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特殊因素的影響,2020年的高考雖然延遲一個月進行,但各項工作依然平穩有序地結束。截至目前,絕大多數本科批次的考生已經入學報到,開啟了新的學習生活。慢慢地,這些剛入學的大學生就會發現,大學生活並不像他們想像的那樣輕鬆,完成繁重的學業任務和必須要積累的學分是他們順利畢業的重要前提。
除此之外,很多企業和公司在招聘人員時會提出一些硬性條件,要大學生提供相應的資格證明。所以,為了在畢業之後更容易找到工作,在上大學期間,大學生不得不考取一些資格證書來證明自己的能力,比如說:計算機資格證書,英語四、六級證書等,這些都是最基礎的資格證書,是每位大學生必須要達到的,也是他們畢業的前提條件。
當然,還有一些專業性比較強的專業,還需要考生再考取額外的資格證書,比如說:師範類大學生要考教師資格證,會計專業的畢業生要考會計證,土木專業的畢業生要考建築師證等。所以,大學生活並不輕鬆,不僅要掌握紮實的理論知識,還要具備一定實踐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在畢業後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
可是,如果過分地看重資格證的作用,不結合實際的情況,只會給大學生造成毫無意義的課業負擔。因此,為了確保大學生能夠把時間和精力放在更有價值的事情上,教育部開始對資格考試制度進行改革,決定讓滿足條件的大學生免試獲取資格證。
近日,教育部在最新發布的消息中指出:教育類研究生和公費師範生可以免試認定教師資格證。這則消息一出,引發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和熱議,家長對此紛紛表示很放心!
近年來,在國家的重視下,教師逐漸成為熱門職業,越來越多的考生在填報高考志願時把師範類專業作為第一志願。教師職業的穩定性以及福利待遇的逐漸提高,再加上工作環境和壓力都要優於其它職業,所以,教師成為熱門職業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然而,要想成為一名正式的編制教師,首要的前提就是擁有相應的教師資格證。2019年全國參加教師資格考試的人數超過900萬人,而這些人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非師範類專業的大學生畢業生,他們想要考取教師資格證。900萬人比當年全國的大學生畢業生總人數還要高,這足以說明了教師這一受歡迎的程度。
組織考試教師資格證,需要花費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在一定程度上會造成社會資源的浪費。所以,教育部再經過研判後決定讓部分大學生免試認定教師資格證書,這部分大學生就是:教育類研究生和公費師範生。那麼,教育部為何只讓這兩類大學生免試拿證呢?我認為有以下幾點原因:
1、教育類研究生學歷較高,他們在本科學習期間就已經受到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培訓,那麼在經過再經過兩到三年的研究生學習,那麼他們的專業知識和技能肯定會滿足教師資格認定要求的各項標準。
而且,考取教育類專業的研究也肯定有一顆熱愛教育的心,所以在讀研期間肯定會認真學習各種理論知識,努力提供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為今後踏上講臺上課了紮實的基礎。
2、公費師範生政策至今已經實行了十餘年,所有的公費師範生在校期間的學費、住宿費都由國家承擔,並且為他們發放生活補助,但大學生在畢業之後需要回到生源省份從事至少6年的教育工作。
目前,全國只有6所部屬師範大學有資格實行免費師範生教育,分別是:北京師範大學、華東師範大學、東北師範大學、華中師範大學、陝西師範大學和西南大學。這6所大學均是我國最頂尖的師範院校,能夠考上這些大學都是考生中的佼佼者。
因為只要報考了免費師範生專業的考生,必須要與學校籤訂服務6年的協定,如果違約將會支付所有的費用,所以這些大學生在讀書期間還是比較努力的。所以,他們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也很過硬,是能夠滿足當老師的所有要求的。
所以,教育類專業的研究和公費師範生即使免試認定資格證,也不會影響他們的教育教學水平。家長把孩子交到他們手裡,也十分放心,畢竟他們都是有學歷、有實力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