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幹地支五行對應表

2021-02-18 虛空知行

   

天幹地支和陰陽對應表


天幹

地支

甲丙戊庚壬

子寅辰午申戌

乙丁己辛癸

醜卯巳未酉亥

天幹地支和五行對應表

五行

天幹

地支

甲乙

寅卯

丙丁

巳午

戊己

辰戌醜未

庚辛

申酉

壬癸

亥子

地支和生肖對應表

生肖地支

四季和五行的對應

五行

所旺的四季

所主的方位

天幹

地支

甲乙

寅卯

西

丙丁

巳午

庚辛

申酉

壬癸

亥子

四季的最後一個月

戊己

辰戌醜未

地支

對應天幹

癸水

己土

甲木

乙木

乙木

丙火

丁火

乙木

戊土

辛金

丁火

壬水

包含的藏幹


辛金

丙火


戊土

戊土

己土

丁火

庚金


戊土

甲木



癸水

戊土


癸水

庚金


己土

壬水


辛金


十神表

五行相剋

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長期聚在一起生石頭;土生金

金生水;水生土

相剋: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



什麼是旺、相、休、囚、死?旺、相、休、囚、死的含義

旺盛次旺休然無事、退休衰落被囚被克制無生氣

由於五行和四季是對應的,就得出下表

木旺

火相

水休

金囚

土死

火旺

土相

木休

水囚

金死

金旺

水相

土休

火囚

木死

水旺

木相

金休

土囚

火死

四季

土旺

金相

火休

木囚

水死

變換一下:

春旺

冬相

夏休

四季囚

秋死

夏旺

春相

四季休

秋囚

四季旺

夏相

秋休

冬囚

春死

秋旺

四季相

冬休

春囚

夏死

冬旺

秋相

春休

夏囚

四季死

舉例:春天對應木,草木生長,所以木旺。火是木生出的,所以火相。水是木的母親,現在木已經旺盛之勢,母親便可退休一邊了,所以水相。木已旺盛,金無力克制木了,靠邊站了,所以金囚。木已強勢,土死.

寄生十二宮

絕:又叫受氣或胞。「以萬物在地中,未有其象,如母腹空空,未有物也」。
胎:就是受胎。「天地氣交,氤氳造物,其物在地中萌芽,始有其氣,如人受父母之氣也」。
養:就是成形。「萬物在地中成形,如人在母腹成形也」。
長生:即生長。「萬物發生向榮,如人始生而向長也」。
沐浴:又叫敗。「以萬物始生,形體柔脆易為所損」。
冠帶:喻人或物初步長成。「萬物漸榮秀」,人已冠帶行成人禮。
臨官:人或事物處於事業初成始而成用的階段。「如人臨官」,進入仕途。
帝旺:達到榮華富貴的頂點,「萬物成熟,如人之興旺」。
衰:開始下滑。「萬物形衰,如人之氣衰也」。
病:衰而至病。「萬物病,如人之病也」。
死:終結。「萬物死,如人之死也」。
墓:歸於庫墓。「以萬物成功而藏之庫,如人之終歸於墓」。

十二支相刑(簡稱三刑)

子刑卯,卯刑子——無禮之刑;

寅刑巳,巳刑申,申刑寅——恃勢之刑

醜刑未,未刑戌,戌刑醜——無恩之刑

辰,午、酉、亥——自刑

天幹相衝



地支相衝



:彼此損害又叫穿,地支中有六害


十幹合化:

地支六合



相關焦點

  • 天幹地支五行對應表和天幹地支五行圖(八字基礎,精通成神!)
  • 天幹地支五行屬性
    天幹地支產生炎黃時期,天幹地支紀年法以立春作為一年的開始而不是以農曆的正月初一。在中國古代的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稱為「十天幹」,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生辰八字五行是指八字的天幹地支五行。天幹地支根據中國五行理論,字的五行屬性分為金、木、水、火、土共五種五行屬性,每個漢字對應一種五行屬性。
  • 天幹地支五行解讀
    從古代一直流傳下來的知識告訴人們,天幹地支與陰陽五行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十天幹與十二地支都有一個陰陽性質的分類,和有一個五行性質的分類,具體的分類劃分為:天幹分陰陽:甲、丙、戊、庚、壬屬於陽幹,屬於陽,說明它們都有增長、旺盛、強壯的陽性質;乙、丁、己、辛、癸屬於陰乾,屬於陰,說明它們都有消減、衰落、萎縮的陰性質。
  • 天幹地支五行的五行屬性
    天幹地支五行,通稱為天幹地支,源於我國遠古時期對星象的觀察。「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稱之為十天幹,「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稱之為十二地支。包雙龍教師這兒給大家講,十天幹,十二地支,這二十二個字,便是按序死記硬背挨背,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具體的道理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念幾次就會計了。
  • 陰陽五行天幹地支
    所謂"五行",《尚書·洪範》中說:"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在古代認為宇宙萬物就是由這五種基本物質構成的,它也是關於宇宙、社會屬性及其變化規律的範疇系統。"五行"的"行"有"運行"之意,所以"五行"含有"變動、運轉"這一個非常重要的觀念!也就是通常所說"相生"與"相剋"。
  • 天幹地支五行對照表
    什麼是天幹地支對於初學八字命理的人而言,測八字的五行,只能查看天幹地支五行對照表。
  • 四方五行與天幹地支宜忌
    【幹支配陰陽五行】幹支與陰陽的配合較簡單,即十天幹和十二地支中按排列順序,凡為奇數者屬陽幹,為偶數者屬陰乾。具體為:天幹中甲、丙、戊、庚、壬五者為陽幹,乙、丁、已、辛、癸五者為陰乾;地支中子、寅、辰、午、申、戌六者為陽支,醜、卯、巳、未、酉、亥六者為陰支。幹支與五行相配要複雜得多。
  • 中國易學:關於天幹地支與陰陽五行的說法!
    不管是用四柱、八卦,還是其他術數方法為人預測命運、預測吉兇信息,都離不開陰陽變化的原理,離不開五行生剋制化的法則,離不開天幹地支的排列組合。陰陽五行之氣是極其精微的物質,一般人是看不見摸不著的,目前我們還無法測量它。
  • 八字初學者必背的核心內容 五行與天幹地支
    序 上一章中,我們已經學習了陰陽與五行,在這一章中,我們主要講解天幹地支與五行的對應關係。 一個完整的八字命局預測盤就是由天幹和地支組合的,圖片會放到本章節的結尾處。
  • 萬年曆與天幹地支五行對照表
    萬年曆與天幹地支五行對照表:子—鼠,為陽,為水;醜—牛,為陰,為土;寅—虎,為陽,為木;卯—兔,為陰,為木;辰—龍,為陽,為土;巳—蛇,天幹地支五行屬性對照表:甲為梁棟之木,五行為木;乙為果樹之木,五行為木;東方。丙為太陽之火,五行為火;丁為燈燭之火,五行為火;南方。戌為城牆之土,五行為土;己為田間之土,五行為土;中方。
  • 教你讀懂天幹地支與五行
    古人以天為幹以地為支。 天幹為十個,計有: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 地支為十二個,計有: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戊、亥。 天幹地支用以記日,十天幹和十二地支依次組合成六十個單位,以天幹的單數配地支的單數,天幹的雙數配地支的雙數,從甲子開始到癸亥終止共計雲十,稱為雲十甲子。古人用這一方法記載年、月、日,因而復始循環不斷。
  • 天幹地支的月份算法
    天幹地支是我國古老的年歲算法,除了可以用來表示年份外,還可以用來推算月份。推算月份的前提有三個,第一個前提是要知道當年的天幹地支,這一點我在另一篇文章中有寫過,想知道的可以去看,這裡就不再贅述;第二個前提是要知道天幹地支分別對應的數字(月份),我總結成了圖,即圖一;第三個前提是要知道24節氣是如何表達月份的。我也總結成了表,即圖二。
  • 八字基礎知識之天幹地支五行關係
    ●十天幹: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五行:金水木火土。●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五行相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五行相竊:金竊土,土竊火,火竊木,木竊水,水竊金。●五行相溺:金蒸水,水溺木,木溺火,火燥土,土掩金。
  • 天幹地支與五行
    何謂天幹?天幹在古代是計時的符號之一。用來記年記日,代表十年或者十天。按照順序十天幹依次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其中,甲、丙、戊、庚、壬為單數,屬陽;乙、丁、己、辛、癸為雙數,屬陰。
  • 八字基礎知識之天幹地支五行關係,五行關係是如何運行的
    十天幹: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五行:金水木火土。 方位:東西南北中。 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 關於八字中天幹地支五行衰旺解讀
    對日主旺衰的判斷在八字論命中是很重要的,關於衰和旺是在推命過程中,八字五行反應出來的兩個最基本現象。所以八字五行旺衰強弱的變化,是分析一個命局關鍵的一環,何為衰,何為旺?衰旺是否可以相互轉化呢? 十二地支一方面作為陰陽運行之氣,對天幹的生旺死絕的生命周期產生影響,如甲木逢亥是為長生,逢卯是為帝旺,逢午是為死,逢申是為絕。
  • 八字基礎知識——天幹地支及五行對應人體五臟
    四柱五行生剋中對應需補的臟腑和部位木: 肝與膽互為臟腑表裡, 又屬筋骨和四肢. 過旺或過衰, 較宜患肝, 膽,頭, 頸, 四肢, 關節, 筋脈, 眼, 神經等方面的疾病.火: 心臟與小腸互為臟腑表裡, 又屬血脈及整個循環系統.
  • 快速查天幹地支的方法
    也就是說出那年的天幹和地支。其實那不算神奇的。我把最簡單的方法和心得公布出來你也可以做到。表首先從查天幹說起,甲對應的數字為4,也就是說只要尾數是4的年份,天幹都是甲。12得出餘數是幾就對應表中的地支。
  • 學預測必背硬知識:天幹地支五行(零基礎)
    一、天幹地支簡介十天幹:甲(jiǎ)、乙(yǐ)、丙(bǐng
  • 60 天幹地支五行屬相對照表
    天幹地支,簡稱「幹支」。在中國古代的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稱為「十天幹」,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十幹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組成六十個基本單位,兩者按固定的順序互相配合,組成了幹支紀法。從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來看,天幹地支在我國古代主要用於紀日,此外還曾用來紀月、紀年、紀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