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必修1-5情景默寫突破練習
1、杜甫在《登高》中感嘆自己白髮日多、因病戒酒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居易《琵琶行》中琵琶女演奏琵琶過程中,聲雖「暫歇」,卻產生更好效果的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商隱在《錦瑟》中借莊周夢蝶、杜鵑悲啼兩個典故來抒發自己感情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1艱難苦恨繁霜鬢 潦倒新停濁酒杯 2別有幽愁暗恨生 此時無聲勝有聲 3莊生曉夢迷蝴蝶 望帝春心託杜鵑
4、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中用「 , ?」兩句表明生命有限,應順從本心而為的人生態度。
5、辛棄疾在《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讚嘆北伐中的劉裕馳騁疆場,叱吒風雲的兩句是:「 , 。
6、蘇軾在《赤壁賦》中用「 , 」展現出作者乏舟於江面,隨意飄蕩,自由自在的情景。
7、聯想是回憶的一種形式。表象聯想就是表象之間彼此互相引起的。《琵琶行》中的一句「 , 」,由琴聲想到珠玉聲,是聲音的類比聯想。
答案:4寓形宇內復幾時 曷不委心任去留 5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
6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 7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8、《詩經•氓》中「 , 」兩句借寫桑葉的新鮮潤澤來比興婚前女主人公容顏的鮮豔明媚。
9、《赤壁賦》說「蘇子與客泛舟遊於赤壁之下」,文中具體寫泛舟的句子是「 , 」。
10、莊子的《逍遙遊》中寫宋榮子看淡了世間的榮辱,不會因為外界的評價而更加奮勉或沮喪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8桑之未落,其葉沃若 9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
10舉世譽之而不加勸 舉世非之而不加沮
11、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中,用「 , 」將江山之勝 與懷古之情融為一體,有力地收束了上闋。
12、《莊子•逍遙遊》中以「朝菌」與「蟪蛄」為例來說明「小年」一詞的兩句是「 , 」。
13、《琵琶行》中兩句「 , 」是寫琵琶女出場時的矜持與靦腆。
答案:11江山如畫 一時多少豪傑。 12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13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14、《永遇樂 京口北固亭懷古》中 , 描寫廟宇下神鴉社鼓的熱鬧景象,意在指人們早已忘卻亡國的恥辱。
15、《滕王閣序》中 , 兩句,從高下,動靜,遠近,點面等諸多角度為我們展現了一幅天闊水遠,水鳥高飛,秋霞絢爛的鮮活圖景,意境描寫達於化境。
16、《雨霖鈴》中 , 兩句寫臨別之際,一對戀人淚眼朦朧,該有的千言萬語要傾訴、叮囑,因為氣結生阻,卻連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答案:14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 15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16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17、《離騷》中批評慣於投機取巧、隨意改變規矩的社會風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韓愈在《師說》中認為學生不一定比老師差,老師不一定超過學生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7固時俗之工巧兮 偭規矩而改錯 18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
19、《滕王閣序》善用典故,如,馮唐易老,李廣難封,________,非無聖主;________,豈乏明時?四個典故連用,隱喻作者命運坎坷,雖心懷憤懣之情,卻含而不露。
20、蘇軾在《定風波》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詩句,藉此表現不懼風雨,悠然前行的情態。
答案:19、屈賈誼於長沙 竄梁鴻於海曲 20、莫聽穿林打葉聲 何妨吟嘯且徐行
21、《逍遙遊》中,寫宋榮子能淡然對待外界的毀譽的句子是: , 。
22、李密《陳情表》中在敘述自己履歷有汙、地位低下後,用「 , 」兩句來表達朝廷對自己的特別恩寵。
23、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中描寫自由自在的景物,藉此來表達自己出仕本屬無心,選擇田園生活的愉快的兩句詩是: , 。
24、柳永《雨霖鈴•寒蟬悽切》中運用動作描寫來表現離別的場景和痛苦的句子是: , 。
25、蘇軾《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描寫詞人行裝簡陋卻仍然頂風衝雨,不畏坎坷,從容前行,並傳達出一種搏擊風雨、笑傲人生的輕鬆、喜悅和豪邁之情的詩句是: , ? 。
26、李清照在《聲聲慢》中除選取大雁、菊花這兩個意象外,還通過「 ,、 」三句的細緻寫景,來表現殘秋時節詞人內心的悽涼與孤寂。
答案:21且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不加沮。 22過蒙拔擢,寵命優渥。 23雲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 24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25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26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27、荀子在《勸學》中用以揭示天賦本性跟其他人並沒有什麼不同的君子最終卻能超過一般人的原因的名句是「 , 」。
28、莊子的《逍遙遊》中說明大鵬鳥的飛翔對風的依賴性的句子是「 , 」。
答案:27 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 28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
29、屈原的《離騷》中,「 , 」兩句詩運用比喻的手法表現小人用「淫蕩」等惡毒的詞語誹謗詩人。
30、《荀子•勸學》中用蚯蚓「爪牙」不利、「筋骨」不強來證明用心專一的好處,用「 , 」相反的事例來揭示用心不專的壞處。
答案:29眾女嫉餘之蛾眉兮,謠諑謂餘以善淫 30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託者
31、王勃在《滕王閣序》中用「 , 」著力表現水光山色的變幻,在色彩的濃淡對比中,突出深秋景物的特徵。
32、古人寫詩常化用前人詩文,例如,曹操《短歌行》中的「 , 」就借用了《管仲•形解》中的「海不辭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辭土,故能成其高」。
33、李白《蜀道難》中,通過對人的動作描寫來體現蜀道高峻的句子是「 , 」。
答案:31潦水盡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 32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 33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
34、荀子《勸學》中「 , 」兩句,講了與孔子「思而不學則殆」相近的觀點。
35、蘇軾《赤壁賦》中「 , 」兩句,運用比喻感嘆人生的短暫與自身的渺小。
答案:34吾嘗終日而思矣 不如須臾之所學也 35寄蜉蝣於天地 渺滄海之一粟
36、王勃《滕王閣序》中以山水色彩的濃淡對比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徵,被前人譽為「寫盡九月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37、在荀子《勸學》篇中,有一句提及學與思的關係,這句是:「________,______。」
38、杜甫在被譽為「七律之首」的《登高》詩作中,表達自己四處飄零、老病孤愁的悽涼人生境遇的詩句是:「_____,_____。」
答案:36潦水盡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 37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 38萬裡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