診斷難產標準從「開三指」延至「開六指」 《柳葉刀》新產程標準將...

2020-12-22 健康界

過去初產婦的產程標準指在子宮口開至3指(3釐米)後即進入產程活躍期,隨後按每小時1釐米速度推進,如果達不到這個速度,臨床醫生就可以診斷為難產,進行幹預。剖宮產和使用催產素是使用最高頻的兩個醫學幹預手段。

上海新華醫院張軍教授團隊發現,宮口開3指後,大多數初產婦並未進入產程活躍期,而要到6指之後……最新一期《柳葉刀》(The Lancet)雜誌介紹了這項新產程標準的相關研究結果。這項被譽為「張氏標準」的新產程標準已作為世界衛生組織新產程相關指南意見稿的重要循證依據。

最新一期《柳葉刀》雜誌介紹了新產程標準的研究結果,並配發評述介紹了新產程的「張氏標準」。「張氏標準」的提出者正是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環境與兒童健康教育部和上海市重點實驗室主任張軍教授。

張軍教授說,新產程標準的推廣使用有望降低初產婦的剖宮產率,以及在分娩過程中催產素的使用率。

2018年12月,《柳葉刀》雜誌發表了挪威Stine Bernitz教授團隊開展的一項多中心整群隨機臨床試驗,該研究從2014年12月-2017年1月共招募11615名初產婦,主要目的是比較使用新產程和舊產程的兩組人群中剖宮產率的差異。這一結論也驗證了張軍教授團隊在21世紀初所提出的產程新標準。

產婦分娩是一個複雜的過程,產科醫生依賴對產程是否正常有一個明確的判斷來進行管理。美國產科先驅Friedman教授於1952年根據500例美國初產婦產程時限特徵,將宮頸擴張規律及胎頭下降規律用曲線方式描記,並闡述了健康初產婦產程時限,這個曲線在過去半個多世紀主導了產科管理。

張軍教授自上世紀90年代末就開始對產程進行研究,發現當今的產程與經典的描述具有很大的差別,並於2002年發表了第一篇相關論文,對舊產程提出了質疑。在後續10年裡,他對產程進行了系列研究,並開展了一項納入超過23萬分娩量的大規模觀察性研究。該研究確立了當今產婦的產程顯著慢於舊產程,並提出了新的鑑別難產的標準。該項研究結果在2014年被美國婦產科協會和國際母胎醫學協會採納,顛覆了自上世紀50年代以來被全世界廣泛使用的舊產程標準。同年,中國專家對新產程的臨床處理達成《新產程標準及處理的專家共識》。

張軍教授介紹,過去初產婦的產程標準指的是,在子宮口開至3指(3釐米)後即進入產程活躍期,隨後按每小時1釐米的速度推進,如果達不到這個速度,臨床醫生就可以診斷為難產,進行幹預。剖宮產和使用催產素是使用最高頻的兩個醫學幹預手段。

然而經過多項系列研究,張軍教授發現,宮口開3指後,大多數初產婦並未進入產程活躍期,而要到了6指之後,絕大多數的婦女進入了產程活躍期,因此界定難產的標準需要大幅修改。

2018年,世界衛生組織(WHO)發布了新版的關於產程和分娩管理的意見,認為「孕婦在進入產程後需要被給予更多的時間來充分試產」。這是繼20多年前《正常分娩管理實用指南》之後,又一部關於安全分娩的重要技術指南。在這份名為《促進良好分娩體驗的產程管理》的WHO指南意見稿中指出:「允許有一個比較緩慢的產程進展,而不是通過藥物或其他醫療幹預來加快分娩。」張軍教授的系列研究是該指南意見的主要循證依據之一。

此次《柳葉刀》發表的研究結果中,挪威研究團隊儘管並未發現兩組人群中產時剖宮產率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但產時剖宮產率均較該地區以往報導的水平有所下降。同期的雜誌評論文章中寫到,由於全球各國剖宮產率差距較大,在挪威這樣剖宮產率原先已處於較低水平的國家已很難再進一步降低產時剖宮產率,然而在其他一些剖宮產率較高的國家地區,可能通過新產程標準的使用來減少不必要的產時剖宮產。

新產程的發現和推廣,其目的在於給予婦女更多的試產時間、降低初產婦的產時剖宮產率。張軍教授表示,通過臨床研究來指導臨床實踐是非常必要的,關注產程進展本身、減少不必要的產科幹預,讓婦女有更充分的試產時間,在減少產時剖宮產的同時確保母嬰安全,才是新產程以及WHO新指南推薦的最終目的。

原標題:診斷難產標準從「開三指」延至「開六指」,《柳葉刀》新產程標準將促自然分娩

相關焦點

  • 你可能並不是難產!診斷難產的標準從「開三指」推後至「開六指」
    東方網記者劉軼琳1月18日報導:最新一期《柳葉刀》雜誌介紹了一項新產程標準的研究結果並配發評述,新產程的「張氏標準」指出,診斷難產的標準從「開三指」推後至「開六指」。新產程標準的推廣使用有望降低初產婦的剖宮產率,以及在分娩過程中催產素的使用率。
  • 上海醫生研究認為難產標準需大幅修改,世衛組織推新產程標準
    最新一期《柳葉刀》(The Lancet)雜誌介紹了一項新產程標準的研究結果「張氏標準」。2018年世界衛生組織(WHO)推出了新產程標準,認為「孕婦在進入產程後需要被給予更多的時間來充分試產」。這一新標準建立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教授張軍團隊的研究成果基礎之上。
  • 中國醫學專家創設新產程標準WHO全球推廣 促進自然分娩
    記者18日獲悉,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環境與兒童健康教育部和上海市重點實驗室主任的張軍教授,顛覆了自上世紀50年代以來被全世界廣泛使用的舊產程標準。其創設的新產程「張氏標準」,給予婦女更多的試產時間、降低初產婦的產時剖宮產率。  張軍教授的系列研究成為世界衛生組織(WHO)相關指南意見稿的主要循證依據之一。
  • 新產程標準下,繪製產程圖是否必要?有繪製要點?
    同年,國內也發表了「新產程標準及處理的專家共識」,同期刊發述評文章「關注和採納正常產程和產程異常的新標準」。以上專家共識的更新主要基於Zhang等的一系列大數據研究,而張氏產程曲線以進展緩慢,無明顯拐點為特點與Friedman的「s」形產程曲線有顯著的不同,是否還繼續繪製以Friedman產程曲線為基礎的舊產程圖成為我國產程管理實踐中亟待解答的問題。
  • 新產程標準下,第一產程的觀察與處理有哪些要點?
    活躍期 活躍期是指宮口擴張6cm以上至宮口開全,進入活躍期後宮口擴張速度加快。正常情況下,活躍期宮口擴張速度為≥1cm/h。根據新產程標準,活躍期停滯的診斷標準為:破膜後,宮口擴張≥6cm,宮縮良好但宮口停止擴張≥4小時;如宮縮乏力,宮口停止擴張≥6小時。
  • 產科必備技能:產程中,如何快速識別難產?超全圖文講解!
    恥骨弓夾角: 骶坐切跡:正常3橫指。<2橫指則中骨盆後矢狀徑縮短。 骨盆傾斜度過大.骶骨翹度不夠大.則骨盆前後壁內聚,導致難產。髂棘間徑:23±2~26±2cm 髂嵴間徑:25~28cm 骶恥外徑:18~20cm 坐骨結節間徑(出口橫徑):8.5~9.5cm 坐骨棘間徑(中骨盆橫徑):10cm 骨盆入口平面下載的診斷標準
  • 對產程的判斷,你錯了嗎?
    2、如何確定產程宮頸擴張的轉折點?  最近20年來,難產的過度診斷不僅僅在中國,在全世界都廣泛存在。包括潛伏期延長、活躍期停滯和第二產程延長的診斷等都是導致剖官產率增加的原因。  2000年Gifford等報導,美國每年因為產程進展緩慢而行剖宮產的產婦中,25%是在宮口擴張只有0-3 cm時,就已作出「產程進展緩慢」的診斷。  長期以來,我們對產婦的分娩進程要求太過苛刻,總希望宮頸口在臨產早期就快速的擴張,實際上臨產早期官頸口擴張較為緩慢,這樣就容易導致難產的過度診斷。
  • 順產分娩開前三指最疼?宮口和產程的關係要搞清楚,才能少遭罪
    大家聊著天便說到生產的時候哪個時刻最疼:大姐說應該是開前三指的時候,因為自己是這個時候打的無痛分娩針,打完之後雖然還有點疼,但明顯好多了,如果不是開三指的時候最疼,為什麼要在三指的時候打無痛針呢?二姐則不認同,二姐表示開五指的時候最疼,因為開到五指的時候,胎兒就不再往下來了,過了很久就是不開六指,自己疼得受不了,差點要求順轉剖了。聽了兩個姐姐的話,表姐有些被繞暈了,到底是開三指疼還是開五指疼呢?
  • 順產開「十指」,是十個指頭併攏起來那麼寬嗎?和開三指有啥差別
    順產生寶寶要經歷陣痛,那麼陣痛指的就是開宮口,只有宮口全部開了,胎兒才能順利的分娩出來。陣痛隨著而來的就是宮縮,讓子宮口的周圍的肌肉和纖維組織收縮擴張,這樣便於已經入了盆的胎兒促使子宮頸管會隨之變短直至消失。順產的陣痛讓很多產婦都記憶猶新,略記得還沒生之前,媽媽就告訴我說,順產開到三指就可以生了。
  • 孕期體重控制 適度運動了解產程,避免變成難產高危群體丨好孕百科
    難產的定義所謂難產,是指分娩時困難或產程進展過於緩慢。順產的成功概率約為70%,其餘可能有剖宮產的需求,可能包含少數胎兒心跳不穩等不可抗力因素,產程遲滯或難產則佔了15%~20%的比例。而分娩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產程是指入院待產到子宮頸完全擴張,第二產程為子宮頸擴張到完全娩出胎兒,第三產程則是娩出胎兒到胎盤產出。
  • 順產開三指最疼?不然為啥無痛分娩要開到三指才打針?看完長見識
    看過不少寶媽分享順產的經歷,都說開宮口很疼,尤其是開1-3指的時候最疼,真的是這樣的嗎?一位寶媽說,當然了,不然為什麼這時候介入無痛分娩呢?就是害怕寶媽們疼得受不了,事實是如此嗎?為什麼無痛分娩針會在宮口開三指的時候才打呢?裡面又有什麼說法嗎?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 為啥醫生都建議產婦開三指後再打無痛?原因有三,你好娃也好
    於是,在宮口開三指時打無痛,成為了國際上公認的最高效、最安全方法,母子都會受益,在開3指之前,再痛都得孕媽自己扛。2、開三指後宮縮開始有規律一般情況下,宮口開前三指是最難的一個階段,非常需要宮縮的助力,前三指是孕媽一個適應宮縮的時候。畢竟孕媽開宮口的力量基本來源於宮縮,到後期,只有持續性高強度的宮縮才能讓宮頸充分打開,推動胎兒順利進入產道進入下一個產程。
  • 妊娠期糖尿病診斷標準 測量要求有哪些 - 三九養生堂
    妊娠期糖尿病對於我們來說可能比較陌生,它其實就是糖尿病的一種,是指在妊娠事情患有糖尿病,所以它對於胎兒以及孕婦本身都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在檢查診斷的時候要格外的小心。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妊娠期糖尿病診斷標準以及症狀都有哪些。
  • 剛才檢查宮口是開六指,現在開兩指?醫生,你沒搞錯吧?
    作者:寶寶知道 孕育加油站我們聽到很多媽媽反饋,明明在家裡宮縮疼痛明明很有規律了,可到醫院以後,就變得不規律了,有媽媽甚至反映宮口剛才檢查明明已經開到了六指,現在檢查說只開了兩指,醫生,你搞沒搞錯?暫不回答這個問題。不知道你是否見過家中小貓小狗分娩的情景。
  • 順產三個產程加總,標準時間是多久?超過此時間,產婦多受很多罪
    只不過整個生產過程耗費時間越短,產婦受到疼痛就會相對較少一些,產程越長,疼的時間也越多。那麼,一般順產到底需要多長時間才算正常呢?在醫學上,生產的總時長也叫產程,是指孕婦分娩的整個過程,從臨產開始到胎盤分娩出來結束。總產程分為第一產程、第二產程和第三產程。
  • 順產分娩「開十指」有多大?看完這張圖,表示無法正視這10種水果
    昨天在後臺就有一位粉絲跟我說她還有一個月就要「卸貨」了,但是她聽說順產生孩子要「開十指」,她不知道十指是不是要十根手指塞進去那樣大。其實很多人都不太理解分娩開十指,「十指」究竟是多大?如上圖所示,一指大概只有人的一根手指那般大小,二指三指慢慢變大,四指就已經很大了,隨著產程的進行子宮口越來越大,最後開到十指的時候胎兒的頭就可以順利出來了。
  • 順產時,醫生常說的「開幾指」是什麼意思?看完後好心疼媽媽!
    這時候,你會聽到醫生說:開兩指了,開四指了,開六指了,開十指了……快了,寶寶快出來了!很多初次做媽媽的女人,會聽的一頭霧水,這個「開十指」是什麼意思呢?「開指」是指開宮口,專業術語叫「子宮頸口擴張」。其實,開幾指對分娩來說非常重要,是判斷產程的一個標準,當宮口開到十指,就可以生了。正常情況下,宮頸口張開約有一指尖的間隔。隨著產程的開始,子宮口逐漸打開,知道能允許正常大小的胎兒經過,也就是直徑為10釐米為止,這個過程就叫做「開指」。
  • 總說產婦生孩子要「開十指」,到底是啥概念?這張對比圖幫你看懂
    而成人的一根手指差不多有1釐米,醫生有時會用手指來估算宮口擴張的程度,所以開宮口的這個過程也稱之為「開十指」。雖說知道了什麼是「開十指」,但是「開十指」到底是開到了什麼程度?這個距離到底多大呢?相信很多孕媽都沒有自己拿手指量過,在心裡並沒有這樣一個明確的概念。
  • 順產的開十指,宮口到底開多大?看完就知道了,過來人都心有餘悸
    1、宮口開1指 當宮口開1指時,準媽媽們還沒有強烈的陣痛,少部分媽媽會有痛經一樣的感覺。這時出現了規律性宮縮,說明已經臨產,可以先在家待產。但要注意胎動的變化,有異常隨時去醫院就診。
  • 順產中的「開十指」到底是多大?一張圖告訴你答案,看完心疼媽媽
    都說順產時,宮口要達到開「十指」的程度,這個詞大家都聽過,不過「開十指」的大小到底是什麼概念呢?大部分人都不清楚。順產中的「開十指」到底是多大?首先需要大家明確的一點是,開十指並不意味十個手指的寬度,這只是一個大概的測量單位。大部分人每根手指的寬度都會超過一釐米,因而這裡的「十指」也大概是將近十釐米的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