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商報
作者:閆巖
北京商報訊(記者 閆巖 實習記者 何倩)在便利店用早餐已經成了很多消費者既方便又經濟的選擇。北京市商務局近日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市4700餘家連鎖便利店,有82%已經搭載了早餐服務或蔬菜零售。事實上,早餐市場一直是各大便利店品牌爭奪的焦點,最近,記者對7-Eleven、便利蜂等北京五大便利店共有的早餐商品和價格進行了調查。
將便利店相同早餐商品進行對比後,北京商報記者發現,羅森和全家的三明治價格集中在9元左右,而飯糰則在5元左右。雖然便利蜂推出的全麥培根雞蛋三明治價格為10.8元,在五家便利店售價中最貴,但是消費者還有9種其他口味的三明治可供選擇,因此有更大的空間選擇想要的價位。
在北京市場較受歡迎的中餐品類早點包子上,豬肉白菜包子這類基本款在全家和羅森價格也高出7-Eleven、便利蜂1元左右。對此,羅森相關負責人表示不予回應。
此外,北京商報記者還注意到全家新出的一款小龍蝦鮮肉餡包子的單價達到5元,遠超出普通包子的價格。這是否意味著全家試圖開發高價位的包子?全家新聞發言人王意文對此回應稱:「最近未針對早餐市場有新的規劃。」
在開發三明治和飯糰的種類上,7-Eleven、便利蜂和全家表現突出,消費者可以在10種以上不同類別的三明治和飯糰中進行選擇。
但與7-Eleven、便利蜂等品牌相比,全時在早餐市場的表現上難掩疲態,除了包子和關東煮保持正常售賣,三明治和飯糰的種類縮減到3-4種。記者在走訪門店時發現,一些社區門店如全時(北禮士路店)已經停止早餐鮮食業務,店員稱等開學時才會開始三明治等早餐供應。同樣位於社區的全家便利店(知春路一店)的早餐銷售情況也面臨挑戰,店員稱,平均每天包子銷量不足五六十個。而距離門店149米的九園包子每天能賣出80多個。
然而,與社區門店相比,位於寫字樓內的便利店則是冰火兩重天。在金融街中心B1層的羅森便利店,買早餐的上班族排起了長隊。據一位員工稱,因為要坐地鐵吃早餐很不方便,每天早上他都會在羅森買,然後直接帶進公司。在便利店購買早餐已經逐漸成為職場人群的首選,省時、乾淨衛生是消費者們普遍的評價。一位在新浪工作的員工稱,早上如果去晚了,樓下的羅森很多早點都賣完了,遇上尖峰時段還要排很長的隊。
儘管商圈寫字樓區域開設門店的成本過高,便利店們依舊棲身於寫字樓下來迎合上班族的需求,然而,據《2019北京餐飲消費趨勢報告》顯示,提供服務的門店密度及人均門店擁有量在城市內部也有分布不均的現象。北京早餐門店分布密度呈現東多西少、內多外少的格局,而從區域人均門店擁有量來看,金融街、國貿、牛街、天壇以及部分市內醫院和學校周邊等人流密集區域,整體供給能力較低,而在順義、通州、石景山等區,早餐供給則相對充裕。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認為,在消費升級的一個迭代之下,隨著人們對食品安全的重視,這一類24小時便利店在早餐和午餐經濟中的佔比將逐漸加大。「目前像包子、關東煮、中餐這類熟食,和店內的零售商品在盈利上已經形成了對半分的格局。」在未來,便利店將發揮更大的功能,成為人們一日三餐中的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