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期刊「黑名單」戳中了誰的軟肋?

2020-12-11 人民網

原標題:學術期刊「黑名單」戳中了誰的軟肋?

  ■本報記者 王佳雯 見習記者 李晨陽

  近日,一份中山大學人文社科期刊目錄「黑名單」在許多網站和微信朋友圈中流傳,16家CSSCI(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期刊、2家CSSCI期刊拓展版的名字赫然在列。

  原本屬於中山大學內部文件的「黑名單」,發布一年多後,才因網絡和移動媒體的傳播,引起了研究人員和相關學術期刊編輯的注意。

  中山大學此舉欠妥?

  2015年初,中山大學網站公布「中山大學關於印發《中山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重要期刊目錄原則(試行)》(2014年修訂版)的通知」,文末清晰地標註著附件說明——「列入黑名單的期刊目錄(可到文科科研管理系統或社科處查詢)」。正是這份黑名單,引起各界的熱烈討論。

  據曾長期從事學術期刊評價工作的寧波大學商學院教授俞立平介紹,一般高校都有自己的學術期刊目錄,供教職人員發表論文作參考。「高校會根據學術期刊分為幾個體系,教師在級別高的學術期刊上發論文,學校會在科研和職稱體系中有所獎勵。」俞立平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

  可見,列學術期刊「白名單」已成為高校常規的做法,但列「黑名單」的卻十分少見。「據我了解,作為一個官方機構,中山大學是國內第一個。」俞立平說。

  正因如此,中山大學的做法得到了一些專家的肯定。俞立平表示,自己並非提倡和鼓勵中山大學的做法,但卻從此舉中看到了這所學校了不起的地方。「這個事情沒有爭議是不可能的,但如果大學的做法滴水不漏,新思想將從何而來。學校應該發出一些不同的聲音。」

  哈爾濱師範大學講師史曉雷則堅定地表達了對中山大學做法的支持。「對中山大學的做法,我鼓勵、贊成。」他補充道,「但中山大學自己也有點遮遮掩掩,這份名單不是學校披露的,而是其他人公布出來的。」

  上榜期刊躺槍?

  這份「黑名單」確實反映出了一些問題。據俞立平介紹,其中有些刊物一直以來飽受詬病,屢屢在網上出現負面新聞。但也有人替其中的一些學術期刊叫屈,覺得它們被列入「黑名單」著實有些冤枉。

  得知自己所在的學術期刊上了「黑名單」,《中國科技論壇》編委張九慶十分驚訝,「我是最近在微信朋友圈裡才知道的,很吃驚」。

  張九慶對中山大學的做法表達了不解。他表示,一般是出問題才會上黑名單,帶有一種懲罰性和禁止性的意味,而自己所在的學術期刊「糊裡糊塗」地上了黑名單,讓他有種「躺著也中槍的感覺」。

  張九慶說,他所在的學術期刊一直堅持嚴格的外審制度。期刊的影響因子也不錯,更不存在收錢就發文章的行為,「實在不知道這份『黑名單』的評價標準是什麼」。

  其實,爭議恰恰在於因為是內部文件,中山大學並未對列此「黑名單」的依據作出解釋和說明,也並未與被列入名單的學術期刊進行過任何接觸與溝通。

  「學校可能也沒有充分的證據證明這些學術期刊存在問題,可能是覺得它們達不到學校的要求,或是看到了它們一些不好的做法。不過,中山大學的理由仍無從得知。」俞立平說。

  張九慶也正在與其他「上榜」學術期刊聯繫,希望一起向中山大學討個說法。「不過他們的積極性並不太高。」

  當記者聯繫中山大學並希望其對「黑名單」予以說明時,得到了「不予回應」的答覆。

  需要外科手術式的整頓

  對「黑名單」一事,史曉雷態度十分鮮明。他坦言,學術期刊存在很嚴重的「利益使得學術排名錯亂」的問題,並希望未來能多一些這樣的「黑名單」。

  關係稿、人情稿,採訪中,專家紛紛提到的這一問題,似乎成了學術期刊繞不過的坎兒。

  「學術期刊的總被引用次數和影響因子兩個指標不能太差,不然就會退出CSSCI。」俞立平介紹,為了保住自己的CSSCI資格,大部分學術期刊不會盲目發表人情稿、關係稿,而多是採用正規收錄稿件。

  而令人憂心的是,「黑名單」可能只反映出問題學術期刊的「冰山一角」。

  據悉,我國學術期刊約有6000多種,人文社科類約3000多種,收錄進CSSCI的大概500餘種。「問題最嚴重的還不是『黑名單』上這些學術期刊,而是排名在500至3000之間的學術期刊。」俞立平說。

  要解決學術期刊行為不規範的問題,在俞立平看來,政府不出面很難成功。他坦言,從政府層面建立學術期刊的進入退出機制,是解決其問題的重要手段。

  「中國學術期刊的現狀,是積累了幾十年的結果。要改變,需要採取外科手術式的整頓,每年退出一些,循序漸進地改善。」俞立平表示,學術期刊問題的源頭在於「用嚴謹的態度做學問,這是根本,不抓住這個源頭,學術期刊不可能做好」。

(責編:趙竹青、馬麗)

相關焦點

  • 學術期刊「黑名單」:戳中了誰的軟肋—新聞—科學網
    16家CSSCI(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期刊、2家CSSCI期刊拓展版的名字赫然列在這份「黑名單」中。 原本屬於中山大學內部文件的「黑名單」,發布一年多後,才因網絡和移動媒體的傳播,引起了研究人員和相關學術期刊編輯的注意。 中山大學此舉欠妥?
  • 中山大學被曝列中文學術期刊黑名單
    通知並未明確黑名單作用,只是在重要核心期刊的認定原則中提及,被CSSCI(含擴展版、集刊)收錄的重要期刊都為重要核心期刊,但列入黑名單期刊的除外。  CSSCI全名為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用來檢索中文社會科學領域的論文收錄和文獻被引用情況。目前收錄包括法學、管理學、經濟學、歷史學、政治學等在內的25大類的500多種學術期刊。
  • 英媒:期刊黑名單助力中國學術清白
    英國《自然》雜誌10月16日文章,原題:中國正在等待「罔顧學術質量」的學術期刊「黑名單」中國提出的一項建立全國性期刊黑名單的建議已在該國科學家中引發一場討論。今年5月,中國科技部擔負起編制該黑名單的使命。
  • 中山大學被曝列中文學術期刊黑名單 校方回應僅用於內部管理
    近日,全國政協委員、北京理工大學信息與電子學部主任王湧天接受中國經濟網採訪時表示,「中文期刊中,很大比例是為了讓研究生畢業及教師的職稱晉升發表論文而存在的,其中很多文章完全是信息汙染。儘管危言聳聽,但捫心自問,不無道理。」他認為,如果任由這種現象發展,會帶來諸多弊端。 期刊黑名單引網友熱議:有些不收版面費、編輯審稿快 何為黑名單?
  • 中山大學被曝列中文學術期刊黑名單,校方回應僅用於內部管理
    近日,全國政協委員、北京理工大學信息與電子學部主任王湧天接受中國經濟網採訪時表示,「中文期刊中,很大比例是為了讓研究生畢業及教師的職稱晉升發表論文而存在的,其中很多文章完全是信息汙染。儘管危言聳聽,但捫心自問,不無道理。」他認為,如果任由這種現象發展,會帶來諸多弊端。
  • 科技部破除「唯論文」不良導向 建立學術期刊「黑名單」
    原標題:中國官方多管齊下破除科技評價「唯論文」不良導向(記者 孫自法)「基礎研究類論文評價實行代表作制度,國內科技期刊論文原則上應不少於1/3」「技術研發類、社會公益性研究類機構,科技創新創業人才,不把論文作為主要的評價依據和考核指標」「完善學術期刊預警機制
  • 「黑名單」能否堵死「爛期刊」
    在昆明學院科研處公布的「期刊黑名單」中,Medicine和Oncotarget以被拉黑20次而名列榜首。  這並非首例高校公開發布的期刊預警名單。「將罔顧學術質量、管理混亂、商業利益至上,造成惡劣影響的學術期刊,列入黑名單。論文作者所在單位應加強對本單位科研人員發表論文的管理,對在列入預警名單的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的科研人員,要及時警示提醒;在列入黑名單的學術期刊上發表的論文,在各類評審評價中不予認可,不得報銷論文發表的相關費用。」
  • 「黑名單」能否堵死「爛期刊」—新聞—科學網
    根據相關媒體報導,最新一例來自於雲南省昆明學院。該學院科研處根據20份全國高校、醫院已公布的「期刊黑名單」,統計梳理了17個被5家以上機構拉黑的期刊,提醒「各位老師在近期投稿時注意長期影響,決定是否避開存在爭議的期刊」。 在昆明學院科研處公布的「期刊黑名單」中,Medicine和Oncotarget以被拉黑20次而名列榜首。
  • ...畢業|「重點監控期刊」目錄|華南理工大學|合肥工業大學|學術期刊
    兩年之前,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就發文提出了「支持相關機構發布國內和國際學術期刊預警名單」。很多高校為響應國家對期刊亂象的整治都已經明確建立了各自的期刊預警名單。最近廣州新流出華南理工大學醫學院和中山大學相關預警期刊、黑名單期刊、不予經費支持和鼓勵投稿的期刊目錄,值得關注和規避。
  • 又有新SCI期刊黑名單流出!
    最近廣州新流出華南理工大學醫學院和中山大學相關預警期刊、黑名單期刊、不予經費支持和鼓勵投稿的期刊目錄,值得關注和規避。 華南理工大學黑名單期刊及預警期刊
  • 科技日報:國內高校發布「期刊黑名單」,應告別唯論文浮躁風
    論文投稿,請避開「期刊黑名單」。據媒體報導,近日,雲南省昆明學院根據20份全國高校、醫院已公布的「期刊黑名單」,統計梳理了17個被5家以上機構拉黑的期刊。在昆明學院科研處公布的「期刊黑名單」中,Medicine和Oncotarget以被拉黑20次而名列榜首。
  • 各高校紛紛建立期刊黑名單,Medicine和Oncotarget首當其衝!中文刊也難逃倖免
    不過,不同高校的期刊預警名單命名方式各不相同,包括《期刊黑名單》、《「重點監控期刊」目錄》等。最新一例來自於雲南省昆明學院。昆明學院科研處2019年4月12日在官網發布的《有關「科技部正在編制學術期刊黑名單」的相關提示》稱,2018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關於進一步加強科研誠信建設的若干意見》,並配合一系列改革措施全面打擊學術不端行為。
  • 學術期刊鑑別指南
    索引目錄可以理解為期刊清單,按照一定的標準對學術期刊進行遴選。各個省市的黨校和行政學院,也出版了大量的學術期刊。這部分期刊的質量差異比較大,有些進入了CSSCI 引文索引,比如2019 年被納入C 刊目錄的《甘肅行政學院學報》,有些是普通學術期刊。這三類期刊出版機構是整個學術出版的主體,除此之外部分專業學會也出版專業刊物,這裡不再贅述。二是「看數量」,即看每期發文數量。
  • 「掠奪性期刊」黑名單應儘早公布
    在一些評論中,不乏對刊登了這107篇被撤論文的《腫瘤生物學》雜誌的「學術聲譽」的讚譽之聲,稱讚該雜誌「高標準嚴要求」、「公正」等等。然而,這種說法多少有些想當然。不妨讓我們先來看看這份雜誌的一些基本情況。據權威刊物揭露,該雜誌刊登每篇文章收取的「版面費」是1500美元。
  • 8分一區TOP期刊也被納入黑名單,附最新名單
    隨著國內機構對水刊和學術不端的重視,越來越多的機構對SCI期刊進行黑名單管理,即對於某些質量不高的期刊,無法報銷版面費,無法用於晉升,不納入業績。
  • 進入黑名單的SCI期刊;2020年中科院期刊分區表
    隨著國內機構對水刊和學術不端的重視,越來越多的機構對SCI期刊進行黑名單管理,即對於某些質量不高的期刊,無法報銷版面費,無法用於晉升,不納入業績。近日,中科院正式發布了《國際期刊預警名單(試行)》,現在總計包括了65本期刊,其中醫學類的有26本,數量最多,生物學領域也有7本。以下為名單,發供參考、收藏:
  • 8分SCI期刊被列入黑名單?別被標題黨騙了……
    這也進一步輔佐了最近出現的「不予醫院經費支持與鼓勵的期刊目錄」。其實,中山醫院只是把醫院經費不報銷的期刊數量增多而已。並沒有提「黑名單」。如果真想列入「黑名單」,管理層完全可以採用:取消發表SCI獎勵+取消畢業資格的措施。 目前機構並不是絕對要反對SCI作者發表此類期刊。貿然反對發表此類中小期刊,很可能導致的直接後果就是來年的醫院發表SCI論文數量驟減,帶來一系列負面影響。因此,絕大部分的醫院機構可能目前都沒有明確的態度,都在觀望。這個時候任何一個官方文件的出臺都可能直接成為頭條。
  • 誰該為假學術期刊網站泛濫埋單
    假學術期刊網站騙局,你知道嗎?他們騙取作者的論文稿件,隨後收取審稿費、版面費,甚至偽造編輯部公章向作者出具《用稿通知》……如此環環相扣,正在考驗著學術論文作者的鑑別力。這樣的假學術期刊網站何以大行其道,又為何屢禁不絕?假學術期刊網站泛濫,到底騙了誰,誰該為此負責?日前,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 國內學術界建議公布黑名單 收費發論文的期刊要查查
    原標題:收費發論文的「掠奪性期刊」也得查查了  國際上,許多嚴肅學術期刊是收所謂「版面費」的。問題在於,《腫瘤生物學》刊發的論文數量巨大,而且收取高額「文章處理費」,審稿卻不嚴肅認真,放任涉嫌造假論文的長期存在。
  • 學術期刊編輯視角中的論文寫作
    作者對要投稿的學術期刊應有一定的了解,克服盲目性,增強針對性。選題不僅要有創新,而且要大小適中,既不要湊熱鬧,也不要刻意報冷門,更不要功利性太強。參考文獻應規範、真實、準確,既體現對別人勞動成果的尊重,也要體現作者治學態度的誠實、嚴謹;既要註明出處,又不能變相抄襲、剽竊。論文寫作應深入淺出,通俗易懂,語言要生動、簡潔,不能把簡單的事情說複雜、把誰都明白的道理弄得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