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篇文章的人,默認大家經歷過學生時代,在我們學業生涯中,從幼兒園開始,語文數學就是我們的必學科目。數學自然是教我們讀數、認數和加減乘除四則運算,塑造我們的理性思維。而語文呢,我們會首先學習文人名著、古詩古文,進而了解中國文化。學以致用是我們學習的最終目的,所以從三年級開始,學生們在學習的基礎上,開始寫作文,在作文中記述一件事或者表達觀點。記憶裡比較清晰的就是,三年級寫的第一篇文章-悄悄話,一個小女孩對著爺爺耳朵說話的圖片,且有字數300-500的限制,從此學生時代的作文之旅開始了。
作文也可以稱為文章,有多種題材,記敘文、議論文、散文、新聞通報等等。但是你如何確定文章的題材,則要嚴格按照題目的要求,如果要求是散文題材,千萬不要寫成議論文。作文要求的表達方式也是多種多樣的,以圖文結合的方式、以單獨圖片的方式、以詩文的方式、以社會現象的方式等等,如果作文題目中寫道「不限題材」,你則可以自由發揮,寫自己最擅長的題材。
不管是哪種題材,作文都要有一個主題思想,並且全篇要佐證主題思想,不要跑題,畢竟不是長篇小說。這裡的一個難點是,如何從圖片、圖文、詩句、社會現象中總結提煉出至少一個中心思想,並且緊隨這個中心思想寫出來一篇文章,這就依賴於平時的學習和積累,並且要跟隨時代主題。這裡要強調閱讀題目時一定要仔細,不要著急,在考場上將「旱」看成「澇」的大有人在,一定要保證自己不是其中一個,畢竟如果題目看錯,意味著接下來的努力都白費了。
提煉出中心思想後,因為是考場作文,無法塗塗改改,一定在腦子裡或者草稿紙上規劃出整體的行文布局,列出平時積累的可用素材。然後確定文章段落,總篇分為幾段,每段的意義所在。要注意的是,一般首段文章引題點題,說明文章要表達的中心思想;尾段則是對文章的內容進行總結,升華中心思想;中間段落則是可以舉例論證文章要表達的中心思想,但一定要保證舉例和觀點一致,切不可張冠李戴。不過事物都有多面性,不同的切入點得到的結論不同,所以可以從合適的角度引入事例,佐證觀點。
考場時間比較緊迫,因此就需要平時的練習和積累,書讀百千其義自現,同樣的道理,一件事情你按照一定的方法做的次數多了,達到一定的水平,即使在考場上,你也能做到有條不紊、做到胸有成竹、下筆如有神,進而短短時間也發揮自己應有的水平,讓閱卷老師眼前一亮,得到高分作文!以上為本人觀點,如有錯誤,多謝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