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真得很感性,也是真的很傻。
我曾經說過,女人把一腔孤勇都獻給了愛情,這句話不假。其實女人大都是比較心思細膩、敏感的,正因為如此,其實也就造就了女人被動的性格,她,其實是很膽小的。
一生,或許都隨波逐流,像個浮萍一樣,飄到哪兒是哪兒,可即便如此,女人一生當中,還是會為自己勇敢一次,那便是在愛情上,是個十足的愛情傻瓜。
嫁給愛情,為了愛情不顧一切,若是遇到了一個懂得珍惜她的好男人,善待她的好婆家,那麼她的勇敢自是沒有白費,換回了自己想要的人生。
可若是遇不到呢,一番真心餵了狗,被傷透了心以後,她或許會繼續堅持,或許會選擇離開,可不管如何選擇,女人總是傻傻的,什麼都不爭,什麼都不搶,安安靜靜的停留在原地,或者是默默的抽離。
在離婚的時候,女人的傻,才是真的達到了極致。
我見過很多的離婚女人,她們在離婚時,寧願淨身出戶,也要帶走孩子,也不管自己到底有沒有能力養活自己,撫養孩子,只知道孩子是她的全部,哪怕自己再困難、再辛苦、再無路可走,也絕不會在爭奪孩子這一件事情上,退讓一步。
可現實真的很殘酷,離了婚獨自撫養孩子的女人,她們受到的非議,經歷的辛苦,是旁人無法想像的,也是常人無法承受的。
我知道,很多女人也許會說,她不怕辛苦,不怕困難,她什麼都不怕,只要孩子在身邊,她做什麼,都心甘情願,不會有半點埋怨。
母愛之偉大,讓人不計較得失,讓人不得不動容,可是,我還是要告訴女人一個事實,有時候緊緊抓住,與你與孩子,或許才是傷害,放開手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宋女士也是到最後一刻,才明白這個道理的,而讓她回心轉意的人,不是別人,而是她的婆婆,就是因為婆婆的一句話,突然點醒了性格執拗的她。
或許婆婆也沒有想到,本來就是為了氣她,隨口說的那麼一句話,結果反而弄巧成拙,成為了那顆砸了自己腳的石頭,更成為了宋女士思想觀念轉變的契機。
宋女士初嫁到婆家,初衷是因為愛情。婆家其實條件真的不怎麼好,沒有錢買房子,也沒有錢出彩禮,這個傻女人,便不要房子,不要彩禮。
婚禮不能補齊的東西,她貼錢置辦,再不然,乾脆就都省略,就這麼裸嫁到了婆家。
結婚後,宋女士一直都很節儉,她為了和丈夫結婚,和娘家鬧的很不愉快。宋女士的娘家也不是富裕人家,頂多算是普通條件,可他們也不願意讓宋女士嫁給這樣窮的人家受罪。
可是宋女士一意孤行,她那時年紀尚小,打小聽父母的話,非常乖順,可誰又能想到,這樣的一個「乖乖女」,實際上脾氣非常執拗,偏要和這個男人結婚,不結婚,她就絕食,就和父母鬧脾氣,後來父母也最終還是妥協了,同意了這門親事。
但父母也生了宋女士的氣,結婚前就告訴宋女士,她不聽話,以後受了苦,娘家也不會幫她。所以結婚宋女士,和娘家的關係變得疏遠,父母也真的是生了氣,不願意搭理女兒,更不願意倒貼女兒。
除了結婚時,給了宋女士一筆嫁妝以外,基本上就不再接濟宋女士了,也幸虧沒有接濟,宋女士的嫁妝後來都貼在了婆家身上,就算是給的再多,也是一樣。
宋女士剛開始過得其實還算不錯,畢竟有錢傍身,婆家也有需要她的地方,可錢花的差不多了,婆家從她身上要不到好處了,宋女士的地位也就隨之一落千丈。
她在婆家,後來過得一直都不好,即便是給婆家生了一個兒子,婆婆依舊覺得她,是便宜娶來的媳婦,是倒貼的貨,人前人後的總是有意無意的貶低她。
丈夫呢,對宋女士的這種遭遇是知道的,但卻一直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默認了自己母親的行為,或者說,也默認了母親說的話是事實。
宋女士忍受了一段時間很屈辱的生活,後來孩子稍大了一些,她就開始出門工作,想著要是能買了房,從婆家搬出去,遠離婆婆,自己的日子應該會好過很多。
也就是這個願望,驅使著宋小姐,一定要努力賺錢,努力從這種生活中脫離。
結婚四年,宋女士和丈夫好不容易湊上了首付的錢,共同買了一棟房子,終於搬出了婆家,可還沒過上幾天消停的日子,婆婆就跟了過來,說要幫忙照顧孫子,宋女士給拒絕了。
「孩子現在已經上學了,我找的工作,本來就是為了貼合孩子上下學時間的,孩子上學了我去上班,孩子放學我也下班,正好可以接送孩子,我自己一個人忙的過來。」其實宋女士這樣一個人帶孩子上班,真的很累,有時候,也真的很崩潰,但她寧願這樣,也不願意再和婆婆一起住,她只想一個人安安靜靜的生活,哪怕是累點,她也願意。
可婆婆卻不依不饒,逼著自己的兒子,非要住進家裡,後來宋女士的丈夫,也真的不顧宋女士不高興,還是把母親接了過來。
老太太和宋女士不對付,梁子也從這件事情開始,結的越來越深,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宋女士和丈夫的關係,出現了很大的裂痕。
裂痕雖不能修復,但只要不去刻意破壞,就不會越來越大,越來越難以修補,可若是有人刻意破壞,那麼這裂痕,或許就會蔓延全部,讓整個婚姻都在頃刻間崩盤,而宋女士的婆婆,便是那支搞破壞的錘子。
婆婆來了,宋女士也沒有依靠著婆婆生活,她接孩子帶孩子,她努力工作,雖然賺的錢,雖然工資只有三千不到,但她始終覺得,這是她的一份安全感。
宋女士不經常在家,婆婆也不知道和宋女士的丈夫說過些什麼,導致每一次宋女士回家,丈夫都對她態度非常冷淡,兩句話不說,宋女士的丈夫就開始以她不關心家庭為由和她吵架,逼著宋女士,把自己的工資交出來,給婆婆保管。
宋女士不依,婆婆便出面開始霍亂,後來終於在一次爭吵中,丈夫推搡了宋女士一把,把宋女士推到在地。
雖然說,也不能算是動手,可是在宋女士倒地以後,婆婆那種看戲的表情,丈夫那種有恃無恐的態度,讓宋女士徹底傷透了心,那一刻,她決定要離婚。
她什麼都不要,只想要孩子,丈夫不願意,丈夫願意把她應得那份還給她,但孩子不行。
兩人為了孩子的撫養權,吵了很多次,也無果。本來這件事情,就是夫妻二人的事兒,宋女士和丈夫都是約在外頭見面,怕影響孩子。
可最後一次見面,不知道出於什麼理由,丈夫把婆婆也帶了過來,婆婆來勢洶洶,來者不善,也不怕丟臉,當著很多外人的面,就直接撂下了狠話,孩子,不準帶走,錢和房子,也不行。
如今宋女士也早已抱著不想過的心態了,和婆婆也沒留情面,吵得是不可開交,丈夫只是在一旁看著,也不吱聲,任由火勢蔓延。
吵到最後,婆婆直接拉著兒子就走:「兒子,讓她把娃帶走,怕啥呢?她願意帶就願意帶,長大了遲早回來認祖歸宗,咱撿現成的!」
可就是這段話,突然讓宋女士突然清醒了。
「我當時一肚子全是火,腦子也不清醒,可是我婆婆突然間鬆口了,說了這麼句話,反倒是讓我突然間冷靜了下來。我不認可我婆婆這個人,但她說的這句話,我不得不承認,是對的。
宋女士的事兒,不知道大家是怎麼看待的,我想估摸著,還是會有一些分歧意見的。
我的點評暫且不說,宋女士身上發生的事情,讓我想到了我身邊的一個女人。
那個女人是個全職太太,丈夫工作很不錯,薪水也很高,能給全家體面的生活。這個女人也的的確確是過著闊太太一樣的日子,有一個活潑可愛聰明的兒子,還有個能幹的老公,她一個人在家照顧著學前年齡的兒子,生活無憂無慮。
可是她的寧靜生活,終究有一天還是被打破了,她發現老公背叛後,很快便選擇要結束婚姻,即便她的老公,說的明明白白,不會動她正妻的位置,可是她不能忍受婚姻不忠,無法原諒這樣自私且陌生的丈夫,一定要離婚,並且,她什麼都可以不要,只要自己的孩子。
夫家也一樣,什麼都可以給,卻獨獨不肯把孩子放給她照顧,雙方的拉鋸戰持續了很久,鬧得很難看,可這個女人突然間改變了主意,後來放棄了孩子的撫養權,選擇要了房子跟錢。
後來過了很久,她才告訴我,她的一位律師朋友狠狠的罵醒了她。
「你是不是傻?你要什麼孩子,你就算要來了,你有能力養他嗎?你沒有工作,沒有經濟來源,可是你家寶寶,原來過得是什麼樣的生活?他每個月喝的進口奶粉,吃的都是高檔超市買的有機蔬菜,上的早教過萬,還有保姆,你帶著他,讓他喝西北風?
我知道,你愛子心切,可你自己好好想想,你頂多能給他吃飽穿暖,你真的給得起,他父親能給的生活嗎?未來呢,你能替他鋪好路,有能力為他謀劃嗎?
你如果真要了孩子,他本來可以擁有的人生,可就真的毀了。你若真想為孩子好,就應該讓他跟著父親好好過日子。
我知道你怕孩子和你生分,只要你心裡有他,經常見面,即便是離婚,也影響不了你和兒子之間的感情,他們也沒有權利去不讓你和孩子見面。
你永遠都是他的母親,這是血緣親情,是無法改變的事實。」
後來她聽了這番話,回去想了很多,後來想明白了,愛孩子,不一定非得要孩子,便改變了主意,同意了前婆家的要求,也不再孤傲的不肯接受賠償,房子和錢,該爭取的,她都為自己爭取到了,才離了婚。
我知道,很多人還是會覺得,說的挺有道理,可說到底,女人這樣做,還是自私。
你把孩子就這麼扔在婆家了,奶奶和爸爸當然會好好對她,可是後來的那個女人會好好對他嗎?就算會,沒有母親的貼身照顧,這個孩子能心理健康嗎?
你要這樣掰扯,那可真是掰扯不清了,女人為什麼會離不了婚,不願意離婚,大抵都是這些被這些複雜的、千絲萬縷的念想給牽絆住了。
我想說的是,女人這樣做,當然有自私的成分在裡面,可女人已經傻了一次了,已經弄得自己的人生亂七八糟,難道真的要女人傻一輩子?為自己精明一回,又有何不可呢?
做一件事情,自然是有利有弊,有些時候,事事本就難兩全,能把傷害降到最小,已經是很難的了。
所以,我認為,沒有經濟能力的女人,在離婚時,選擇不帶孩子,不能稱為自私。
我的那位朋友也好,宋女士也好,她們的選擇,都是經過深思熟慮後,當下最穩妥的,無論是對孩子,還是對自己。
就算再著急,也請暫且忍耐,不急於一時,他日有能力了,再把孩子接過來,也不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