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歡迎收看我的百家號嫣然一笑終成夢6,今天小編要給大家的介紹的是臺釣的揚竿與魚餌的特點、調製、裝鉤。
1.揚竿時機
揚竿是垂釣十分重要的操作,在臺釣中揚竿更是關鍵技術之一。臺釣是一種以餌代墜的新型釣法,餌料重力的變化直接控制浮漂的沉浮。臺釣浮漂反應極為靈敏,魚在釣餌周圍的活動情況都會在浮漂上明顯地反映出來。
第一,拋竿後浮漂應直立時卻平浮或還未直立就快速移位,說明魚已咬住餌鉤,應立即揚竿。第二,浮漂正常直立後,先是慢升1目左右,而後短促有力下沉1~2目,這是標準的魚咬鉤吞食信號,應在下沉的瞬間迅速揚竿。第三,浮漂慢慢上升,但在上升還未停止時又有短促有力的下沉動作,這可能是兩條魚咬鉤,應在下沉時迅速揚竿,往往會一竿上雙魚。第四,浮漂慢慢上升數目,然後停止不動,這是魚咬鉤信號,應立即揚竿。第五,浮漂慢慢地先上升又下沉,這是魚在餌鉤周圍覓食、活動,引起水流、水壓變化所致,其實魚並未咬鉤;或是浮漂下沉很快,大多是魚擦線所致,這時不可揚竿。第六,浮漂不見上下浮動,而是不斷地左右搖擺或左右小幅度抖動,這是魚遊動時引起水流、水壓變化所致,不可揚竿。
2.動作要領
揚竿時持竿的手臂往前推送釣竿,同時藉助手腕的爆發力向上一抖,其力度掌握在揚空竿時餌鉤不出水面為宜。因為臺釣都採用細、輕、彈性好的釣竿,輕抖手腕,鋒利的釣鉤已刺入魚嘴將魚鉤住,用力過猛會出現掛住魚嘴圈的現象。若揚空竿,釣線會射向空中,將釣線弄亂,或是掛住樹木等障礙物。
3.上魚後的操作
當揚竿上魚後,如是100克以下的小魚可直接提出水面蕩回身邊,脫鉤後放入魚護;若是100克至500克的中型魚,應將持竿之手高舉過頭,靠釣竿的彈性將魚沿水面靠岸,同時用另一隻手持抄網伸出,順勢把魚抄入網中。這時要注意不使魚在水面掙扎發出過大響聲,以免嚇跑進窩的魚群。若是500克以上的大魚,因竿、線基本上在一條直線上,餘線很少,一不小心就會形成人、魚拔河的局面,處理不當就會崩線斷鉤。這時應迅速把釣竿橫轉成與水面平行狀態,使釣竿保持弓形,靠釣竿彈性把魚牽回頭,再按平時遛魚的方法與其周旋,直到大魚筋疲力盡,再將其抄入網內。
六、臺釣魚餌的特點、調製、裝鉤
1.臺釣魚餌的特點
臺釣魚餌和傳統釣餌有較大的不同,歸納起來有以下幾點;
(1)誘餌、釣餌合二為一
傳統釣法通常誘餌是酒米、豆餅、糠餅、炒麥麩等,而釣餌為蚯蚓、蝦肉、糠粒、飯粒等。在臺釣中,誘餌和釣餌一般是用同一種餌料。
(2)色、香、味兼具
魚類對食物的色、香、味很敏感,於是人們便製造出芳香系列、腥味系列、糟酸系列、糊餌系列等多種系列餌料。為了「投魚所好」,在色調上也增加了草魚喜愛的草綠色,鯽魚喜愛的白色和淡黃色,羅非魚喜愛的煉紅色等。
(3)鬆散柔軟,操作方便
初學臺釣的釣者總以為臺釣釣餌太鬆散,入水即開始化散,裝鉤麻煩。其實這正是臺釣魚餌的特點之一。這種入水後表面即開始膨鬆霧化的魚餌,誘魚能力大為提高,可大大提高上魚率。
(4)衛生、便於攜帶
臺釣魚餌與傳統釣法使用的酸、腥、臭餌相比,要乾淨、衛生、攜帶保管均方便得多。如用蚯蚓、蛆蟲等為餌料,它們身上有大量細菌,處理不當會影響人體健康。
2.魚餌的調製
魚餌調製得好壞,將直接影響上魚率,一般要掌握好以下基本要領;
(1)現調現用 調製好的魚餌一般不要2個小時後使用,不能暴曬,盛夏魚餌1個小時後就開始自然發酵,效果大減,故要現調現用,保持魚餌的新鮮和口味。(2)適量添加輔料助 調製魚餌時要根據現場的具體情況來添加輔料。如水色較深,可加麵粉使餌色變淡;如餌料鬆散易化,可加黏粉;如釣羅非魚,可加蝦精、蠶蛹粉等。但任何輔料都能起輔助作用,只能適量添加,超量使用會適得其反。(3)軟硬適合魚的口感 魚類攝食均有一定的口感,要求軟硬適中。如餌料太硬,魚口感不適,不會放肆吞食;如餌料過軟,則易於鬆散脫落。調製魚餌的軟硬程度大致與人的嘴唇軟硬度相近。(4)鬆散程度恰到好處 調製魚餌時添加各種原料和輔料,應使調製的魚餌鬆散程度恰到好處。過於鬆散,餌食剛沉底就化散完,誘魚效果雖好卻難釣到魚;若過于堅實,難以化散,誘魚效果差。較理想的情況是,魚餌入水沉底後1~2分鐘全部化散。(5)調製操作 魚餌料與水的配比大體是1:1,先將水倒入容器,再倒入等量魚餌料,用手指快速攪拌4~6秒鐘,然後放置5分鐘,待其充分吸收空氣和水分後再搓揉,即可掛鈎使用。
3.魚餌裝鉤
魚餌的裝鉤與上魚率關係密切,必須特別加以注意。
(1)裝鉤的基本要求
要求主要有兩個要點,其一是鉤尖要位於釣餌正中,其二是鉤底要與餌底平行。
(2)裝鉤的基本形式
魚餌裝鉤常有三種情況:其一是圓形餌,將餌料揉搓成黃豆大小的圓粒,把釣鉤嵌入餌料中,再合攏搓圓;其一是圓柱形餌先將餌料搓成長扁平狀,將釣鉤貼在中間,再搓成圓柱狀其三是扁圓形餌,在揉成圓粒的餌中嵌入釣鉤後,再用手指捏成扁圓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