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記者 徐軍
又到了流感流行季節,儘管採取了很多防範措施,但流感還是如約而至,讓人防不勝防。近期,不僅是兒童,很多成人也感染了流感,好像不得次流感這個冬天就白過了。今年的流感與往年相比有什麼不同呢?如何判斷是否得了流感?怎麼做好個人防護?近日,山東衛計委發布了相關信息。
流感流行性感冒的簡稱, 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對人體健康危害較重的病毒性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流感病毒分為A、B、C、D四個型,在人群中常見的流行型別有A、B兩個型。其中A型流感病毒可分為若干個亞型,最常見的是H3N2亞型和甲型H1N1亞型。一般來說,每年的流感流行季節都會有一個主要的流行型別。同時,每隔1~2年流行型別會發生變化,在不同的年代循環流行,這也是每年都需要接種流感疫苗的原因。
我省每年10月份到次年的3月份是流感的流行季節,特別是12月到次年2月更是流行高峰期,每年到了這個時間段都會出現流感病例增多的現象。從今年流感監測情況來看,我省和全國的流行型別是一樣的,都是甲型H1N1流感。甲型H1N1流感自從2009年出現以來,已經多次流行,其傳染性、致病性和普通流感沒有發生變化。
流感的典型症狀是突然發病、發熱(可達39~40℃),常伴有畏寒、寒戰、頭痛、肌肉關節痛、極度乏力等症狀,還可有咽痛、咳嗽,有人有鼻塞、流涕、胸骨後不適、顏面潮紅、結膜充血等症狀,有時還有嘔吐、腹瀉等(兒童多見)。輕症患者發熱和全身症狀比較明顯,重症患者可能會出現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休克、心血管和神經系統等肺外表現及多種併發症。老年人以及患有各種慢性病或者體質虛弱者,患流感後更容易出現嚴重併發症。當然,您是否得了流感,還需要臨床醫生根據臨床症狀、檢驗結果等進行診斷,並進行對症治療。
人群對流感普遍易感,其中兒童、孕婦、老年人和慢性疾病患者等人群在感染流感後症狀往往比較嚴重,可能會引起比較嚴重的併發症狀。醫護人員和公共場所工作人員等由於接觸流感病毒機會較多,容易感染流感病毒,需要加強自我防護。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流感的暴發疫情多發生在託幼機構和學校,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學校、託幼機構為集體場所,兒童在集體場所中聚集、接觸密切,一旦有流感病例,很容易就導致疾病的傳播,出現更多病例;二是兒童自然感染流感病毒或疫苗接種少,體內預存免疫弱,對流感病毒的交叉保護作用較弱;三是兒童的呼吸道與成人相比發育尚不健全,且自身免疫系統也處於發育狀態,容易受到流感等呼吸道病毒的侵襲並出現症狀;四是兒童還未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不能完全做到戴口罩、勤洗手、不扎堆、咳嗽遮住口鼻等防範措施,造成疾病傳播風險加大。
流感的傳播速度較快,但可防可控,不可怕。每年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同時也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儘量不接觸或不近距離接觸患者,探視患者應戴口罩、探後立即採取洗手等防護措施;二是保持良好的個人及環境衛生,適量運動,充分休息,避免過度疲勞,居住和工作場所經常開窗通風;三是在流感高發期,儘量不到人多擁擠的場所,確需到這些公共場所的,儘量佩戴口罩;四是感染流感後要注意佩戴口罩,咳嗽打噴嚏時要掩住口鼻,不要對著他人,儘量避免傳給他人;五是託幼機構、學校等單位要嚴格落實晨午檢制度,發現流感患者要勸其及時就醫,居家或住院隔離治療,發現流感病例異常增多應及時向當地疾控部門報告。
返回半島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