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最近,改名、更名事件在網上鬧得沸沸揚揚,涉及領域多樣化,從城市名到高校名再到企業品牌名,最典型的幾個例子莫過於欲更名城市「黃山」為「徽州」,「瀘州醫學院」二度更名至「四川醫科大學」再到「西南醫科大學」,不管其名副其實好還是名不副實都好。從「中國好聲音」到「中國新歌聲」,回歸到主題,更多的還是品牌和企業的起名,尤為不可隨便。今晚,《中國新歌聲》首播,看看更名之後的「好聲音」如何挽回收視率,不然廣告費真白花了。
近日,火爆異常的音樂選秀節目第五季《中國好聲音》原本要推出《2016中國好聲音》,卻因為版權問題,最終改名為《中國新歌聲》。一夜之間浙江衛視傾力打造了四年的《中國好聲音》變成了《中國好歌聲》,易名之路讓人唏噓啊。
《中國好聲音》品牌的改名並不是綜藝界的頭一樁,就在今年初,相親類綜藝節目《非誠勿擾》由於沒有提前進行商標註冊,使得叫了多年的名字被他人搶先註冊,最終不願支付高昂費用的節目方不得不將節目更名為《緣來非誠勿擾》。
企業的起名和品牌的起名其實是一個老話題了,儘管如此,還是有很多的企業在起名時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不知如何是好。今天,我們就來談談關於企業品牌起名的那些事兒。
有很多的企業品牌對自我的保護意識淡薄,總認為與己無關,認為企業名或品牌名只是一個代號、稱號而已,沒必要大費周章,隨便取一個就行了。往往這樣的品牌在剛創立初期或者只是為了掙錢而已,至於名字如何臭暫且不管,等到日後名聲響亮了卻又不知所謂了。總之,認為企業叫什麼不重要,只要產品做好、服務做好、管理做好就可以了。很多知名的大公司都因為在創立之初時缺乏品牌頂層設計而在之後的行程上造成尷尬。
舉個例子,電商京東,在起用域名的使用上一波三折,從最初的隨意域名到斥巨資買下「jd.com」的教訓足以讓我們看到品牌頂層設計的重要性。
京東2007年開始使用360buy.com時,當時認為這個域名寓意非常好,很符合購買性質,360天,天天買……非常符合網際網路思維,但消費者卻總以為京東和360殺毒軟體有什麼關係,一不小心就給別人帶去了流量。另一方面360buy不便於一般消費者記憶,不少用戶要通過百度等搜索後再進入京東網頁,京東每年需要向百度等搜尋引擎支付大約6000萬元的流量費,最後使得京東不得不花巨資買下jd.com域名。
無獨有偶,京東並非網際網路領域唯一一家花巨資購買域名的企業,小米、唯品會、新浪微博等都有過這樣的經歷。
隨著一個個關於企業改名、域名更換的慘痛教訓,也讓一些創業者們逐步開始重視品牌設計,所以對企業或是品牌的名字賦予了很高的期待,希望它能包羅萬象,帶來實實在在的收益。比如說希望一個品牌名稱要高大上,高不可攀,卻又想這個名字要有地氣;希望一個名字同時能夠將目標客戶的特徵屬性、心理屬性表達出來,需要體現出企業的實力和資本,看上去要大氣,聽上去要有質感,而且要簡單,同時要體現極致的服務,突出消費者的明智,明確產品的實用性……等等等等。
實際上,企業起名並非是萬能的,也不能包含太多內容,包含的要素太多就使這個名字趨向於綜合,自然就少了些鋒芒,指向性就不明顯,在今天這個信息泛濫的商業環境下就很難出頭,無法讓目標消費者快速地記住你。所以,企業在起名時應有側重點,至於側重點是在產品功能還是企業理念又或者是消費者,則需要根據企業自身的情況來進行設計了。
例如海信,「海信」的英文是「HiSense」,在外國人眼中是「High Sense」,即「高靈敏、高清晰」的意思,為產品推向世界做了很好的鋪墊。
同樣的,在2004年,日本最大的汽車公司豐田將其在中國銷售的獨立豪華品牌凌志改名為雷克薩斯(Lexus),雖然很多人對豐田的這一舉措並不看好,但從豐田佳美改為凱美瑞(Camry),霸道改為普拉多(Prado),花冠改為卡羅拉(Corolla)等一系列的改名事件來看,豐田確實是在為全球品牌一致性的大戰略布局,雖然短時期內雷克薩斯難以被那個年代的消費者所接受,但隨著新進目標群體對雷克薩斯品牌的認可,豐田的改名戰略還是會取得成功。
合法可用原則是最基本的,也是最容易被忽視的。再好的名字,如果不能註冊,得不到法律保護,就不是真正屬於自己的品牌。
常常有許多這樣的客戶,創業之初取了一個很好的名字就開始用,經過幾年的運作和投入後,市場做起來了,知名度也打開了,卻發現品牌名字早就被別人註冊或者被搶註了,到時就啞巴吃黃連了。
嘀嘀打車改名滴滴出行,口袋通改名有贊,優途貸改名金碩果等都是因為品牌保護意識不強帶來的麻煩。
企業起名應該要遵循簡潔、容易讀寫、易於理解的原則,儘量不要用一詞多意、多音的字以及生僻字,簡潔、明快、容易記憶的品牌利於傳播,節約成本。如餓了麼、美團、驢媽媽、滴滴、小米等品牌都非常易讀易記。
拿小米來說,小米的商號即公司名稱是「小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品牌叫「小米」,域名是mi.com,實現了商號和品牌名稱合一,「小米」二字也簡單易記。
再比如餓了麼,餓了麼的公司名稱是「上海拉扎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品牌是「餓了麼」,域名是ele.me,廣告語也是「餓了麼」,產品是送餐服務。餓了麼除了公司名稱沒有統一外,其他的基本都形成了統一的品牌識別。
起名不能是天馬行空亂造,應該和所在的行業、產品屬性、或者企業文化、理念有一定的關聯性,消費者看到名字就大致知道是什麼類型的產品,要表達什麼文化、理念等,不然還需要進行二次解釋就會非常麻煩和造成不必要的浪費。
比如好孩子、家有好面、要買車等品牌,消費者很容易就從品牌名稱上獲取到了該品牌的行業、產品等信息。
企業在起名時,應該對企業的未來有一個大概的戰略規劃,名字要在大戰略的框架下進行創意,為未來的發展預留接口。
品牌起名和上層設計是企業走向成功不可或缺的一步,當一家企業在商號、品牌名稱、產品、廣告語上形成合一後,即進入了自傳播的模式,將大大降低消費者的理解成本,進而提升傳播、記憶的效率。為自我的品牌打好出路和前途。
編輯聲明:本網站所收集的部分公開資料來源於網際網路,轉載的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及用於網絡分享,並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網友自主投稿和發布、編輯整理上傳,對此類作品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網站上有侵犯您的智慧財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繫,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聯繫方式:020-38814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