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曉寧
大學是夢開始的地方,同時也是鍛鍊社會必備能力的階段,很多人把大學比作社會的縮小版,因為在大學中我們經歷的人和事,就是社會中「折射」出來的。
國慶假期結束後,不知道大一新生們是否已經適應了大學的生活了學習呢?你們的身邊是否也有這類的學生,由於剛剛進入大學階段,對學校以及周邊的環境不了解,所以經常「宅」在宿舍。
身邊的真實案例
這是在我上大學期間,發生在身邊的真實故事。曦曦是在我們宿舍的一個來自四川的女孩,可能是因為地域的不同,她對於學校食堂的飯菜並不是很感興趣。
同時我們宿舍是6人間,除了她之外都是北方人,一開始很多生活上的習慣都不一樣,而大家也為了能夠更加融洽的生活在一起而努力磨合。
但是隨著時間的慢慢推移,我們卻發現曦曦除了正常的上課以外,很少離開宿舍,就連平時大家的聚餐也正是偶爾參加一次。
我們都問題難道不覺得每天呆在宿舍很無聊嗎?她說:高中每天學習那麼累,現在終於可以每天躺在床上玩手機了,當然要好好享受一下。
但是知道大一的期末考試來臨,大家每天都去圖書館甚至是自習室複習,可因為曦曦平時的不合群表現,從來不和我們一起,導致圖書館、自習室都佔不到位置,只能選擇回宿舍進行複習。
可是這樣的環境是沒辦法讓自己專心複習的,一會兒玩遊戲、一會兒看劇,最後在期末考試的時候掛掉了一科,更讓她煩惱的是,發現才一個學期自己就胖了很多。
大四學姐直言:讓你大學不要總是「宅」在宿舍的4個理由,是無力反駁的
第一點:影響交朋友一般情況下,大部分高校的宿舍都是6個人一間的,而女生宿舍中,其實經常宅在宿舍是很容易產生矛盾的。
女生的思維是比較跳躍而且敏感的,尤其是現在的孩子都是家裡嬌生慣養長大的,一旦出現矛盾都有可能導致室友間的關係「破裂」。
同時每年宅在宿舍的學生,交際圈也就只有室友中的其餘5個人,這樣是很不利於大學期間的社交。
第二點:浪費很多時間大學本科4年、專科3年,看上去時間很充足,但實際上過的非常快,每個學期只有4個半月左右的時間。
大一期間應該儘快的熟悉學校環境,等到了大二、大三開始,專業課的安排會比較緊迫,學習的任務還是相對比較繁重的。
到了大四的時候幾乎就在實習中度過了,所以說真正能在大學校園中安逸度過的只有3年時間左右,而專科生也就只有2年時間。
如果大家只是宅在宿舍玩遊戲、看劇,就等同於浪費了很多時間,在別人參加社團活動、報考資格證考試的時候,你只是在消磨自己的時間。
第三點:容易養成不良習慣宿舍其實就是提供給學生們除了學習之餘休息的地方,我們都知道剛剛進入大一期間的課程其實並不多,這並不是因為原本可就少,而是學校為了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了解學校、融入到學校生活中。
如果你利用這樣的時間宅在宿舍,很容易讓自己養成懶惰這樣的不良習慣,這不管是對於之後的學習還是畢業後的工作,都是一種不好的影響。
第四點:缺乏鍛鍊,影響身體健康在我們上高中、初中的階段,每天的課程安排比較近,平時在課餘時間也會出去活動一下,但是進入大學之後,本來課程就比較少,如果大家還呆在宿舍,長期不鍛鍊身體,勢必會影響健康。
最大的表現就是像我的室友一樣一個學期下來發現自己長胖了很多,這對於女生來說就像是「晴天霹靂」一樣,所以就算是為了不讓自己發胖,也應該所走出宿舍活動一下。
那麼,大一期間應該做些什麼有意義的事情呢?
1. 參加社團活動每年新生入學後都會有一次社團納新活動,大家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社團報名參加,目的就是為了培養興趣愛好同時廣泛交友。
所以在大一期間適當的參加一些社團活動其實是很有意義的一件事,不僅可以充實大學生活,還能認識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擴展自己的社交圈。
2. 利用空餘時間報考資格證書上面我們提到了在大學期間,其實大一階段是大家空餘時間相對比較多的時候,我們可以利用這些時間學習一些本專業之外的知識,報考一些有價值的資格證書。
比如教師資格證,是現在很多大學生都在積極報考的;還有計算機等級證書,現在是網際網路的時代,考下這些證書對以後就業都是有一定幫助的。
最後:
事實上大學的4年時間是非常快的,為了不給自己留下遺憾,建議大家不要把美好的時光浪費在宿舍中度過,在大學期間多走出去看看、儘可能的豐富自己,讓自己的眼界、見識更加開闊,在以後的工作中也是有很大優勢的。
今日話題:你對於大學期間宅在宿舍,有什麼不一樣的看法?你的大一階段是如何度過的呢?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