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藉助深圳文博會平臺,清遠館舉辦2018深圳文博會清遠市文化產業項目籤約儀式,現場有6個項目籤約,投資總額達到89.3億元。它們是誰?將如何改變清遠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又為何將項目落地在清遠?帶著這些疑問,清遠日報記者對項目籤約方進行了採訪。
項目1
鴻海環球音樂小鎮 滿意清遠的營商環境,希望與城市共同發展
鴻海環球音樂小鎮(下簡稱「鴻海環球」)項目可謂是昨日清遠館籤約項目的「巨無霸」。整館6大項目投資額為89.3億元,此項目便佔了80億元。
但據鴻海環球集團副總裁劉潔介紹,這個數字未來或許還會更大。「目標項目總投資約200億元,建成運營成熟後將實現財稅收入近60億元,創造約1.5-2萬個就業崗位,有效對接長隆每年4500萬人次的龐大客源和外溢需求。」劉潔稱,該項目也將致力於打造清遠世界級音樂旅遊目的地、清遠旅遊文化新標杆,成為音樂文化、音樂產業、音樂旅遊資源整合、產業升級的全國典範。
鴻海環球音樂小鎮項目選擇落戶清遠,是看中了清遠多方面的優勢:自然環境優良,文化和山水資源豐富;地處廣州一小時生活圈,可以較好地融入粵港大灣區,區位優勢明顯,且隨著廣清城軌的開通,交通將更為便利;清遠旅遊資源豐富,有利於音樂文化特色小鎮的發展,且長隆開放後,也必然帶來人流聚集。「鴻海環球音樂小鎮就處在一個高檔產業聚集區。清遠政府的產業規劃也與我們的發展方向一致。」劉潔對音樂小鎮未來的發展充滿信心。
劉潔還特別提到,清遠招商引資政策對音樂小鎮的發展利好明顯,政府部門也在項目發展重展示了大力支持的態度和良好的辦事效率。「前期介入後,部分已有工業物流等業務處理,政府手續辦理的效率很高;對於一些歷史遺留問題,也採取了特事特辦的方法。」
「我們對清遠的營商環境感到滿意,清遠目前的政策對我們的發展有明顯利好,希望政府班子穩定,也進一步簡化手續辦理流程。」她談到。
劉潔還提到,鴻海環球音樂小鎮將努力謀求和城市共同發展與成長。現在,公司每年都有參與扶貧捐款,項目落地後,將為當地增加就業崗位和稅收,同時,也希望能改善城市發展中相對低端的部分,實現城市發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
項目2
一默生活空間 計劃3至5年把一默打造成清遠城市文化地標
這個年代情懷真能賣錢。星谷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下簡稱星谷)昨天牽手一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下簡稱一默文化)。計劃三年內投資3千萬元,共同打造一默生活空間,致力推廣清遠美好生活。既仰望星空,也腳踏實地,用三至五年的時間,把一默打造成清遠響亮的城市名片。
誕生於2017年9月的一默文化,致力於打造人文空間,傳播生活美學。以人性的尺度為維度,推廣閱讀、連結社群,倡導觀照和自我觀照的生活模式。目前一默文化旗下暫有江心島一默書房一種形態。「很幸運,我們在對的時間遇到了對的星谷」。一默文化的茉莉昨天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
一默書房是在中共清遠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和清城區委宣傳部指導下,清城區文明辦和一默共同打造的。江心島是清遠城市的明珠,自開始,我們就決定,將一默書房定位為公益性質,將其打造成城市公共書房、公共文化交流中心、城市形象輸出窗口。
但象其他所有線下書店一樣,一默書房靠自身的經營也面臨生存壓力和困境。不要說發展,良性維持、甚至員工工資都很困難。要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必須努力整合各方資源,尋找同行者。
星谷是廣州越秀區和清城區聯合引進培育的網際網路+創新產業園,公司計劃總投資16億元建設廣東省首家專注網際網路+的創業創新示範園區。
清遠星谷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蔚華昨天稱:星谷從一出生就確立了「產城融合」的路徑。以助力清遠「人本城市」的建設。公司也一直在思考,未來的創業、未來的生活、未來的城市、未來的產業該是怎樣的一種形態。也就在這個時候,我們遇見了一默。公司希望與一默文化共同打造、推廣北江創新、創業及生活。
「我們相信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我們也對清遠的未來充滿信心。我們希望給清遠的年輕人,給清遠的青山綠水搭建一個平臺,一個創新的、結合網際網路+、結合人工智慧的,通往廣州甚至世界的平臺,在新時代迎來更大的發展。」
茉莉亦表示,籤約後,在保持、增強一默書房現有定位的情況下,共同提升、豐富一默品牌,為一默書房提供更加堅實的支撐,使一默書房真正能成為城市的公共文化交流中心、美好生活涵育基地,實現可持續發展。
同時,一默文化將在包括星谷在內的一江兩岸,打造系列的一默生活空間和星谷互相呼應、互相加持,讓一默文化的新時代生活美學理念得到實現,在更有效地提升城市氣質的同時,給清遠乃至珠三角的人民提供一個美好生活的場景。為清遠能成為一個既可以容得下肉身也可以棲得住靈魂的城市做出自己的努力。
項目3
廣東英德九號紅茶莊園小鎮項目 打造以茶產業為根本的一二三產業大融合的綜合體項目
廣東英德九號紅茶莊園小鎮項目(下簡稱「紅茶莊園小鎮」),是九號紅茶莊園的升級版。始建於1954年的九號紅茶莊園,是傳統英德紅茶主要生產基地,也是英德單個茶園面積最大、茶類種群最為豐富的茶場。
英德市東華鎮黨委書記羅偉權稱,項目基於黃陂華僑茶場這塊古老而煥發生機的土地,未來將依託這幾千畝的茶園,全力以赴走出一條茶、文、旅結合的路子,同時以鄉村振興為抓手,推動整個東華片區的發展。「九號紅茶是英德紅茶的一個品牌,莊園文化是茶文化的一個特色,兩者結合起來有利於我們走得更遠。」羅偉權介紹,目前英德九號紅茶已銷往德國、英國、加拿大等歐美國家,今年春節前已籤約10噸的量,對於英德乃至清遠都具有裡程碑式的意義。未來,九號紅茶莊園將立足英德,全力拓展到世界各地。「清遠的發展態勢、後勁比較好,便利的交通優勢,關鍵是難得的青山綠水,十分適合茶產業的發展。」羅偉權說。
而英德八百秀才茶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啟村是土生土長的英德人,說到項目投資的初衷,他笑稱是「聞到家鄉泥土的芬芳所以就回去了」。李啟村認為,紅茶產業是英德農業的支柱產業,英德種茶已經有幾百年歷史,英德九號紅茶莊園小鎮的落地也是順應國家鄉村振興發展的時代潮流。目前,該公司已與東華鎮黨委達成協議,希望以鄉村振興為方向,在黃陂華僑茶場打造一個以茶產業作為根本的一二三產業大融合的綜合體項目。
李啟村還表示看好清遠農業的發展,「我們的政府特別務實,特別高效,切切實實、踏踏實實為人民為企業服務,這一點我感觸特別深。」
項目4
敏實農業旅遊綜合開發項目 讓遊客白天休閒農業觀光 晚上享受三坑溫泉
敏實農業旅遊綜合開發項目以農業及自然資源為基礎,以整合資源提供多元化服務產品為理念,打造集農業種植、觀光、體驗、教育、休閒、度假於一體的綜合型生態農業項目。
據清新區人民政府有關負責人介紹,該項目總投資1.5億元,包括彩葉谷、密林探險區、遊樂園區、種植園區等分區,將用10年時間逐步打造成為菜籃子基地、華南後花園、休閒度假村、田園綜合體等。
敏實集團有限公司項目負責人林漢鋒認為,清新區三坑鎮旅遊農業旅遊較為成熟,旅遊項目也較多,根據清新區政府規劃,三坑鎮將打造溫泉小鎮,這就需要一系列的旅遊配套。「我們希望與政府一起打造三坑溫泉小鎮,讓遊客到三坑能夠享受白天休閒農業觀光旅遊、晚上泡溫泉的完善旅遊服務。」
林漢鋒認為,政府對於企業的服務和支持體現在許多細節,增強了對文旅產業的信心。對於深圳文博會清遠館的展示,他表示印象深刻。「剛進到清遠館看到有英德紅茶體驗區、少數民族元素的展示,這些都是清遠最重要的文化特色,看得出主辦方花了很多心思,把它們很好地展示出來了。」
項目5
廣州天譜電器音樂產業園 投資5億打造共享音頻產業園
廣州天譜電器音樂產業園是廣州天普電器有限公司計劃在清遠高新區打造的項目,計劃投資5億,建成「天譜共享音頻產業園」。
天譜電器有限公司副董事長李偉稱,清遠市委、市政府對發展產業非常重視,為了了解天譜電器有限公司,清遠市文化部門、科技部門的領導多次前來調研,表現出了誠意和熱情。「這表現出對企業的重視,讓我們沒有理由不來清遠。」李偉說。
李偉稱,在清遠市委、市政府支持下,天譜電器有限公司將致力於打造「一流的產品,一流的服務,一流的企業」,有信心立足於清遠,打開全球市場。
「這些年,清遠的謀略和布局非常好。」李偉說,深圳從一座小漁村成長為一座國際化大都市,原因之一就是對產業發展的重視。目前,清遠走的就是這條路子,站在產業發展的大方向上,清遠會是一座有未來的城市。
項目6
火崗水稻公園項目 將打造「人在田園裡,詩入畫圖中」的的新畫卷
水稻田中還能種出公園來,這在陽山縣七拱鎮將成為現實。
火崗水稻公園項目是以水稻產業為依託,藝術、生活化地組合稻田風光,打造農村、農業生活體驗,藝術寫生等一體化的「田園綜合體」。計劃打造成「人在田園裡,詩入畫圖中」的的新畫卷。「我們的目標是新品種、新方法、新技術。」鄢明說,項目落地後,公司將會採用新技術,生產出高質量、原生態的新產品,利用電子商務平臺,將產品推廣出去。跟當地農民合作,由公司統一發放種子,向他們傳授一定的技術和方法,由他們來種植,同時,這將會增加農民收入,帶動當地經濟發展,幫助當地農民早日實現脫貧。
陽山金穗華晨公司總經理鄢明說,前期對陽山縣七拱鎮進行過考察發現,晝夜溫差、土壤厚度等方面均符合公司要求。另外,在對待企業方面,清遠市委、市政府措施得力,落實速度快,並且能在短時間內達到實際效果。因此,公司決定落戶清遠。
「近年來,清遠整體發展效果明顯。」鄢明說,清遠經濟社會的進步,得益於清遠市委、市政府思路清晰,有執行力。(清遠日報 黃作源 陳冰斌 嶽超群 黃馨 王喜闖 呂博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