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教師節發生了許多感動的一幕,有的學生親手給教師製造了一些用心的驚喜,並不是貴重的禮物,而是一份真心。今天咱們就來說一說教育工作者如何維護自己智慧財產權呢?
現在大家都知道智慧財產權是屬於自己的無形財產,也很有意識保護自己的東西。教師在按照教學大綱編寫課件的時候,都是獨立完成的,並非簡單的拼湊,再加上課件是有獨創性和可複製性的,所以應該受到著作權法的保護。
如果在課件中運用了他人的作品,那麼就要到獲得著作權人的許可以及署名,並且要支付一定的報酬。不過如果使用者只是為了介紹該作品而做的適當引用,那麼就會被視為侵權。
在課堂上我們經常看見教師會將試卷或者教材進行批量列印發放給學生,雖然大部分教師都會這樣做,但是這其實是侵權行為。
根據《著作權法》的規定,未經著作權人許可,複製、發行其作品的,屬於侵權行為,應依法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同時損害公共利益的,應依法承擔相應的行政責任。
在日常生活中,有不少學生為了可以反覆複習老師講的知識點,會將老師的上課內容錄下來,並且還會分享給其他人。這其實也侵犯了老師的權利。
根據著作權法的相關規定,授課內容一般屬於口述作品,受著作權法保護。課堂現場教師通過講授知識,以及個性化的教學設計,引導學生們互動與思考,體現了教師對課堂教學獨創性的表達,構成口述作品。因此,如果將教師的口述作品進行使用或者上傳,可能構成侵害原作者的著作權以及信息網絡傳播權。除非為個人學習、研究或者欣賞,使用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
那麼智慧財產權法律保護有哪些途徑?
向法院起訴或者是到工商局查處都是有效的智慧財產權法律保護的途徑。智慧財產權侵權行為的法律救濟的途徑主要有5個,但是各個部門的法律救濟方法和範圍不同,因此在尋求法律保護時應根據被侵犯的智慧財產權的性質與相關部門進行交流。
其一,立法保護,即指國家通過立法賦予民事主體對其知識財產和相關的精神利益享有智慧財產權,並予以法律拘束力的一種保護。
其二,行政保護,即指國家行政機關對當事人某些比較嚴重違反智慧財產權法律的行為予以行政處罰,以及對某些智慧財產權向權利人予以授權等的行政行為。
其三,司法保護,指對智慧財產權通過司法途徑進行保護。
其四,智慧財產權集體管理組織保護,即較弱小的智慧財產權人為維護自身利益與勢力通過形成某種組織,由該組織代為處理智慧財產權保護相關事宜。
其五,智慧財產權人或其他利害關係人的自我救濟。智慧財產權人或其他利害關係人通過設立專門從事智慧財產權法律或管理事務的部門,制定智慧財產權戰略,確定如何保護智慧財產權和避免對他人侵權的一系列具體措施與手段。
其六,輿論導向保護,通過正確合理的智慧財產權保護輿論引導,營造良好的智慧財產權保護氛圍。
目前很多的人都能通過自己的智力獲得發明專利,此種行為也可以給自己帶來收入。不少人由於想使用他人的知識成果但是不想支付費用,故此會觸犯保護智慧財產權的相關規定,此時受害者若想尋求司法救濟,除了起訴還有其他的很多方式。
素材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