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常形容沒錢吃飯,只能「吃土」了。但有的「土」,只怕是億萬富翁也不一定「吃得起吃得到」。
今天凌晨,「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的返回器攜帶著月球採集的「土」——月壤成功落地位於內蒙古中部草原的四子王旗航天著陸場。

目前,獲得月球表面物質的方法主要有兩種:尋找隕石和月球採樣返回。隕石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月球採樣返回目前也只有三個國家做到過。
美國阿波羅計劃總共6次採樣返回,共帶回月壤和月巖約382千克。蘇聯月球16號、20號、24號總共帶回326克月巖樣本。

物以稀為貴,特別是當這個物品來自於另一個星球時,擁有它將是畢生難忘的經歷。
目前,月球隕石是可以正常交易的。隕石經過了進入大氣層與空氣劇烈摩擦,已經改變了原有的形態和結構。而且,地球上不止能找到來自月球的隕石,還有很多其他星球和小行星的隕石。但月球隕石在地球上非常稀有,已經發現的隕石總共只有654千克左右,所以,月球隕石價格較普通天然寶石價格還是高的。
2018年10月,在茅利塔尼亞發現的6塊約5.5千克重的月球隕石碎片在美國波士頓一場拍賣會上以61.25萬美元成交。
2020年,地球上發現的第五大月球隕石NWA 12691,在佳士得拍賣,價值200萬英鎊,大約相當於250萬美元。

而來自於採樣返回獲得的月壤樣本,被認為是無價之寶,一般是禁止公開交易的。
公開合法的交易只有2次:1993年,3塊來自月球16號總重0.2克的月巖樣本在蘇富比以442,500美元的價格被一名美國人拍得。2018年,這0.2克月巖樣本再次在蘇富比被拍賣,最終以85.5萬美元的價格拍賣成功,換算成人民幣接近六百萬元。

這三小塊碎月巖由由蘇聯「月球16號」無人月球探測器於1970年採集,最初由蘇聯政府贈給其早期火箭和衛星項目負責人謝爾蓋·科羅廖夫的遺孀,其後被拍賣。這是目前已知唯一在案可合法買賣的月巖樣本。
而此次嫦娥五號從月球帶回的月壤樣本,來自於月球「年輕」的區域。相比於阿波羅任務樣品大多來自古來的月海區域,年齡約35億年左右,此次月壤採集區,有可能存在距今12億到15億年的火山活動,所以可以採集到更近時間跨度的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