多元升學。提前了解、規劃多元升學路徑,讓高考多一分把握,多元升學路徑主要包括強基計劃、綜合評價、專項計劃、高水平藝術團等,了解選擇適合自己的升學道路,查看自己所處地區是否有高考相關的降分政策,讓升學更輕鬆,低分上名校。
■選科組合。新高考改革後文理不再分科,實行選科組合,主要是「3+」形式,各省份對選修科目考核方式不同,同時選科關係到志願填報時專業與院校的選擇,不要認為選擇「物理+歷史」走遍天下,沒有萬能的選科,還是要以自身情況科學選科。
■志願填報。所謂「三分考,七分報」,不要輕視志願填報的重要性,這是繼分數後最重要的,可以以專業(類)+院校、院校專業組方式為主,雖然是平行志願,但在填報時切忌存在僥倖或無所謂心理,志願分配為「衝-保-穩」的階梯式填報,儘可能避免滑檔、掉檔等現象。
高考不是一蹴而就的,新高考的調整讓高考變化更多,考生需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與狀態,積極投入,科學選科,提前做好生涯規劃,認真對待志願填報,讓自己的升學道路更暢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