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月21日24時,上海共發現9例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肺炎確診案例,另有10例疑似病例正在排查中。
海岸君從上海疾控獲悉,本市正加強監測和防控工作,制定了各項應急措施和工作方案,目前全市各類醫療機構已全面加強預檢分診和發熱門診的力量配置,規範開展對可疑病例的監測、篩查、診斷治療和處置工作。
從疑似到確診
過程是這樣的
疑似病例如何確診?如何排除?這是普通市民關心的話題。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孫曉冬解釋,在醫院發現疑似病例後,要立即報告區疾控中心,同時迅速組織院內專家進行會診。疾控部門的流行病學調查人員也會同步對病例進行調查核實。「但這個過程可長可短,如果遇到複雜的疑似病例,可能會增加工作量和難度。」孫曉冬說。
下一步則是立即對病例進行採樣送檢,統一送上海市疾控中心的病原微生物實驗室做檢測。
如果實驗室結果出來是陰性,還需經過二次覆核;
如果是陽性則報市衛健委,市衛健委負責對社會公布。
對於確診病例,疾控部門會還將找出密切接觸者,進行醫學觀察。
呼籲不去武漢
積極配合流行病學調查
國家衛健委專家組已明確,新型冠狀病毒會人傳人。因此專家組建議,武漢人民儘量不要出武漢,其他外省市居民也儘量不要去武漢。春節將近,返鄉人群的行動會導致人群密度增大、流動性增強,密集空間更容易成為病毒傳染的重要來源。「我們還是建議市民不要去武漢。同時,在市區內也應少去人口密集、不透風的場所,出門要戴口罩、平時勤洗手,不食用野味,增強自身抵抗力。」孫曉冬說。
對於疾病的防控,孫曉冬坦言,僅靠衛生部門一家是不夠的,需要全社會形成合力。目前,包括市區兩級疾控中心在內的全市各級醫療機構已經全部進入應急狀態。
專家呼籲,如有發熱、咳嗽、呼吸困難等症狀,要儘快去醫院進一步排查,如實告知症狀和經歷;遇到疾控中心的流行病學調查工作人員,也要積極配合,提供準確的信息,說出真話,千萬不要隱瞞去過的地方、接觸過的人,更不要因為害怕隔離而躲避流調,因為這些對後續控制疫情發展十分重要。
早發現早治療是關鍵
不必過度驚慌
目前,針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還沒有特效藥,其病毒特性、傳播機制人類還不是很清楚,但許多臨床症狀都可以治療,所以早發現早治療仍是關鍵。根據已經確診的武漢病例可以看到,該病毒潛伏期約為2-12天。但專家認為,隨著發病人數的增加,這個潛伏期還可能會變化,但其依然屬於呼吸道疾病,符合一般呼吸道疾病的規律性。
那麼,開春後病毒傳播的趨勢會怎樣呢?孫曉冬表示,
目前尚不好說,病毒喜低溫,因此病毒引起的呼吸道疾病在冬春高發。而隨著氣溫上升,學校開學、工廠開工,人們的活動範圍增大,或許也會推動病毒傳播。
就目前來看,控制住本地發病數量仍是上海防控的關鍵。近年來,上海先後經歷SARS、甲型H1N1、人感染H7N9禽流感等疫情,在呼吸道新發傳染病的防控上具有較為豐富和成熟的經驗,因此市民不必過度驚慌。
金海岸工作室 左 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