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父·慈父

2021-02-22 礪劍


嚴父·慈父

 

 —— 寫於父親百誕

這些年來父親的容顏時常浮現在我的眼前……

我的父親出生在陝北綏德縣的一個小山溝裡,那個地方叫九園溝折家岕。爺爺折樹盛,奶奶李氏生下他們兄妹六個,父親排行老大,一個最小的叔叔在十歲時因為腳傷,在那個缺醫少藥的年代不治而亡了。一家老小以務農,攔羊為生。父親作為家中的長子,是家中的主要勞力,只在識字班讀了一本百家姓。

當時的陝北屬於半紅半白,是紅軍和白匪拉鋸的地區,父親除了每天做繁重的農活外還要跑壯丁。

1934年的秋天爺爺鼓動父親去城裡躲避抓壯丁,在那裡遇到了表哥李進波和他組織的「貧農會」----就是當時劉志丹領導的陝北紅軍。在表哥的帶動下父親參加了革命隊伍。

   

小時候,在我的眼裡父親的形象是鐵面無私的,威嚴的。我從小就淘氣,家裡的姊妹中我是讓父親操心最多的一個,也是挨父親揍最多的一個。

記得上小學二年級時,我和大院裡的幾個小夥伴玩耍時看到軍需倉庫的圍牆倒了,就在倉庫下邊通風口處燒草點火玩,被巡邏的哨兵發現,扯著耳朵送到父親那裡,父親鐵青個臉對我那一頓暴揍!嚇得我晚上躲在同學家裡不敢回家。從那以後父親的威嚴深深駐紮在我心裡。

父親出身貧寒,青少年時期生活的艱難,構成了他堅強不屈的性格,平凡樸實的一生。父親從小對我們的要求非常嚴厲,這也是姊妹們有目共睹的,也正是父親的嚴格要求,培養了我們勤儉節約,艱苦樸素的作風,誠實善良,襟懷坦蕩的優秀品德。

我兒時記憶中的父親看似嚴肅,現在回想起來也充滿著慈愛。有一年在甘南軍分區工作的父親獲獵了一隻金錢豹,就掛在一進家門的牆上,嚇得家中姐妹都不敢進門,父親一個個的抱起我們手抓手去摸摸,告訴我們  : 有爸爸在,不怕的。父親每次外出開會學習回來,也是我們姐妹翹首以盼的時刻,總會把自己省下來的餅乾,糖果,罐頭帶給孩子們,對我們來說真的又美美滴奢侈了一把。

父親一身傲骨,清正廉潔,從不阿諛奉承;父親為人誠懇老實,做人做事坦坦蕩蕩,一生節儉;父親一生兩袖清風,那身珍愛的戎裝,一直伴隨他終身。父親從不容許我們浪費糧食,吃飯吃多少盛多少,桌上掉一粒米都必須撿起來,勤儉節約貫穿在我們的家風中,至今子孫們亦受益於這良好的家風。

父親一生光明磊落,為人處事十分敞亮,正直、公正、誠懇、堅持原則是他最大的特點。對子女教育,從來都是身教重於言教。

看似威嚴的父親,內心卻非常的細膩慈愛。記得父親離休後數十年堅持著一個習慣,每到年底買來新的日曆,都要認真的把我們每個孩子的生日在日曆上標明記號。

總會在那一天囑咐母親 : 今天是老幾的生日,炒幾個好菜,孩子們回不來我們一起給他們過生日慶賀,還要再次在那一頁記載當天的內容,做了哪個孩子愛吃的菜,還有誰參與了這頓生日聚餐,並加綴幾句生日祝福話語!可見一斑的是,我心目中威嚴的父親內心的慈愛,細膩。也時常勾起我心裡暖暖的回憶……

父親是個從不願給別人添麻煩的人,那怕是自己和家裡的親人有再大難處也從不求別人,但是為了我,父親破戒了。在我當知青招工返城的關口,已經離休回西安的父親專程趕到甘肅定西給招工辦的負責人(軍分區周政委家的阿姨管知青招工)要了個返鄉的名額。

後來我才知道了,一向性格叛逆的我,自作主張要求上山下鄉到了甘肅最貧窮定西地區,幾次返城的機會我給錯過了,父親終於坐不住了。其實家中姊妹我是最讓父親放心不下的。這就是我的父親,這就是偉大父愛,真是無所不能!

人常說男兒有淚不輕彈,尤其是父親那那飽經戰火錘鍊的性格,映像中總是堅強剛毅。

我唯一 一次見到父親流淚是父親得知二姐生了重病,那天父親焦慮不安,動不動就對我發脾氣,我感到莫名其妙,小心翼翼的躲著他,父親終於忍不住了說 : 他心裡很難過,說著說著控制不住激動的情緒,眼眶的淚水不斷湧了出來,嘴裡不停的說著:這是怎麼搞的,怎麼搞的嗎???這也是我第一次看到父親流淚,這許也是父親唯一的一次落淚吧!當時看到父親滿眼淚水難過的樣子真的心裡好痛。這就是我那外表威嚴,內心博愛的父親。他把對兒女的愛深深的埋藏在了自己的心底。

屈指數來,父親離開我們整整20個春秋。歲月滄桑,時間暗淡了許多記憶,但我對她的懷念,卻依然鐫刻心中,永不退色。父親的音容笑貌一直伴隨著我,始終在我心底。

您從來沒有離開過我們……我慈祥的父親。

相關焦點

  • 嚴父慈母和嚴母慈父,對孩子有哪些不同的影響?
    對於現如今孩子的教育而言,嚴父慈母的方式和嚴母慈父的方式,哪一種對孩子來說是比較好的,沒準兒答案和你想的會差很多隨著孩子年齡的成長,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總是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有的家庭可能是嚴父慈母的教育方式,而有的家庭可能是嚴母慈父的教育方式,其實這兩種教育方式對孩子成長的影響是非常大的,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嚴父慈母好還是嚴母慈父好?教育孩子,「紅白臉」父母要這樣唱
    關於孩子的教育,很多父母都喜歡用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這種方式教育孩子,恩威並施這種教育方式雖然在一些場合很奏效,但是不同組合對於孩子的影響也大不同,教育孩子的是,嚴父慈母好還是嚴母慈父好?嚴父慈母和嚴母慈父教育方式有什麼不同?
  • 「爸爸,給我換個媽媽」家教中是慈父嚴母好,還是嚴父慈母?受教
    當然,朋友家的情況絕不是個例,如今社會80%以上家庭是「嚴母慈父」組合。那麼問題來了,在傳統教育中,我們常說的是:慈母嚴父。古詩云: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而現代社會中,80%上父親當好人,母親當壞人,到底在家庭教育中,是慈父嚴母好呢,還是嚴父慈母好呢?
  • 權威的嚴父越來越少,一個個都轉型為慈父,做規矩需要樹立權威
    這樣的傳統嚴父很自然讓孩子產生教提之心。但是要做到這一點對父親的要求確實非常高。不僅要時處處注意自己的行為舉止,而且要隱忍對孩子的愛的表達。就像「狼爸」蕭百佑所坦言的:「都說 孩於是父母的心頭肉,面對心愛的孩於們,我唯有狠下心,做一個徹頭徹尾的「嚴父,」但是狼爸的這些 要求和行為放在四五十年前的中國是再正常不過了。甚至還會被人指責對孩子太放任。例如,父親可以給孩子錢,讓他們自己去遊樂場玩一天。
  • 孩子教育中嚴母慈父好,還是嚴父慈母好?真正的答案很令人意外
    無論父親還是母親,必須要有一個能震懾住孩子,因此就有了「嚴父慈母」和「嚴母慈父」兩種模式,那麼究竟哪個方式對孩子更好呢?其實答案會讓很多人感到意外。先來看兩個典型的例子,一個是典型的嚴父慈母家庭,父親是退役軍人,性格極端強勢、嚴厲,母親特別寵溺兒子
  • 慈父好還是嚴父好?李玫瑾教授提倡嚴母慈父,沒想到評論區炸了
    從小我們說「慈母嚴父」,「嚴師出高徒」,所以總覺得父親在養育孩子這件事上,需要區別於母親的溫柔,扮演一個要求嚴格的形象。但李玫瑾教授卻提出了「嚴母慈父」這一育兒觀念:@小魚仙倌兒:不用說了,慈母嚴父都是過去式,現在家庭幾乎都是喪偶式育兒,媽媽嚴厲帶孩子,爸爸只偶爾陪玩兒,孩子一般都不喜歡媽,喜歡爸。
  • 到底是嚴父慈母好,還是嚴母慈父好?看看專家怎麼說!
    那麼現在經常有兩種模式,一種是嚴父慈母,另外一種是嚴母慈父。那麼這兩種到底哪個更加好呢?其實首先,我們必須明確的是,「嚴」,並不代表對孩子就是打罵。
  • 嚴父慈母和嚴母慈父,哪種組合對孩子成長更好?沒準和你想的有差
    導讀:嚴父慈母和嚴母慈父,哪種組合對孩子成長更好?沒準和你想的有差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嚴父慈母和嚴母慈父,哪種組合對孩子成長更好?沒準和你想的有差!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李玫瑾:在現代社會,「嚴母慈父」的教育模式更適合,你認同嗎?
    「嚴母慈父」的模式有哪些好處?在一次節目上,討論家庭教養模式時,李玫瑾教授提出了一個觀點:「在現代社會,『嚴母慈父』的教育模式更適合」。 聽完她的理由之後,覺得不無道理。相比「嚴父」帶給孩子的距離感和壓迫感,「慈父」不但能拉近和孩子之間的距離,和孩子相處愉快,若是跟孩子講道理,他也會更容易接受。
  • 李玫瑾:在現代社會,「嚴母慈父」的教育模式更適合,你認同嗎?
    如果在這種「嚴母嚴父」的家庭中長大,孩子會變得性格懦弱、膽小,看似很聽話,然而壓抑在心裡的叛逆因子,總有一天會以極端的形式爆發。在一次節目上,討論家庭教養模式時,李玫瑾教授提出了一個觀點:「在現代社會,『嚴母慈父』的教育模式更適合」。 聽完她的理由之後,覺得不無道理。
  • 嚴父慈母和嚴母慈父,4組家庭真實對比,哪種更適合孩子
    李玫瑾:嚴父慈母和嚴母慈父,4組家庭真實對比,哪種更適合孩子 在如今社會裡,也受傳統文化的影響:「男主外,女主內」這句話一直都被我們提起,意思就是爸爸和媽媽,在家庭中的角色不同,為家庭分工做的事情有不一樣。但是在教育孩子方面,這句話就不適合用了,更多的聽說是:「嚴父慈母」和「嚴母慈父」那麼,家庭中爸爸媽媽對教育孩子定位,到底是在哪一種模式下,會更加適合孩子的成長呢?
  • 李玫瑾:嚴父慈母和嚴母慈父,4組家庭真實對比,哪種更適合孩子
    李玫瑾:嚴父慈母和嚴母慈父,4組家庭真實對比,哪種更適合孩子 在如今社會裡,也受傳統文化的影響:「男主外,女主內」這句話一直都被我們提起,意思就是爸爸和媽媽,在家庭中的角色不同,為家庭分工做的事情有不一樣。但是在教育孩子方面,這句話就不適合用了,更多的聽說是:「嚴父慈母」和「嚴母慈父」那麼,家庭中爸爸媽媽對教育孩子定位,到底是在哪一種模式下,會更加適合孩子的成長呢?
  • 慈父嚴母和慈母嚴父,哪種家庭更利於孩子成才?你可能想錯了
    導讀:慈父嚴母和慈母嚴父,哪種家庭更利於孩子成才?你可能想錯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慈父嚴母和慈母嚴父,哪種家庭更利於孩子成才?你可能想錯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張文宏:如嚴父般引導好學生
    他和學生說話的時候,和別的導師沒什麼分別,也的確像極了他的暱稱「張爸」——如慈父一樣愛護孩子,也如嚴父一樣要求孩子。今年1月,新冠疫情蔓延,張文宏被任命為上海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後,他帶領多位學生,也是感染科中青年專家入駐市公衛臨床中心。緊接著,科室多名醫護先後奔赴武漢,投入戰疫。
  • 李天柱《幸福媽媽》情債難償 深情演繹慈父
    臺灣金鐘影帝李天柱近年轉戰內地發展,此次他在劇中飾演富商姚浩謙,痴情卻欠下二十幾年的情債,為了認回兒子全力付出,深情演繹慈父。此次他在劇中飾演富商姚浩謙,痴情卻欠下二十幾年的情債,為了認回兒子全力付出,深情演繹慈父。李天柱所飾姚浩謙年輕時,在新加坡街頭救下弱智清純少女夏菲菲(張玉嬿飾),兩人墜入愛河,海誓山盟相約攜手到老。但遭到浩謙父母反對,孝順的他無奈只得聽從父母安排娶了王仲瑜(徐貴櫻飾)為妻。而夏菲菲卻生下平安,獨立撫養他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