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教師節你知道嗎?

2020-09-10 崑崙山133386718

1985年,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通過了國務院關於建立教師節的議案,才真正確定了1985年9月10日為中國第一個教師節,2020年是第36個教師節,祝所有人民教師節日快樂!老師們數十年如一日辛勤耕耘學校裡面的講臺上教書育人,從幼兒園到大學裡面,老師們引領我們從矇昧無知走向文明智慧,培育我們從井底之蛙變成蒼天雄鷹老師們把青春和熱血奉獻在教書育人上面,講臺前,寒來暑往,日復一日,您諄諄教誨,臺上展風採,校園裡,春夏秋冬,年復一年,您辛勤灌溉,園內盡芬芳,老師,您的每根白髮裡都有一個頑皮孩子的故事,願我們的祝福能讓您的笑容多一絲欣慰,經歷了風雨,才知道您的可貴,走上了成功,才知道您的偉大,老師您引領著我們走過那段青春的旅程,用歲月的剪刀裁出精彩片段,讓驛動的心能在和風細雨中欣賞無限風光,親愛的老師,謝謝您,祝您節日快樂。

相關焦點

  • 今天刷爆朋友圈的教師節「學科版」表白,你知道嗎?
    今天是,第三十六個教師節。作為一名老師,今天也是我過的第六個教師節。今天和往年都不一樣,今年我來踐行寫作啦 !今年,我來用文章的形式向全世界的教師,送上最真摯的祝福!祝:教師節快樂。感謝您,我敬愛的老師感謝您給我的教導感謝您給我的關愛感謝您對我的付出感謝您給我的知道
  • 教師節來歷及習俗,你知道嗎?
    今年的9月10日,是我國的第31個教師節,全國教師迎來屬於他們的節日。回顧30年來教師政策的重大變革,教師隊伍建設取得巨大成就,教師地位待遇不斷改善,教育質量不斷提高。在第31個教師節來臨之際,我們一起回顧30年來教師政策大發展,向教師致敬,並一起了解中國教師節的由來。
  • 你知道教師節怎麼來的嗎?全球各地的教師節習俗知多少
    今天是我國第36個教師節。數據顯示,目前全國共有各級各類教師1732萬名。關於教師節,你知道多少,又有多少不知道呢?直至1985年1月,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通過了國務院關於建立教師節的議案,才真正確定了1985年9月10日為中國第一個教師節。  從2003年的第19個教師節開始每一年的教師節都有著不同主題。據教育部教師工作司司長任友群介紹,今年教師節的主題是立德樹人奮進擔當,教育脫貧託舉希望,全國教書育人楷模推選、尋找最美教師、感念師恩宣傳等活動也在進行中。
  • 你知道嗎?古人如何過「教師節」?
    今天是中國第36個教師節祝老師們節日快樂!早在1931年,南京中央大學通過集會議定6月6日為教師節(又稱雙六節),這是中國現代第一個教師節。到了1985年,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正式將教師節確定在每年9月10日。1985年9月10日,新中國的教師們迎來自己第一個教師節。從此以後,每年的教師節成為了人們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尊師重教成為了一種美德。
  • 今天教師節,你送禮物給老師了嗎?
    今天是教師節,即便我是裡面的一個員工,但是我一樣給孩子準備了手工製作的花和小禮品送給老師表達一點謝意。因為現在帶我兒子那個班的那三位老師是非常負責任的老師,同樣我也希望有一點小小的儀式感讓孩子知道教師節是什麼節日。今天入園的時候是許多小朋友拿著三束鮮花進來,頓時成了花的海洋。也有家長給小孩子準備了其他的小禮品或者卡片。我個人覺得送不送花都是全憑自己心意。
  • 你知道今天是什麼節日嗎?很多人都不知道,今天其實是「男人節...
    你知道今天是什麼節日嗎?很多人都不知道,今天其實是「男人節」。「和婦女節對應,8月3日要過男人節。」隨著網絡上設立「8.3男人節」的提議逐漸升溫,這個網絡虛擬的節日也開始悄悄流行,有知名公司還在這天給男性員工放假一天。   這個節日從何而來?據了解,2003年中國一本時尚雜誌最先倡導應該設立男人節。
  • 教師節!你知道東奧的名師們都在幹什麼嗎?
    9月10日,我們又迎來一個教師節。無論現在的你仍然身處學校還是已畢業多年,相信總有幾位老師會讓你記憶猶新。所以,在這個日子重要的日子裡,就讓我們先一起給老師道一聲,您辛苦了!俗話說「飲其流者懷其源,學其成時念吾師」,每年的「教師節」我們都會情不自禁的想起敬愛的老師,是因為老師在這一生中給予了我們太多的幫助,讓我們難以忘懷。
  • 2018教師節祝福語精選 新穎又感動的教師節祝福語 你準備好了嗎?
    9月10日又一年教師節即將到來。每年教師節,祝福教師、感恩教師的氛圍總是被營造得很濃,那麼,這些新穎又感動的祝福語你準備好了嗎?下面小編精選2018教師節祝福語,請務必收下。2018年9月10日教師節,你還記得那位曾不斷教導你的恩師嗎?
  • 教師節來啦!你知道「教師節」英文的正確寫法嗎?
    還不知道怎麼表達對老師的感激之情嗎?趕快記下下面這些祝福語吧~1. Happy Teachers' Day!     教師節快樂!    你是我們生命中很特別的一個人,老師,我們都敬愛您。7. You are like a third parent. We all love you and respect you.    您就像我們的家長,我們都敬愛您。8.
  • 今天教師節,你還記得你記憶中的老師嗎
    今天教師節,祝天下老師節日快樂。想想寒窗十多載,你還記得你的老師嗎?印象最深的是哪一位呢?那時候委屈的呀,誰呀,那麼討厭啊,可現在想想,那時候老師讓每個人都做紀律委員,你覺得有誰不好好上課,都可以匿名舉報,這樣不僅可以嚴格要求自己,還可以人人自律一點,都是為大家好。老師也是用心良苦啊。可那個時候,覺得好沒面子啊,當全班同學批評,心裡難受死了,還逃課。結果第二天一去,就被語文老師叫到了教室外面,他說:「批評你,是因為你做錯了。
  • 【獻禮教師】你知道教師節日期或將變更嗎?
    8月27日教師節1939年,國民黨政府1939年決定立孔子誕辰日8月27日為教師節,並頒發了《教師節紀念暫行辦法》,但當時未能在全國推行。 5月1日教師節195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中華全國總工會共同商定,將教師節與「五一國際勞動節」合併一起。
  • 第36個教師節你過得好嗎?
    今天是第36個教師節,第1個教師節是1985年9月10日。教師節,顧名思義就是為教師設立的節日。體現全社會對教育的關注,對教師的尊重,形成尊師重教的良好社會風氣。記得前些年過教師節,教育部門還組織召開慶祝教師節大會。會上表達對教師的慰問,表彰獎勵在教育教學中做出優異成績的教育工作者。
  • 關於教師節不能送禮這五點,你都知道嗎?
    一年一度的教師節已過,但塵埃尚未落定。作為老師或家長,你有沒有送節禮的情況出現呢?首先我沒送過,也沒收過,不好說。但這五點,老師和家長你們都知道嗎?第一,收送節禮是錯誤行為。我要提醒大家的是,國家教育部及各地教育部門是明令禁止教師節收送節禮的,所以送禮的家長、收禮的老師,你們這些行為都是違規的!違規的!違規的!會受到嚴格查處的,你可長點心吧!
  • 關於「教師節」你知道的有多少?
    一年一度的教師節即將到來,關於「教師節」的這些小知識你都了解嗎?跟著小創一起來看看你也許並不知道的「教師節」吧!我國教師節的演變歷程你可知道,我國的「教師節」其實經歷了多個階段。提案指出,教師擔負著培養四化建設人才的重任,應當享有崇高的社會地位。1982年4月教育部黨組和全國教育工會分黨組聯合,由張承先和方明共同籤發的「關於恢復『教師節』的請示報告」送中央書記處,報告中並建議以馬克思的誕辰日5月5日為教師節。
  • 感恩教師節!你知道9月10日教師節的由來嗎
    中國的教師節共經歷了四次日期的變更,分別是6月6日,農曆8月27日,5月1日,9月10日,那麼,最後為什麼確定9月10日為教師節呢?【六六教師節】1931年5月,鑑於國難當頭,教師工作責任重大,南京中央大學教授邵爽秋聯絡眾多大學教師倡議以每年 6 月 6 日為「教師節」。
  • 教師節禮物你選好了嗎?有人建議取消教師節,你同意不?
    明天就是教師節了,你們打算給老師送什麼禮物呢?很多學校都有家委會,家委會一般會組織收錢一起去給老師買禮物,你們班呢,送的什麼呢?有的會買鋼筆,有的買蛋糕,還有的買杯子或者花,擔心其他老師有禮物,自己班老師沒有禮物收多尷尬,當家長的真是不容易,擔心孩子吃,擔心孩子喝,擔心孩子在學校被欺負,等有孩子後就能體會家長的辛酸了!
  • 教師節丨今天你送禮了嗎?
    那麼當大家都默認這種行為方式後,那麼教師節送什麼禮品才合適,簡直成為人類晉升為家長後的一道難題! 雖說送禮是一份心意,但在當今的社會下,送禮鄙視鏈還是存在的。教師節這些「耿直」家長送出的禮(jin)品(qian)應該是處於鄙視鏈的底端了。
  • 今天教師節,老師謝謝您
    【今天教師節,老師謝謝您】同一個世界,同一個老師,還記得那些年老師上課時的經典「臺詞」嗎?今天,第36個教師節,致敬每一位奉獻青春的師長,感謝你們的陪伴與付出。
  • 你配得上教師節的鮮花嗎
    又是一年教師節,從來不覺得自己是一名老師,我現在跟很多家長和孩子都成為了好朋友,甚至是孩子們特意給我發來信息我還是會不自在,不知道為什麼,做了這麼多年老師,但我從沒有做老師的感覺。後來跟我自己以前特別喜歡的老師聊過這件事情,沒想到得到了老師的肯定,他已經退休了,跟我說了一些他做老師的心得,今天就跟所有的老師們分享一下
  • 今天是第36個教師節!但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一個教師節
    哦,明天是教師節!今天,9月10日,各個群裡面一片教師節的祝願之聲!反而是第一個教師節給力我極深的印象,36年前我還是一個初中生。第一個教師節,當初的「無錫縣」為了慶祝教師節,給全縣的無房教師優惠提供宅基地,價格好像是90元一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