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寶媽群是智商稅,為啥寶媽還願意加入?「安慰劑效應」在作祟

2020-12-18 十安媽媽愛讀書

文|十安媽媽愛讀書作者原創,歡迎大家轉發和分享

就在不久之前傳出了這樣一則新聞,一位新手寶媽不知在哪裡得知了要讓孩子進行趴睡的這一說法,於是在網上報了一個訓練孩子睡覺的在線課程並加了微信群,之後該寶媽在由「專業人士」的指導下,將自己僅有3個月大的女兒獨自放在了房間內讓其入睡,而寶媽則是自己躲在門外用手機監控來觀看女兒的動態,一會之後手機裡傳來了女兒那撕心裂肺的哭聲,但聽到哭聲的寶媽卻並沒有趕過去查看女兒的情況,反而是在群裡各種問女兒的狀況有沒有問題,不料在幾個小時後,僅僅來到世界上3個月的孩子不幸離開。

隨後事件得以發酵,該所謂的培訓機構專家的真正身份也遭到了曝光,該專家是從國內某二本院校畢業,之後考到了美國留學並拿到全額獎學金,最終所取得的學歷是麻省理工計算機工程系的博士學位,和育兒甚至和教育都沒有半毛錢關係。

類似於以上新聞中這位寶媽的其實並不在少數,只不過是沒有釀成如此之大的禍患而已。例如曾在2019年的時候所被曝光的,北大媽媽以每年9980將近一萬元的費用,向他人傳授所謂的育兒經驗。

除了育兒知識廣受新手寶媽關注外,好多育兒產品也在紛紛收「智商稅」

注意前面我們所用到的「智商稅」這一詞彙,提到「交稅」肯定就是要花錢的,而寶媽所交出去的「智商稅」,就是說他們會為了一些並起不到什麼作用的產品而消費,就例如前文第一則案例中那個寶媽,不懂得要遵循孩子的發展規律去報什麼睡眠培訓班,終於活活將自己三個月大的女兒坑死;

又比如在第二則新聞中被曝光的那個北大媽媽高價傳授育兒經驗的案例,其實有很多交了錢的寶媽都清楚自己即便是學習的她的經驗也很可能培養不出優秀的孩子來。而除了以上兩種學習型收取智商稅的產品外,還有如下產品也正在收割你的「智商稅」。

【嬰兒學步車】

「一月睡,二月哭,三月翻身……」對於這句話相信有很多寶媽都曾聽說過,這是大部分孩子在出生後所會經歷的一系列發育成長規律,而有很多寶媽或許是為了讓孩子能夠早人一步學會坐、走的技能,也或許是為了避免孩子會在初學走路的時候會摔倒,而選擇給孩子買「學步車、學座椅」回來,以此來讓孩子可以將這兩項技能做得更溜,殊不知父母這樣的行為不但幫不到孩子,反而可能會對孩子的認知造成一定的影響,甚至會對孩子的健康造成傷害。

如果細心一點的父母能夠發現,當孩子在使用「學步車」的時候,他們的雙腳往往會呈現出半離地的狀態,而由於身體被學步車車架固定後,孩子在運動時身體會向前傾斜,將前後兩種狀態相互整合,孩子很容易會在學步車中完成「漂移」動作。

這樣的運動方式會導致孩子形成一種錯誤的「運動基模」以及對自身的認知,最終很可能會產生運動障礙。隨著孩子們逐漸的成長,最終將學步車撤掉後,我們反而會發現孩子會更容易摔跤。

【學座椅】

而學座椅呢?有關注過學座椅的家長們一定都會知道,學座椅的兩側都會比較高,其目的是為了讓孩子在座的時候不容易摔倒,但它在對孩子固定的同時其實也是在增加孩子腰部的負重,有很多孩子在使用學座椅時很容易會扶著兩側或前面的桌板站起來,這對於孩子的腰部來說很容易會受傷。

以上兩款產品更加會導致孩子對於自身以及外界物體形成錯誤認知,例如孩子在使用學步車時由於在他們的身體周圍有東西擋著,所以即便是使勁撞在了牆上孩子也不會感覺到疼,這會導致孩子之後在不使用道具的情況下,很難會對自身進行良好的控制。

還有好多好多所謂的育兒產品,其實對孩子而言都並沒有多大的作用,諸如什麼DHA奶粉、奶瓶消毒器等等,看到此相信你一定會不禁發問,既然沒作用你為什麼還會有那麼多人去買呢?

寶媽交「智商稅」的背後往往都是陷入「安慰劑效應」作祟

心理學上面所謂「安慰劑效應」指的是,當病人無論吃什麼藥都無法對病症得以有效治療時,如果假裝讓病人得知某一種藥物會對他所得病症起到效果後,當該病人將這種藥吃下後,即便藥物本身對病症沒有任何作用,病人也能夠感受到會有一絲的舒緩,實際上就是心理作用的結果

例如在我們的生活中總是會遇到長輩買假藥的情況發生,銷售假藥的人先對潛在客戶進行「洗腦」讓其相信這種藥物對他們的病情是有幫助的,然後這些老人們將藥買回去服下後,確實可以感受到舒緩。

而在新手寶爸寶媽交智商稅上呢?我們還拿學步車來進行舉例,當寶爸寶媽看到被商家肆意宣傳的學步車後,由於已經被廣告所洗腦,他們會對「學步車能夠讓我的孩子學會走路」這件事深信不疑。當

他們將學步車買回家後,將孩子放到學步車上之後,發現孩子在使用學步車時確實已經能夠將自己的腳步邁開,就會誤以為孩子是真的學會了走路,甚至會認為孩子學會走路完全是學步車的功勞。將這一效應放在其他譬如知識類產品上,也都不過是父母們為了滿足自身的安慰需求、緩解自己的焦慮罷了。

身為父母的我們的的確確還有很多的東西需要學習,但當我們在決定要從外界吸取知識時,首先也一定要能夠遵循孩子的成長發育規律,切不可急於一時。而在對育兒產品的選擇上,我們也一定要擦亮自己的雙眼,在最大程度上避免會出現諸如新聞中一樣讓自己後悔。

相關焦點

  • 當媽媽6年期間交的「智商稅」,現在很多寶媽也在樂此不疲地交
    都說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每次與寶媽們聊天,都忍不住感嘆母愛的偉大。一位母親,無論平日裡有多節儉,多會過,但一涉及到孩子的時候,花多少錢都不會捨不得。寶媽花1萬給女兒報名情商培訓班,後悔感嘆:都是交的智商稅!上個月,閨蜜小夏愁眉苦臉地和我說:「未來幾個月,逛街吃飯這種花錢的事情都不要來找我了。」
  • 當媽4年我交的智商稅,如今還有很多寶媽,正在前僕後繼地繼續交
    只是細數之下,才發現,這4年,開心果媽媽也交了不少的智商稅。而開心果媽媽曾經交的智商稅,如今,還有很多準媽媽、寶媽,依舊在前僕後繼地趕著交這份智商稅。這,啥時候才是個頭?當媽後,走過最長的兩條路,一條,就是娃的腦迴路,還有一條,就是交智商稅之路。
  • 「排殘奶」是偽概念,掌握正確斷奶方法,寶媽們少交「智商稅」
    介紹完之後還現場讓她免費檢測,結果真的擠出了黃黃的、還伴有酸臭味的奶液,這可嚇壞了小李。護理機構打著「排殘奶」的幌子,實則是抓住了寶媽的命脈,讓她們乖乖將口袋裡的錢掏出來而已。話說回來一孕傻三年,確實拉低了寶媽的智商值,也只能為自己的無知交上一筆「智商稅」了。
  • 說說奶瓶吧,讓寶媽們少交點智商稅
    奶嘴的長度的合適非常重要,很多寶媽忽視了這一點。寶寶在吃母乳的過程當中,他不是吸奶,而是擠奶;寶寶在吃母乳的時候,是用嘴唇擠壓母親的乳暈後面的部位,把奶水擠出來。如果給寶寶用了太長的奶嘴之後,會頂到寶寶的喉嚨,那麼寶寶就不願意把奶嘴都吞進去,像吃母乳一樣的去擠壓;他會咬住奶嘴的頭,進行吮吸。
  • 「一流寶媽談投資,三流寶媽才砍價」,對不起,我決定退出寶媽群
    自從生了寶寶,陰差陽錯地進入了各種寶媽群,有寶寶零食群、社區醫生群、寶寶繪本群、家庭教育群、寶寶用品置換群……說實話,很多群都忘了是怎麼加入的了,原本是圖個便利,可是不少寶媽發現,自從加入這些群後變得更加焦慮,甚至都不知道該怎麼帶娃了。幫我砍一刀?
  • 不想浪費丈夫140智商,34歲寶媽已生7娃,網友勸止:兒子智商隨媽
    導讀:為不浪費丈夫高智商,月薪16萬寶媽宅家專職生娃,34歲已生7娃。看到很多明星藝人曬娃,觀眾羨慕不已。不過跟接下來要說的這位寶媽相比,她們還太年輕。之前,廣大群眾就建議將法定結婚年齡統一為男女年滿20歲這件事情展開了激烈討論,一旦這條建議通過,最顯著的功效就是提高了生育率。
  • 為啥就寶媽能聽懂寶寶的「嬰語」?難道寶媽有翻譯「超能力」?
    我們都不得不佩服,發小在聽力上的「超能力」。不過,不知道寶媽們有沒有發現一個神奇的地方:寶媽能聽懂自家寶寶說的「嬰語」是什麼意思,但是聽不懂別人家的。寶爸?寶爸通常在孩子正式學會說話之前,常常以為孩子的說話是在自言自語的玩兒。
  • 孩子都上幼兒園了,你為啥還「賴」在家裡不上班?寶媽有苦難言
    工作是生命中的一部分,它的存在,讓我們的人生價值獲得了升華,可以說,沒有哪一份工作是不辛苦的、不受委屈的。但如果問哪一份工作是既辛苦,又沒有收入,甚至還得不到家人和外界認可,那「全職媽媽」應該首當其衝。
  • 寶媽們如果不知道有關骨盆修復這四點,產後修復一定會交智商稅
    寶媽們如果不知道有關骨盆修復這四點,產後修復一定會交智商稅現在很多月子中心,母嬰中心都在做產後修復市面上的廣告,也有很多很多女性也想做成修復,但是花了錢反而沒有修復,交了不少智商稅,今天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產後修復的一些主要內容,然後修復的一些專業知識
  • 「我是一個懶媽媽,但全家都把我當個寶」不得不說寶媽懶得有水平
    文|好孕姐小區裡面有一個寶媽們組織的一個「媽媽吐槽微信群」,雖然說是吐槽群,但其實就是各位寶媽們育兒交流經驗群,各位寶媽們還會定期去聚餐,當做是自己的解放日。上一周我跟著一個較好的寶媽去湊熱鬧,一群年輕媽媽們湊在一起,嘰嘰喳喳全是對生活的吐槽。養孩子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很多寶媽們都表示帶娃可比上班累多了,一天連續二十四小時待機,無縫銜接。本來結婚前是一個能在床上躺一天的人,生完孩子後成了家裡最勤快的人。但有一個寶媽一直沒吭聲,問起來說是自己沒那麼忙,孩子都會自己做,她基本上就是……閒著。
  • 「不合群」的寶媽:不聊孩子只攀比的群體不能靠近,多陪娃不香嗎
    當身邊放眼望去都是老人帶娃時,一群全職媽媽便不約而同聚在一起,並組建成自己的圈子——寶媽群。這樣相互幫忙,理論上講,能讓大家都輕鬆,減輕帶娃負擔。另外,寶媽們聊一下天,能夠解悶,避免抑鬱。的寶媽:寶媽們聊消費和遊玩時,她突然獨自帶孩子離開豆豆媽是個有個性的寶媽,為什麼這麼說呢?
  • 朋友圈曬娃成常態,那些不曬娃的寶媽們都是怎麼想的?
    寶媽們通過抓拍小寶寶的各種可愛瞬間,以發朋友圈的方式作為寶寶成長的記錄並把孩子的可愛動人與通訊錄裡的朋友們分享,這本來是一個無可厚非的舉動,完全取決於寶媽的個人喜好。然而,當大部分寶媽都在曬娃時,那些不曬娃的寶媽反而成了「焦點對象」。我之前的一個大學同學小趙,孩子都已經上了小學,但除了她偶爾發在微信群裡的孩子照片,就沒怎麼見她在朋友圈裡曬過娃。
  • 寶媽:產後肚子又松又垮,老公都不願意碰了,該怎麼辦?
    文 | 群美育兒一部分寶媽都在煩惱產後老公根本不願意帶孩子,而另一部分寶媽卻發出了這樣的聲音「生了寶寶之後,寶寶由姥姥帶著,我本來以為我和老公能重回二人世界的甜蜜,可是老公看到我松松垮垮的肚子之後,根本提不起興趣,下班直接去帶孩子了
  • 淄博寶媽微信群
    寶媽群  孕媽群 寶媽交流群 寶寶群 育兒群 寶媽群大全 孕媽分享群 辣媽聊天群 微信群交流群 寶媽微信群 寶媽交友群 母嬰互助群 母嬰同城群
  • 寶爸寶媽:沒有一手絕活,還真不好意思說自己是老師
    各科老師出的題目裡面,小明都是主角。據說前幾天,小明同學還參與了民法典普及工作(民法典與「小明」的故事)。這麼忙碌的小明同學,老師不拿出絕活,絕對會趴在桌上呼呼大睡的。有兩位老師不信邪,還真試了試這項極有挑戰性的任務。
  • 孕期待產包中哪些產品用處不大,寶媽們省省錢,儘量少交智商稅
    可是等寶寶出生後,媽媽發現,很多東西就是「雞肋」,有沒有都一樣,有的東西還不如沒有。那麼,這些東西具體都是什麼呢?懷孕期間,待產包裡的「雞肋」產品,買了可能等於交智商稅1:月子牙刷實話說,這牙刷是真軟,軟得快要柔弱無骨,有時候都不如直接拿手指頭進入捅幾下爽快。其實,很多寶媽後期都換了牙刷,用細軟毛牙刷就可以了。
  • 為啥寶媽都留短髮,難道是時尚的新潮流?不,是無奈的現實
    大家都打趣她,之前那麼寶貝的頭髮怎麼說剪就剪了,不心疼麼?同事苦笑道:怎麼不心疼,可是養了5年了,但是為了娃,再不捨得也得剪!寶媽為啥都留短髮呢?不是為了追潮流,而是因為下面這4點。所以很多寶媽在生完寶寶後,乾脆就把頭髮剪了,省下來的時間還能多睡一會兒。
  • 為啥孩子不願意在幼兒園拉粑粑?娃說出原因,讓寶媽心疼壞了
    不問不知道,一問都是這樣。很多家長都說自家娃都不願意在幼兒園拉粑粑。有時候早上在家解決,有時候就在學校憋著,回家再解決,反正就是不願意在幼兒園拉粑粑。有的甚至都形成便秘了,讓家長很苦惱。但是長期這樣也不是回事,所以回家就迂迴的問一下孩子,之後又問了其他同齡的孩子。可算是得出答案了,而答案也讓寶媽心疼壞了。
  • 這4種嬰兒用品看似實用,實際上卻交了「智商稅」,寶媽別再買了
    但其實很多東西並不實用,家長買了對寶寶並沒什麼好處,所以在給孩子購買東西的時候一定要仔細甄選,寶媽們別再浪費錢了。 這4種常見的嬰兒用品看似實用,實際上卻是交了「智商稅」 孫女士最近剛剛做了母親,生了一個白白嫩嫩的女兒。
  • 寶媽團購群怎麼做社群團購的10大運營模型
    很多寶媽都有微信群,也在微信群裡買賣、分享、交流。有些寶媽已經通過微信群創業!其實,這就是寶媽微信社群團購!社群團購是最簡單的創業方式,適合寶媽創業,通過寶媽微信群分享自己的經驗,將好貨分享給身邊的好友。玩著玩著,把業創了!很多人想學習寶媽微信群怎麼做團購群賣貨。社群團購推動者沸點天下妮妮整理了10大運營模型。其實做社群團購無非就4大模塊10大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