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是中國人的傳統佳節,在民間有很多風俗習慣,其中貼春聯就是比較隆重的一種。一到過年期間,市場上就會出現各種各樣銷售春聯或者是專門贈送春聯的現象,有一些書法家也會義務下到社區和農村,為老百姓撰寫春聯。那麼,在農村裡面一般什麼時候貼春聯比較合適,有沒有什麼講究呢?今天止茶就和大家來聊一聊這個話題。
第一,在我們當地貼春聯的時間安排在大年30下午
所謂五裡不同風,十裡不同俗,有一些地方春聯早早在二十八九就已經貼好了。而在我們當地山村裡面貼春聯的時間,一般統一都會安排在大年三十的下午吃年夜飯之前。一般情況下上午開始去墳地裡祭祖,有些情況下肯定會一直延續到下午。祭祖完之後開始貼春聯,用糯米粉或者玉米粉熬成糊糊,用來貼對聯最合適。貼春聯的時候,一般是兩個人或者三個人一起,一個人負責端漿糊,一個人負責拿春聯,一個人負責貼春聯。貼春聯時還要左右區分,以免貼錯造成笑話。另外需要注意的就是橫平豎直要對齊。
第二,我們當地貼對聯逢門必貼
有些地方春節貼對聯只在大門上貼上就可以了,很多小門或者是後門,基本上不貼春聯,但在我們當地的傳統風俗習慣中,只要有門的地方都要貼春聯,哪怕是柴棚。大門用大的臉小明用小智聯到了豬圈和雞舍和糧倉也會貼上六畜興旺,五穀豐登一類的吉祥話。不過最近這些年,很多農民家裡不再種糧食,也沒有養雞養鴨養豬的習慣,所以就不再在廢棄的糧倉或豬圈上貼春聯了。
第三,如果家裡有人去世,不能貼紅對聯
如果在頭一年或者是三年內,家裡有親人去世,為了表達對逝去親人的哀思,一般不能貼紅對聯,但是可以貼白綠黃三種。每個地方貼春聯的習慣不一樣,那我們當地先貼白對聯,再貼綠對聯,最後貼黃對聯,對應死者去世年頭。一般只要家裡貼了什麼顏色對聯,大家都知道,就不會在他們家門口高聲喧譁也不會過於熱鬧,以免引起別人的不滿。這是對去世之人的一種尊重,在鄉裡是大家共同遵守的習俗。
記得小時候我爺爺還在世家裡的春聯全部都是他手寫的,他的毛筆字在我們村裡面非常出名。村裡有一半以上的春聯都是他手寫,每到臘月二十四以後,就有親戚鄰居送來紅紙了,爺爺幫著寫春聯,而我就負責幫爺爺裁紙,掛春聯,現在想來這都是一種非常美好的回憶。如今春聯大都是印刷品,手寫春聯已經成為一種稀罕的事物。不得不說這也是一種遺憾。
你們當地貼春聯是什麼時候開始貼?有什麼樣的風俗習慣,歡迎您在下面留言,說說您當地的風俗,感謝您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