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歲的小麗(化名),第一次感到自己的未來規劃被打碎了。
為了照護未滿60歲就開始「老年痴呆」的單親媽媽,小麗不得不放棄在北京某證券公司月薪3萬元的工作,返鄉陪伴母親就醫。失掉工作只是第一步,漫長且逐漸「喪失」的生活,才剛剛揭開冰山一角。「希望趁著媽媽還認識我,儘量幫她延緩病情。」小麗哽咽著說。
媽媽在和影子吵架
小麗不明白的是,為什麼那個喜歡唱歌,跳廣場舞的媽媽為何會記憶衰退,總丟東西,還喜歡漫無目的的瞎逛。
「那天是周末,帶媽媽出去吃東西。千叮萬囑的讓媽媽別走開,轉頭付錢的功夫,媽媽就不見了。」小麗緩緩地說道。
「後來是在另一條街上找到的,旁邊的路人說媽媽剛剛一直在和汽車裡倒映出的影子吵架。我當時刷的一下眼淚就出來了。」
由於父母從小離異,小麗對於家庭總是懷著一股憤恨感,當初孤身一人前往北京工作也是想要逃離這個家。但媽媽出了這樣的情況,思來想去,自己是她現在唯一的依靠,這才下定決心返鄉。
阿爾茲海默症:全球每3秒新增1例
據數據統計,2016年,我國記錄在案的阿爾茲海默症患者為1500萬人,大約佔我國總人口1%,當然,還有更多的患者並未記錄在案。在中國,20年前每14秒有一例阿爾茲海默症的新發病例,現在是每7秒新發一例,在全球範圍內,是每3秒新增一例。
阿爾茲海默症從發病到最終得病,可以分為七個階段。第一階段,患者腦部神經元出現死亡,但因為死亡數量還不多,對患者正常生活還沒有影響。第二階段,患者的記憶力和行為能力開始下降,並且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嚴重。
第三階段,患者會忘記剛發生的事情,卻對幾十年前的事情還有一些記憶,這三個階段是治療的黃金時間,如果能在這個階段接受正確治療,能大大延緩疾病發展,明顯改善患者未來生存質量。
第四個階段,即輕度或早期的阿爾茲海默症,患者剛剛說過的話和做過的事情會全部忘記,但這時候生活還是可以自理的。第五階段,中度或中期的阿爾茲海默症,這時患者生活不能自理,還會忘記時間和空間。
第六個階段,患者由於腦內神經元大量的死亡,失去了正常的思維功能,原本和藹的人會變得暴躁,會發火,罵人等。最後一個階段,患者會忘記一切,忘記親人,也忘記自己,看到的東西都不認識,聽到的聲音都聽不懂。
阿爾茲海默症,受折磨的不僅是患者一個人,還有他的家庭和親人。
百萬家庭的「不能承受之重」
據統計,在我國,阿爾茲海默症患者每年人均花費為13萬元,其中67%以上是非直接醫療費用,包括交通住宿費、家庭日常護理費等,預計到2030年,我國對阿爾茲海默症的經濟負擔將達到17萬億元。
衛健委公布的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失能和半失能的老人為4400萬,有30%為80歲以上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基本喪失。目前的人口結構中,每家有較大概率可以有幾個兒女輪流照顧,但是在二三十年後的未來,獨生子女們的處境將變得艱難,每家可能需要照看4位80歲以上老年人。
目前國內的養老模式以家庭為主,這在一定程度上掩蓋了阿爾茲海默症的嚴重性,家庭的照顧者因為24小時不間斷的對老人進行看護,長期以來身心承受著巨大的壓力。
經濟上的負擔和精力上的難以維繫,讓許多阿爾茲海默症患者的家屬難以承受。
如何預防?《阿爾茲海默症循證預防國際指南》給出建議
目前並沒有能夠有效治癒阿爾茲海默症的辦法,但在發病早期及時的幹預,能阻止疾病的進一步嚴重發展,很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生存質量。對於阿爾茲海默症的預防,全球首個阿爾茲海默症循證預防國際指南給出了一些建議措施。
1、早年應儘可能地多接受教育
據研究發現,阿爾茲海默症的患病可能和受教育程度有關,接受過正規教育的人的發病年齡會比從未受過教育的人推遲7到10年。
2、多進行腦力活動
如果大腦接收到的信息越多,腦細胞就越活躍,越不容易衰老,長期缺乏腦力活動的人,是阿爾茲海默症的高發人群,可以多進行看書、下棋等腦力活動。
3、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健康飲食,儘量避免高脂、高糖、高鹽飲食,不吸菸,少喝烈性酒,多吃花生、核桃、魚肉等含有維生素B12和膽鹼的食物,積極參加體育活動。
4、控制體重
65歲以上是阿爾茲海默症的高發年齡段,這個年紀的人要保持健康的體重,BMI指數在18.5到24.9的範圍內最佳。
5、儘量不要使用鋁製餐具
重金屬是阿爾茲海默症的誘因之一,大量的鋁攝入,會損害中樞神經系統,誘發阿爾茲海默症。
對於阿爾茲海默症,我們只能讓疾病的發展來得更慢一些。
我們要明確的是,阿爾茲海默症是一種疾病,不是自然衰老的結果,即便現在沒能有有效的手段去治癒阿爾茲海默症,但可以通過幹預治療去延緩疾病的發展,改善患者的生存質量,不要輕易的放棄他們。
參考資料:
[1]一人失智,全家失衡:誰來照護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健言.2020-10-13
[2]消失的記憶——阿爾茲海默症.蘭世亭.2020-10-06
[3]瑟瑟發抖!睡眠不足容易得阿爾茨海默病?!.人民網.2020-01-13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