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很多寶媽被問起,你生孩子時的胎盤是怎麼處理的?是按照老人的方法帶回家埋起來了,還是家人吃掉了?有一些寶媽納悶:不都是生了孩子後,胎盤就由醫院統一處理嗎?
也許很多寶媽都是直接交給醫院處理了,但是,有的老人會建議把胎盤帶回家,讓埋到樹下面,說是對孩子成長有利。
有的家人帶回家,清洗後直接做湯,說是營養價值非常高,扔了可惜了。
昨天,剛生了頭胎的同事瀟瀟,就因為胎盤的事,就和婆婆發生了矛盾。
瀟瀟說,她當時生了孩子後,婆婆讓把胎盤帶回家,她當時沒當回事,但是,第二天早上,她發現婆婆在用胎盤煲湯,說是營養非常高,當時瀟瀟聽到後,就想吐。
但是,婆婆卻堅持說,胎盤在以前是非常珍貴的東西,都會煲湯讓產婦喝了,這樣可以下奶。
那麼,瀟瀟婆婆說的,把胎盤吃了可以補身體,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到底對不對呢?
有人說,有些動物就是直接把胎盤吃掉。其實,動物之所以把胎盤吃掉,是因為不想暴露行蹤,是動物的一種生存本能。
那麼,人類作為高級動物,有必要吃掉胎盤嗎?胎盤是不是真如很多人說的那樣,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
食用胎盤的不安全之處:
胎盤從母體剝離後,會攜帶一些微生物細菌:肝炎病毒,麻疹病毒和皰疹病毒等,即使沒有攜帶這些病毒,但是胎盤經過產道時,也會感染一些細菌,食用時處理不當,也存在未知風險。
從營養成分來看,原生態的胎盤,確實含有一些蛋白質、生長因子、免疫球蛋白、激素等。但是,經過反覆衝洗、高溫烹飪後,這些營養成分會被破壞得所剩無幾,跟吃普通的肉是差不多的,並不能大補。
其實,胎盤在古代,也被記載在冊,是一味中藥。但是,在新版的《中國藥典》中,因為其安全性和倫理性,已經被除名。也就是說,胎盤已經不是國家認可的藥物了。
胎盤到底為何物?
胎盤呈圓盤狀,嵌在子宮壁中,分娩時由於子宮肌層收縮使胎盤剝離而擠出子宮。
其實,胎盤就是存在於懷孕女性體內的一個圓形或橢圓形的盤狀物,它就像一個裝著食物的盤子,肚子裡的寶寶就是通過吸收胎盤上的「食物」,從而獲得母體給予的營養。
此外,寶寶在媽媽肚子裡想要排洩廢物,也需要通過胎盤排出母體,可以說,胎盤就是母子間交換物質的「中轉站」。
所以說,胎盤作為一個食物供應和廢物排洩的中轉站,經過和母體分離後,很容易滋生細菌。
一般胎盤有這樣幾種處理方法:
1、直接交給醫院處理,醫院會作為醫用廢物進行統一處理
一般來說,如果是健康的胎盤,醫院會尊重產婦及家屬的意願,可以在生產時候,帶著盛放胎盤的盒子(要帶蓋子的盒子),進入產房,然後孩子出生後,直接把胎盤裝到盒子裡,讓產婦出產房時候,把胎盤由家屬帶走。
但是,如果胎盤不健康,安全起見,醫院就不會讓產婦家人帶走。
總之,留到醫院的胎盤,醫院會作為醫療廢物,統一安全處理掉。
2、家屬帶回家,埋起來
記得當時我生頭胎,在醫院待產時,大夫問我,胎盤要不要?我當時第一反應是,胎盤我要了也沒用,不要吧,當時,另外一名孕婦說,她要了,要帶回家埋起來。所以,我問了家裡老人,老人也說讓帶回家埋起來,我就按照醫院要求,買了專門裝胎盤盒子,帶進了產房。
其實,有很多把胎盤帶回家,會像我一樣,遵從老人的說法,讓老人把胎盤埋起來,這樣的寓意是:胎盤迴歸大地,可以讓小孩身體強健無病痛。
3、家屬煮熟煲湯吃掉
就像前面瀟瀟婆婆一樣,把帶回家的胎盤直接清洗後,煮熟煲湯吃掉,認為這樣有很高的營養價值的東西,不吃掉可惜了。
4、做成膠囊食用
生孩子在醫院待產時,總會碰到有一些發小廣告的人,悄悄對你說:胎盤可以製作成膠囊,大補,他們是專門加工胎盤的,讓有需要了和他們聯繫。
胎盤到底怎麼樣處理好?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不管是要留在醫院被當做醫療廢物安全處理,還是帶回家,都是根據產婦的身體素質來決定,切不要輕信民間傳言,也不要盲目跟風。
如果是健康的胎盤,那麼自然可以帶走處理,如果醫生不建議帶走,那麼就一定要聽醫生的建議,不要盲目決定,聽醫生的話才能確保萬無一失。
而所謂的食用胎盤可以大補,最好慎用,以免身體沒有補到,反而讓原本健康的身體「招惹」上小毛病。
【話題討論】生孩子後的胎盤,您都是怎樣處理的呢?歡迎一起討論哦!
我是@艾米兒育兒,專注分享科學實用的親子育兒乾貨,喜歡的我的內容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