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的畢業季·上|學生們用力告別,創造儀式感

2021-01-11 澎湃新聞
【編者按】

每一年,都有「同學」變為「校友」,「我們學校」變為「母校」。

但2020年的畢業季註定不凡,它承載著不一樣的分別。畢業生用力揮別校園,學校一路牽掛相送。

澎湃新聞分別從大學生和教職工視角出發,記錄他們在最後告別時刻的青春模樣與守望祝福。

時光的河入海流,終於我們分頭走……

他們都沒有完整的最後一學期,平靜接受安排,經歷了可能是最特殊的大學最後一個學期,畢業生們匆匆返校又離開。

在脫下寬大的學士服,進入人生下一段旅程前,很多人選擇暫時停下前進的腳步和母校,和同學用力告別,高校亦在線上線下盡力創造儀式感。

做一張人人都能在C位的畢業照,在外灘之窗前為同學唱一首原創歌曲《家》,用單眼相機拍一段畢業典禮vlog……在這個霧氣氤氳的7月,陳天一、許藝帆、小陳用自己的方式,不約而同構建起2020屆集體回憶,給自己的大學生涯留存最特別的紀念。

用畢業照生成器自動合成的一張全家福照片,SUFE意為上財。 受訪者供圖

每個人都能成為畢業照的C位

5月下旬返校,直到6月初離開,上海財經大學(以下簡稱「上財」)畢業生陳天一都沒能見到幾位同學。

6月19日晚,上財在外灘亮燈,學校有官方直播,不過他選擇和現場同學視頻通話。透過手機鏡頭,他看到13條標語輪番出現在巨幅大屏上,包括他認為最重要的那句校訓。

觀景平臺上,自發趕來的畢業生們發出陣陣歡呼。即便隔著屏幕,陳天一也同樣激動。

畢業季,每位同學都是不可或缺的。但由於難以聚齊,各路畢業照中,同學們成了紙片人,在背景板上恣意飛行。

陳天一和班長商量,他想用Excel做出隨機合成畢業照的生成器,讓每位同學都能成為照片上的C位。

作為把Excel寫進簡歷愛好一欄的「大師」,陳天一有這個想法並不奇怪。他曾在朋友圈貼出多個版本掃雷遊戲,都由Excel實現。

「可以一周不打遊戲,但不能一周不玩Excel。」他稱,可以玩Excel到凌晨三點半。

經過幾天搗鼓,畢業照生成器從1.0版,更新為可選C位、自動剪裁、構圖的升級版。

不過,這項工作並非一帆風順,在收集照片的消息在班級群發出後,20分鐘「沒有任何人理」。所以,當第一位同學發來照片時,他趕忙回消息說,好感動。

陸續收到五六張照片後,他開始挨個去問。兩天時間,他收集到47張照片。

6月26日,陳天一給同學發去了專屬C位全家福。同學的回覆不斷從消息列表中湧出,「謝謝陳大仙」「好用心啊」「感謝大師」。

這一天是集體退宿的日子,他把這個「禮物」作為和同學的告別。他調侃說:「本科的最後一天,我也算是和全班都聊過天的人了。」

三天後,這張畢業照上了熱搜。他也因此喜提「社保之光」稱號,16級社保班寄來的榮譽證書上寫著「以一己之力帶全班上熱搜第二。」

陳天一收到班級寄來的「社保之光」榮譽證書。受訪者供圖

陳天一把證書曬在了朋友圈,稱「真是浮誇」,「他們本來要給我寄錦旗,好在我及時拒絕了。」

「我們是抗擊疫情那一屆的」

十指跳躍在宿舍的桌子上,想像著面前就是鋼琴的黑白鍵。6月中旬返校後,許藝帆常常這樣「盲彈」曲子《入海》。

畢業視頻中,許藝帆穿學士服彈奏《入海》。受訪者供圖

接到上海中醫藥大學(以下簡稱「上中醫」)畢業視頻錄製任務後,她在家中開啟單曲循環模式,練了一周。每天早上兩小時,下午兩小時,有時晚上加練。返校後,練琴的時間縮短,為了保持手感,她就在腦海中不斷回顧旋律。

把譜子練熟是基本功,但難點在於彈得有感覺。既然是畢業視頻,「要結合學校畢業季的氛圍,把畢業生的感情彈到曲子裡。」

手指按動琴鍵,腦海中想像著畢業典禮撥穗的場面,她嘗試與音樂共鳴。

「海洋會回答江湖,江湖會回答河流,河流會回答浪潮,一起躍入人海……」這段歌詞尤其觸動她,讓她想到上中醫的學子,「我們自己就是杏林後浪,一朵朵小浪花,在杏林的浪潮中奔騰。」

許藝帆在錄製畢業視頻。受訪者供圖

作為今年的畢業生,回學校不易。6月中旬返校時,許藝帆和同學們接受了核酸檢測。她回憶,等待檢測結果出來的5個小時裡,學校安排了獨立的隔離房間,準備了一次性床單、洗手液、盒飯等。大家從門口取餐,吃完飯後,又把盒子放出去。

她能感到,學校在努力讓畢業生少些遺憾。

回顧這半年,無論是首次雲答辯,還是畢業典禮上,校長送給畢業生的三劑人生補益良方,「百合固金湯、當歸建中湯、復元活血湯」,都令她印象深刻,這是專屬他們的畢業回憶。

6月30日的院級畢業典禮上,許藝帆在發言中想像著若干年後的情景:當校友問起,「同學,你是哪一屆的?」我們可以自豪地說,「我們是抗擊疫情那一屆的。」

今年,上中醫首次在「外灘之窗」為畢業生亮燈。作為合唱團團長,許藝帆參與了亮燈前的合唱,那首學校原創歌曲《家》誕生在疫情後,她曾帶著合唱團同學反覆練習,歌中寫道:「風雨再大,我們也不怕。明天一定,陽光明媚。」

上海中醫藥大學首次在「外灘之窗」為學子亮燈。上海中醫藥大學供圖

6月29日晚的外灘,上中醫畢業生觀看亮燈儀式。上海中醫藥大學供圖

畢業的儀式感需要自己去創造

「想留點紀念給自己」,7月3日,上海大學畢業典禮現場,小陳手裡舉著手機雲臺,鏡頭對準主席臺,腿上還擺放著單眼相機。她時不時轉換設備,按下快門,怕錯過精彩瞬間。

7月3日上海大學畢業典禮結束後,畢業生在學校各處合照。澎湃新聞見習記者 張慧 圖

離開上海164天後,這是她第一次踏入校園。按照規定,小陳還能在學校待4天。

當其他高校陸續舉辦畢業典禮時,同學之間也會討論,「我們會不會有典禮」。但小陳覺得,「儀式感」是畢業典禮的精髓。

在採訪中,她不止一次提到,儀式感是自己去創造的,比如拍照、拍vlog,就是創造的過程。

「能感受到畢業氛圍,就是儀式感的體現。」在她看來,畢業論文寫完的那一刻,大學四年的學習生涯就已經畫上了句號。

「參加儀式所留下的,可能是一張照片,一段回憶。」小陳稱,半年沒有見到老師和同學,見面的欣喜感會遠遠大於一場典禮所帶來的感受。

但返校這天,她見到的同學並不多,畢業典禮名額有限,加之進入7月,同學們或是工作,或是實習,都已進入正軌。

雖然還未進入寢室,小陳已經從同學處打聽到,宿舍還是離開時的樣子,只是多了灰塵。「蠻正常的,沒有很亂,沒有長蘑菇。」

疫情帶來的變動,讓她更加珍惜畢業的每個環節。她稱,與不能返校的學生比,能回來親自打包行李,已經是慶幸,「自己收拾行李也是對過去的整理。」

到了晚上8點,小陳來到外灘,拍下上海中心頂端閃動的祝福。

7月3日晚上海大學外灘亮燈儀式現場。上海大學供圖

上海中心為上大學子亮燈已是傳統。去年,小陳跟著學長學姐也來看過,但「送別人」和「送自己」,「心情不太一樣」。

今年,這一傳統仍在延續,讓她感到驚喜而又欣慰,「學校也在為我們爭取像往年一樣的禮物。」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特殊畢業季 三亞學院雲畢業照定格青春記憶
    在這個特殊的畢業季裡,三亞學院旅遊與酒店管理學院的畢業生們用一張「雲畢業照」的特別方式記錄下了大學畢業的重要時刻,也為大學生活畫上了一個完美句點。 「答辯結束後,就想為全班同學準備這個驚喜。如果不能拍攝一張屬於旅行社1601班的全家福,作為班長的我也會很遺憾。
  • 中青報:畢業典禮,在儀式感中獲取力量
    原標題:畢業典禮:在儀式感中獲取力量 人生來就是具備儀式感的動物。「儀式感」這個聽起來輕飄飄的詞,早已深深鐫刻進人類的文化基因。 6月,是大學生畢業的季節,連空氣裡都瀰漫著青春的氣息。
  • 雲端授學位、手繪漫畫畢業照,高校畢業典禮暖心又不乏儀式感
    三湘都市報6月28日訊(記者 劉鎮東 實習生 羅珊)六月,是畢業的時節,這個夏天的畢業季註定與眾不同。連日來,中南大學為畢業生手繪漫畫畢業照、湖南師範大學雲端為學子授予學位……這些高校用自己的方式為2020屆畢業生們留下暖心又不乏儀式感的美好回憶。
  • 雲端授學位、手繪漫畫畢業照 高校畢業典禮暖心又不乏儀式感
    來源:華聲在線6月28日,中南大學資源與安全工程學院的365名畢業生收到了來自學院的特殊畢業禮物:具有特別紀念意義的卡通漫畫畢業照。學校供圖 華聲在線6月28日訊 六月,是畢業的時節,這個夏天的畢業季註定與眾不同。
  • 特殊的畢業典禮:相聚「雲端」 「儀式感」滿滿
    特殊的畢業典禮:相聚「雲端」 「儀式感」滿滿 2020-06-27 16:35:2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黃鈺涵 責任編輯:黃鈺涵
  • 元祖夢蛋糕,讓畢業更有儀式感
    今年的畢業季註定有些與眾不同,除了高考來得晚了一些之外,很多大學生群體也受到影響,無法像往常一樣舉行畢業典禮和拍畢業照。有些學校為了彌補大家的缺憾,通過修圖的方法給學生們補了一張特別的畢業集體照,還在線上舉行遠程畢業典禮,想方設法讓每一位同學都能參與其中,為畢業季增添一些儀式感。誠然,畢業季的儀式感是不能缺少的。
  • 特殊的畢業季 不一樣的精彩
    今年是特殊的一年,幼兒園的「畢業季」也照比往年延遲了一個月。幼兒園畢業既是孩子們人生中的一次告別,也是一次乘風破浪、揚帆起航的新起點。連日來,我市不少幼兒園都開展了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畢業季系列活動,為孩子們的幼兒園生活畫下了圓滿的句號,留下了美好的「獨家記憶」。近日,鐵東區第一幼兒園舉行了「特殊的時光,不一樣的陪伴」為主題的大班畢業典禮。
  • 特殊的畢業季幼兒園老師送愛祝福給寶寶
    今年六月是一個特殊的畢業季,第一個「博雅寶寶」將在實驗武漢市江岸區實驗星匯(博雅)幼兒園中告別幼兒園。雖然師生暫時無法團聚為了迎接這一重要時刻的到來,老師們還是用一種特殊的方式給寶貝帶來一種十足的儀式感。老師們專門錄製了溫馨的畢業微信回顧孩子們三年來的發展歷程,我們對彼此的好夥伴心存感激,暖心的文字和難忘的圖片承載著老師們祝福到寶貝的熱情。
  • 畢業儀式感缺失的遺憾,B站來補
    如你所知,從跨年晚會開始,2020年的B站頻繁為人們奉上驚喜——畢業季亦是如此。7月11日的夜晚,我相信很多畢業生都在共同參與一件蠻有儀式感的事:共同觀看B站夏日畢業歌會的直播。無論在形式還是內容上,這場恰逢其時的歌會,都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今年畢業生缺乏畢業儀式感的遺憾,也喚起了各年齡段人群的情感共鳴。
  • 畢業儀式感缺失的遺憾,B站來補
    「我是新冠那年大學畢業的。」許多年以後,當2020屆畢業生向他人追憶往昔,或許會脫口而出這句意涵深遠的話。嗯,2020年特殊的畢業經歷,註定會為874萬高校畢業生的人生烙上鮮明印記,沉澱為他們難忘的集體記憶。當然,拋去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不談,今年畢業生也確實留有遺憾——比如疫情「毀」了他們的畢業儀式感。
  • 畢業季 | 「雲畢業」滿足你的儀式感
    受疫情影響,許多大學畢業生不能夠參加線下的畢業典禮,但即便不能到場,畢業的儀式感也還是要有的!因此,很多大學舉辦了線上的「雲畢業」典禮,滿足你的儀式感。Let's take a look at some universities' "Online Graduation" ceremonies!
  • 特殊的畢業季,你在北大留下了哪些遺憾?
    這個特殊的畢業季讓我們感受到,那些看似尋常的平凡生活,竟然也成了遙不可及的,令人珍惜的事情,很是令人感慨唏噓。今年我有幸參加了一場畢業生的線上答辯,全程六小時,學生和幾位老師各自居家,但卻沒有絲毫的懈怠。即便中間出現了好幾次線路問題,老師們仍面不改色,堅持到底,真的是專業,不會因為空間與距離而受到絲毫影響。
  • 2020,特殊的畢業季
    臨近畢業,大家的期望值越來越低,原本很多同學計劃畢業留京工作,但現在也開始找京外的工作。    連汐的輔導員汪老師時刻關注學生們的就業情況,往屆畢業生群收到了汪老師的求助帖:「特殊時期,各位校友所在單位有招聘信息的儘管拋給我,我好發給你們的師弟師妹。」
  • 調查顯示:94.6%大學生看重畢業「儀式感」
    伴隨著連續幾下清脆的相機快門聲,幾十頂學士帽被一齊擲向空中,對於今年從江西一所大學畢業的林珂來說,這是讓她感到「儀式感滿滿」的時間,也是她真正感覺自己畢業了的一刻。  近日,中國高校傳媒聯盟面向全國各地高校的1600位大學生發起關於畢業是否需要儀式感的調查。調查結果顯示,94.6%的受訪大學生看重畢業「儀式感」,其中,81.53%的受訪者表示曾經或計劃自己策劃一場特別的「畢業儀式」。
  • 畢業答辯「雲上見」:「雲畢業」,一樣有儀式感
    中央美術學院近日以學院6000平方米的美術館為藍本,建了一座「虛擬美術館」來啟動「彼時·此時」2020央美線上畢業季展覽。首展以4大虛擬展廳呈現了406名研究生的畢業創作及學術論文,同時上線的還有近百萬字創作體會。據介紹,「3D虛擬畢業展」的觀看方式,通過建模還原了美術館展示作品的場景,觀者可根據圖標的提示遊走於各個虛擬展廳。
  • 搜狐新聞報導學院特殊的畢業典禮:相聚「雲端」 「儀式感」滿滿
    :相聚「雲端」 「儀式感」滿滿。原文轉載如下:中新網福州6月27日電 (吳晟煒 林響)27日上午,福建師範大學協和學院2020屆學生「雲畢業典禮暨學士學位授予儀式」通過線上「雲播」方式舉行。3254名2020屆畢業生共同進行了一場走心的畢業典禮。
  • 「雲畢業」缺少的儀式感,換來了什麼?
    少了的儀式感,換來了新鮮感「雲」上的畢業典禮,雖然少了些舊的儀式感,但也多了點不一樣的新鮮感。南京郵電大學舉行的2020屆研究生畢業典禮線上線下相結合,除了可以讓畢業生在線同步觀看直播外,典禮還藉助了機器人云連線部分畢業生,由導師為機器人撥穗並頒發學位證書,另一端的畢業生通過機器人搭載的平板嚮導師互動問好。
  • 高校畢業儀式花樣多 大學生如何上好「最後一課」
    中新網北京6月28日電(潘心怡)又是一年畢業季,被稱為大學生「最後一課」的高校畢業典禮再度成為輿論焦點。各種「人生寄語」、各式創意合影、各類「紅毯儀式」……今年,又有一批誕生於畢業典禮的大咖「金句」、校長合影走紅網絡,刷屏微信朋友圈。李嘉誠和莫言在汕頭大學畢業典禮上。
  • 「雲畢業」,一樣有儀式感
    、創意賦能畢業儀式,「雲畢業」成為熱議話題。中央美術學院近日以學院6000平方米的美術館為藍本,建了一座「虛擬美術館」來啟動「彼時·此時」2020央美線上畢業季展覽。首展以4大虛擬展廳呈現了406名研究生的畢業創作及學術論文,同時上線的還有近百萬字創作體會。據介紹,「3D虛擬畢業展」的觀看方式,通過建模還原了美術館展示作品的場景,觀者可根據圖標的提示遊走於各個虛擬展廳。
  • 疫下畢業季:特殊「最後一課」更具儀式感
    (抗擊新冠肺炎)疫下畢業季:特殊「最後一課」更具儀式感中新社成都7月1日電 題:疫下畢業季:特殊「最後一課」更具儀式感中新社記者 賀劭清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中國史上最大規模的874萬高校畢業生繼「雲招聘」「雲複試」「雲答辯」後,又迎來了「雲畢業」。雖然只有少數學生代表能實地參加畢業典禮,但不少高校為畢業生準備了別具匠心的畢業禮物,開通多種渠道直播畢業典禮,讓畢業前的「最後一課」更具溫情和儀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