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金丹丹 通訊員 金晶
柳浪聞鶯是南宋「西湖十景」之一。在新中國成立初期,這裡是只有一座牌坊、一塊景名碑石、一座石亭子和一株老沙樸樹的荒蕪蕭條的公園,但現在,這裡已經綠柳成蔭、碧草如茵、鳥語花香,是人文歷史景觀與現代都市氣息互融的24小時開放式親民公園。
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湖濱管理處收集、整理了柳浪聞鶯公園70年發展變遷的歷史信息和碎片,在柳浪聞鶯公園,向市民遊客作詳盡的圖文展示。
柳浪聞鶯公園的發展變遷正是西湖風景名勝區發展變遷的縮影,也折射出我們生活的這座城市日新月異的進步。也許,某張圖片,某個場景,能觸動你記憶深處的某些片段,回想起來,當年的櫛風沐雨、篳路藍縷,換來今天如詩如畫的景致,有一份自豪與欣慰。
還想說一下柳浪聞鶯公園帶給大家的特別福利,國慶黃金周期間(10月1日-7日),柳浪聞鶯大草坪向所有市民遊客開放,節後繼續向秋遊的學生開放。
西湖風景名勝區湖濱管理處的工作人員說,很歡迎廣大市民遊客和各個學校的同學們,趁著國慶假期到柳浪聞鶯大草坪呼吸西湖邊的新鮮空氣,也來看一看這個展,說一說心中的感想。
此次展覽從2019年9月27日起持續到10月31日。大家可以乘坐4、12、31、42、102、124、133路、遊2、1314等到清波門站下車。
來,聽柳浪聞鶯公園講故事
「柳浪聞鶯」是西湖十景之一,地處西湖東南沿湖岸,佔地約二十公頃。南宋時期,孝宗皇帝所建的「聚景園」,就位於現在的柳浪聞鶯。杭州解放時,柳浪聞鶯荒草遍地,僅剩一座牌坊,一塊景名碑石,一座石亭和一株老沙樸樹,表忠觀(錢王祠)舊屋及祠前兩口方塘。附近居民稱為「墳山窠」。
今天的柳浪聞鶯公園,經過幾代園藝工作者的建設,已經成為國內一流的公園。
柳浪聞鶯公園建設可分為幾個階段。
第一階段:20世紀50年代
杭州淪陷期間,日軍在柳浪聞鶯駐紮部隊,砍去了全部樹木。杭州解放時,柳浪聞鶯就是一片低洼地,僅存一座牌坊,一座石亭,兩口方塘。1952年至1958年,西湖進行大規模的疏竣,柳浪聞鶯根據公園設計規劃,利用西湖疏竣的淤泥填到低洼地,實施柳浪聞鶯公園地形的改造。
(▲民國時期的柳浪聞鶯一角)
第二階段:20世紀60年代—90年代
1958年西湖大規模疏竣完成。柳浪聞鶯公園也因為西湖淤泥的堆放,變得平坦,經過幾年西湖淤泥的幹化,以及對沉降、開裂的土地人工處理,土地已經可以種植植物。柳浪聞鶯公園內的樹木,留存下來的只有兩棵,一棵是位於丁鶴年墓前的沙樸,一棵是位於錢王祠門口的三角楓。在上世紀60年代初開始,根據設計,以青翠柳色和婉囀鶯鳴作為公園景觀基調,在沿湖長達千米的堤岸上和園路主幹道路沿途栽種重柳、獅柳、醉柳、浣沙柳等特色柳樹。至上世紀60年代末,公園內園路及喬灌木結構完成,柳浪聞鶯公園按設計基本輪廓建成。
(▲上世紀60年代柳浪聞鶯公園完成基本喬灌木輪廓)
1987年,柳浪聞鶯公園建起了面積2400多平方米的「百鳥天堂」,飼鳥1000多隻。柳浪聞鶯公園在節日期間舉辦慶典活動,不定期舉辦各種花展、燈會、殿俗風情表演,公園建設遊樂活動設施,每到夏秋季節,推出市民消暑納涼的「夜花園」,公園有歌舞、戲曲、露天電影等市民喜愛的活動內容。
▲上世紀80年代的柳浪聞鶯大門
▲上世紀80年代柳浪聞鶯娛樂場
▲上世紀80年代柳浪聞鶯內燈會
▲上世紀80年代柳浪聞鶯公園大草坪
1988年8月8日,超強颱風正面襲擊杭州,柳浪聞鶯雪松林、老溜冰場區域高大喬木倒伏較多,經過單位職工齊心協力日夜奮戰,8月15日左右基本將公園內部倒伏喬木進行了扶正。
▲1988年颱風中倒伏的樹木
第三階段:2000年至今
2001年西湖南線工程,拆除柳浪聞鶯公園圍牆,柳浪聞鶯公園進行大規模園林建設,開挖水系,拓寬園路,增種水生植物,進一步豐富了草坪、地被等低層植物景觀,重修錢王祠、柳浪大門等。公園改造成後,免費開放,柳浪聞鶯是杭州西湖免費開放的第一個公園。
▲現在的柳浪聞鶯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