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黃金,盛世瓷器」,如今收藏瓷器已經不是少數有錢人的專屬,平民老百姓也可以在家裡擺放一兩件自己喜歡的藏品,買不起天價的古董,可以選擇升值潛力大的現當代作品。
收藏瓷器就像買房子,最具收藏價值的大師作品就像市中心黃金地段的房子,價格高升值快,而那些普通大師的作品就像待開發地段,如果你有眼光,那升值也是早晚的事情。
今天燕子給大家介紹幾位景德鎮現當代「最值錢」的瓷器大師,如果您想收藏潛力大的瓷器,可以給您一些思緒。
張松茂
張松茂,江西鄱陽人,1934年1月出生於景德鎮。擅長陶瓷粉彩人物、山水、鳥畫、雪景,是我國陶瓷美術界的全能畫師。他的作品「紫歸杜懷圖」粉彩瓷板書被當做江西政府送香港特別行政區的禮物。其傳略被記入《中國當代要藝家傳》。
今日藝術界,兼集瓷畫、國畫、書法、印章篆刻等多種造詣於一身,終成一代名家的,張松茂先生不說是古今唯一者,也是屈指可數人。他素有"牡丹大王"之美譽、"瓷壇泰鬥"之榮耀,他的藝術精品充分體現了對時代的感悟,完美展現了"瓷繪"精神所在,幾乎每一個收藏中國當代瓷器的收藏家,都需要一件他的作品來證明自己的收藏體系。
王大凡
王大凡(1888-1961),名堃,號希平居士,又號黟山樵子,齋名希平草廬。祖籍山西省太原市,祖上因避戰亂,後移居安徽省黟縣,其本人出生於江西省波陽縣皇崗村。
1915年,王大凡與王琦、潘勾宇、汪曉棠、汪野亭等人的作品在巴拿馬博覽會參展,王大凡的《富貴壽考》粉彩瓷板畫榮獲巴拿馬博覽會金質獎章,是當時唯一的金牌得主。其作品無論是大件小件都充滿了「文人畫」的意境美和形式美,獲得無數國際大獎,並受到全國政協、中國美術協會等部門一致高度評價。
王錫良
王錫良,原籍安徽省黟縣,1922年2月生於景德鎮。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中國陶瓷美術大師。12歲輟學隨叔父王大凡學繪瓷畫。1952年進入景德鎮美術合作社,2年後轉入景德鎮工藝社,隨後進入輕工業部陶瓷工業科學研究所,從事陶瓷美術創作、研究。
瓷壇泰鬥,師從王大凡學習瓷上繪畫藝術,博覽眾長,以山水和粉彩人物最為稱道,和其叔父王大凡一樣,其藝術成就在瓷器藝術界佔據很高的地位,2006年榮獲景德鎮市市政府「中國工藝美術終身成就獎」。
劉雨岑
劉雨岑(1904年-1969年),男,原名"玉成",後改"雨岑"、"雨誠",齋名"覺庵",別號"澹湖魚"、"巧翁"、"竹人",室名"飲冰齋"(前期)"覺庵"(後期)。安徽太平人,景德鎮"珠山八友"之一,中國陶瓷美術大師。
他擅長陶瓷粉彩花鳥。早年受華嵒的繪畫藝術影響,中年深得任伯年、新羅山人的繪畫藝術精髓,逐形成清新雅麗的繪畫風格。此套瓷板畫以春的氣息,展示了生活的美好,色澤淡雅,清新宜人,為劉雨岑先生的精細之作。
曹細毛
曹細毛 ,字羅湖老人,江西景德鎮市浮梁縣人,生於1958年11月2日,景德鎮陶瓷藝術大師曹美華之子、景德鎮著名陶瓷藝術家曹筆山之孫,是中國景德鎮陶瓷世家第三代傳人。
2011年被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協會授予「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榮譽稱號,於2013年被中國國家藝術職稱評審委員會授予「中國國家工藝美術大師」榮譽稱號。
數年來獲獎二十餘項,其中《百鳥朝鳳》、《十二金釵》、《國色天香》、青花《秋韻》、《孔雀開瓶》、《青花王中王》、《四季花鳥》等作品被上海藝術文化長廊收藏並發表,作品先後在港、澳、臺及越南、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家展出,頗受海內外人士的好評並收藏。感謝您的閱讀,喜歡請關注「大御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