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學無用?不讀書和讀書的人生到底有什麼差別?

2021-01-11 九七悅讀

龍應臺在《親愛的安德烈》中說:「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

「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給你快樂。」

這段話告訴我們讀書學習是為了擁有選擇的權利,獲得快樂。

圖片源自網絡

不讀書和讀書的人生到底有什麼差別?

首先就是選擇的權利,只有足夠強大,才能去選擇,反之只能將就。

從小一起上學的朋友,上到初中的時候,離開一部分,上到高中的時候,又離開了一些,上到大學畢業的時候,有人選擇停止,有人選擇繼續。

那些初中就放棄讀書的人,大部分已經結婚生子,有的已經生了二胎,他們守在老家,重複著父母走過的路。

男人辛苦在外打工,女人在家照顧孩子,或者夫妻一起在外打工,把孩子留在家裡,讓爺爺奶奶照顧。

這個階段的人多半不會思考太深刻,因為太過現實的世界早已經限制了他們的想法,能掙錢養家就行,沒得選擇,況且沒有能徵戰四方的能力,如何戎馬一生?

大學畢業的人不一定比他們快樂,但卻有更多的選擇,思想的高度決定了人生的高度。

可以選擇流水線的工作,也可以選擇更高難度,更有意義,自己喜歡的工作,多年來學習獲得的東西不只是浮於表面的知識,更多的是你對這個世界的認知,你的想法,你的學習能力。這些東西是內在的,但卻是十分有用的,這就是選擇的權利。

而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讀書給了他們選擇的機會。

不是含著金湯匙出生,就只能靠讀書改變命運,每上一個臺階就站的更高一些。

有人說,讀不讀書其實沒什麼區別,人家沒有學問,不是照樣混的比你還好,人家成了老闆,而你還在給人家打工。

這樣的例子很多,總有人用某某小學畢業卻發家致富的例子來說,讀書沒有用。

讀書真的沒有用嗎?這樣來說本身就把讀書功利化了,讀書只是為了掙錢嗎?

有人說別假清高了,誰活著不是為了錢,只要能掙錢,其他都無所謂,有了錢就有了快樂,就有了話語權。

這大概是被殘酷的現實世界所逼迫的無奈,而那些沒有文化卻發家致富的人卻真的只是少數,用少數的例子來鼓吹讀書無用,實質是在麻痺自己,尋求一個合理的理由,可以不努力的理由。

要不然為何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選擇繼續深造呢?

「對於絕大多數人而言,受教育不是為了站上頂峰,而是為了不跌入谷底。」

那些朋友中有的守著家裡的田和娃,有的在都市裡奮鬥,有的坐在辦公室,有的在享受外國的風景,你從哪裡停下,就只能看到哪裡的風景,爬得越高,看的越遠,選擇越多。

隨著時代的發展,本科畢業生也越來越多,競爭越來越大,不讀書就只能變成芸芸眾生中最普通的一個,一粒塵埃,被時代的荒流所淹沒。

相關焦點

  • 對不起,你讀書和不讀書人生真的不一樣
    「不讀書的人也能很成功」這句話證明的是「讀書不是成功的唯一途徑」,而不是「讀書無用」。如果「所有人讀書和不讀書都一個樣」,這才能證明「讀書無用」。這是一個挺簡單的邏輯關係,很多人不懂。而經常讀書的人,就非常容易想清楚。我想,這也許就是讀書和不讀書的人之間的差別吧。
  • 關於讀書:讀書到底有什麼意義?
    讀書到最後,是為了讓我們更加寬容地去理解這個世界到底有多複雜 1一直很喜歡一句話:腹有詩書氣自華。大多飽讀詩書的人,舉手投足裡也處處都透露著優雅和迷人。不過裡面也是五花八門什麼書都有,從畜牧業養殖到乾坤大挪移,我呢,基本上也是有什麼看什麼。後來就連我媽撿來糊牆的報紙也不放過。那個時候年齡小,還因為看了周公解夢嚇的好多天都睡不著覺,也留下了直到現在一個人睡覺都不敢關燈的毛病。
  • 讀書與不讀書,差別到底在哪裡
    我想,這大概就是讀書與不讀書的區別。不做無謂的爭辯,他說你是無用書生,但你不會說他是暴發戶。這樣的例子也不少,常常有人會用某某小學畢業最後卻發財致富的例子宣揚讀書無用論。其實把讀書功利化,本身就是一種膚淺的理解。為什麼越是不讀書的人成功後越會有讀書無用的質疑呢?
  • 讀書有用論和讀書無用論一樣有害
    仔細想想,為什麼讀書無用論的觀點會如此廣泛流行呢?要知道,我們的科舉制曾經延續了一千多年,「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一句話描述了古代中國對讀書的重視程度。有著如此輝煌的科舉制的國家讀書無用論為何大行其道?首先應該清楚,科舉制為何如此輝煌?因為讀書有大用,學而優則仕,書讀好了就能為官,而為官在古代則意味著黃金屋和顏如玉。
  • 讀書和不讀書,差別在哪裡
    漫長的讀書生涯讓我感覺厭了、倦了,想逃離。曾經也有很多人會告訴你,讀書沒有什麼用,你看人家某某某沒讀過書,還不是做了大老闆。誰誰誰沒讀過書也嫁了戶好人家。讀書無用論,似乎總有它的市場,特別在貧困的土壤裡滋生得最厲害。越貧困就越短世。他們覺得讀書無非是為了賺錢,可是大學生街上一抓一大把,工資甚至還沒有他們送快遞、送外賣、工地打工高。他們看來讀書不僅不賺錢還會賠錢,可是他們過得怎麼樣呢?
  • 【特別關注】讀書無用,你怎麼看?
    今年春節,一位上海大學博士生的返鄉筆記——《一位博士生的返鄉筆記:近年情更怯,春節回家看什麼》就在朋友圈裡瘋傳,這篇文章的作者是80後博士生王磊光,如今在上海大學文化研究系上學。在這篇筆記中,他描述了自己返鄉的見聞:交通沒有以前那麼擁擠,但家鄉人與人之間聯繫漸漸疏遠,而農村裡年輕人的婚姻受到了物質的壓迫,知識的無力感也十分強烈。
  • 讀書無用論的反思
    「百無一用是書生」,如果說讀書無用,古人已經直接回覆你了。為什麼我們還要讀書,國家要以權利與義務相結合的形式推行義務教育,讀書最後的作用是什麼?在掙錢這條路上,每個人的標準不一樣,不上學,出來打工是掙錢,上了學,出來還是打工掙錢。不上學的減少了投入,理應比有後期投入的大學生掙錢少,或者工作環境差一些。這些就是人們比較的標準。也正是這些標準,讓讀書無用論再一次成為一個熱門話題,甚至影響著很多還在上學的青少年,在學校裡面學習不順利,或者其它原因,就想著早早出去打工。
  • 鼓吹讀書無用論的那些人:讀書的目的是為了有用?
    不知道是什麼時候開始,我們會在一些地方聽到一些人說:「讀書有什麼用啊!你看看那隔壁的那誰誰,初中都沒上完......」巴拉巴拉一大堆,似乎所有理由都在他們這邊了。乍一聽似乎很有道理,細思之,恐怖至極。而在09年的棄考事件,更是讓人無法想像。
  • 讀書無用論有多可怕:那些不讀書的孩子後來都怎麼樣了?
    讀書無用論有多可怕:那些不讀書的孩子後來都怎麼樣了?為什麼我要努力讀書?讀書有什麼用啊?這樣的疑惑在我國欠發達地區較為盛行,在開始這個話題之前首先給各位分享一段話吧:「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給你快樂。」這段話來自於作家龍應臺寫給兒子話。
  • 「讀書無用論」的論調,再現江湖,讓人震驚,讀書到底有用嗎?
    「讀書無用論」這種觀點,在現在社會裡持有這種觀點的人應該是很少的吧。孩子要上學要認字,這個是老百姓普遍認同的的觀點。至於讀大學甚至考研究生有的家長就不太認可了。有部分家長會認為,上大學有什麼用?出來還不是找工作難,還不是就業給別人打工。還不如上完初中或高中之後,走向社會,積累社會經驗,早早的掙錢養家。
  • 讀書真的無用嗎
    現在有一部分人提倡讀書無用論,什麼時間幹什麼事讀什麼樣的書是普通大眾的基本追求。全社會對於讀書(今天的語境包含了多樣化的知識獲取方式,如網際網路等)的有用性早已形成共識:讀書當然有用。讀書在人類的發展進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畢竟人生有限,什麼都靠自我摸索獲取經驗肯定不行,但要從獲取間接經驗,來個能力嫁接,把別人的有益經驗和做法直接繼承下來,使你能力大增。這就是讀書的好處了,需要什麼就千方百計地搜集這方面的知識和書籍,使得認知更清晰一些,順利地解決自己的問題。
  • 讀書和不讀書的人生,差別有多大
    還好8月的最後幾天,市裡一所知名中學願意接納我們,撥出教室和宿舍供我們使用。師生這才安頓下來。全國都在號召為災區募捐,我校受災嚴重是典型,不時有記者來拍照採訪,本地新聞中報導災區學校總有我校的身影。 那時我認識了蘇,一個家境優越的女孩,她和我同歲,也是剛剛畢業參加工作,不同的是她進入的是市內知名中學,我進入被洪水淹沒的中學。
  • 請跟孩子們講:讀書和不讀書,是不一樣的人生
    你心裡是不是也在想:在這個金錢至上的社會中,大學生畢業連工作都找不到,更不用說買房買車、結婚生子的恢弘願景了;在這個萬眾創業人人有機會改變自身階層的時代中,大學生大多會把腦子讀壞,連交際能力都堪憂,能有啥出息……總之,在你的腦子裡已經將讀書無用奉為圭臬,將賺錢至上視為信條。
  • 農村盛行「讀書無用論」,城裡人卻拼命供孩子讀書,是什麼原因?
    1、「小富即安」思想其實在農村,「讀書無用論」是很盛行的。很多農村的家長,沒有讓孩子讀書改變命運的意識,只要娶得起媳婦、蓋得起房子就好了,小富即安。很多孩子,還沒念完小學、初中的輟學了,外出打工,然後在親朋好友的介紹下結婚生子。
  • 有一種讀書無用論,叫做「倖存者偏差」
    舉個例子來說明一下,在農村裡面,總會有一些家長對於孩子的教育不夠重視,當你向這些家長進行勸告,說讀書對於孩子的將來有多麼的重要時,他們就會反駁你說,誰當初沒好好上學,如今照樣掙大錢。誰當時又多用功讀書,畢業後反而沒有那些不讀書的人混得好。
  • 請告訴孩子:讀書和不讀書,過的是不一樣的人生!
    要是讀書與不讀書能有多大差距,不同的人當然有不同的見解。對於家境十分好的人來說,讀書和不讀書還真沒多大區別,但是對於家境不好的人來說,讀書不不讀書的區別還真的特別大。因為大部分家境一般的家長認為讀書無用,見識十分短淺。今天多學一點知識,明天就少一句求人的話總有的同學說自己度過很多書,但是後來基本忘記讀的是啥了,而且自己工作以後也基本用不到啊,所以他們覺得讀書根本沒有用。
  • 「媽媽,讀書真苦!」 孩子,不讀書的人生更苦!
    他因為不好好學習被整個班級邊緣化,不僅學習上出現障礙,連人際交往都會出現障礙。這樣的孩子長大後,會變成什麼模樣?別人都能考上好學校,而他只能在街上瞎逛,當個遊手好閒的小混混。就算他能找到工作,一個月賺三四千,但因為沒有知識和學歷,等混到三十歲就面臨失業。後半輩子,找不到工作,結不成婚,吃不飽肚子,沒有房子可以安居樂業。
  • 女人讀書和不讀書,將擁有著不同的人生,論讀書的重要性
    現在人們,尤其是孩子們說的更多的卻是:讀書無用論。讀書到底有沒有用?我們應不應該繼續讀書?答案是肯定的,在書本中,我們可以知道一些原來我們不知道的東西,獲得更多的知識,成就更好的自己。讀書到底有多麼重要呢?讀書的意義又是什麼?」
  • 讀書又不賺錢,那麼讀書到底有什麼用呢?
    我先潑個冷水,我不認為你讀書就一定能獲得什麼東西 。古詩說: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意思是說你只要讀書了,錢和老婆就都有了 ,我非常不認同這句話 。而且我發現了一個現象,大家對於讀書的態度好像都挺功利的 。
  • 最全面反駁讀書無用論:讀不讀書,有什麼區別?
    讀書有沒有用呢?這個問題已經被說了無數遍,仍然有人高中退學,妄想一夜成名;一些老闆鼓吹讀書無用論,以不讀書為榮;這種怪現象是如何來的呢?筆者今天就來幫大家分析分析。這絕不意味著,他們成功的原因是不讀書,他們只是換了一個地方讀自己的書。不是讀書就能成功,但不讀書的人,即使成功,也無法長久。當今社會已經尋找不到一個「不需要讀書就能勝任」的崗位,即使是菜市場賣菜的大爺,也需要讀書或請讀書的人,來幫他解決農產品種植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成功具有偶然性,這個世界上有76億人,比你有天賦、比你努力的人實在太多。不讀書,連成功的機會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