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我們得到了別人的幫助時,都會不自覺地說一聲:「謝謝」。服務員上菜,說聲謝謝;得到同事的幫助,說聲謝謝;外賣送到,和騎手說聲謝謝……可是你會對親近的人說謝謝嗎?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
「謝謝」兩字很簡單,但是真的能讓人感到溫暖
自寶寶開始學說話,我們就會想方設法地多教她說各種詞,可是越特意去教,她越不說,基於這樣我們改為順其自然。就在前不久,她竟然對我說了句:謝謝媽媽。
寶寶要吃餅乾,可是打不開,向我尋求幫助,在我給她打開的那一刻,她冒出一句:謝謝媽媽,聲音比較微弱也不太清晰,當時我也就沒太在意她說的是什麼,可是在得到我接連幾次的幫助下,她都會說:謝謝媽媽。當時我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寶寶竟然會對我說這樣一句話,心裡特溫暖。現在只要別人給她拿了東西,或者幫她做了什麼,都會說謝謝(包括爺爺奶奶爸爸),這稚嫩甜美的聲音好好聽。雖然這都是一些小事情,但讓我感到很欣慰,她從小就知道懂禮貌,說的大一點的話,那就是感恩。希望這顆感恩的種子已經種下,慢慢發芽,伴隨著她一起長大,我們就不會擔心她長大後不懂得感恩了。
從孩子身上,想到了自己。長這麼大,貌似都未曾正兒八經地對自己的父母說過謝謝,謝謝他們的養育之恩,謝謝他們無私的愛。那是什麼原因導致我們忘記說,也難以開口呢?
其實很多人都很想說謝謝,但卻因為各種原因,開不了口。身邊有一個同事,她很喜歡和自己爸媽表示感謝,在我第一次聽她打電話說的時候,覺得她有點矯情,心想偶爾說說就好了,為什麼總是說呢。出於好奇,我問了問:如果總是頻繁地對親人說謝謝,不會覺得見外彆扭嗎?她說,對親人說謝謝不是見外,而是真誠地告訴對方,我已經感受到你對我的好。而且這種習慣她也是從小就開始了,已經紮根心底了。從那一刻讓我明白,其實自己就是因為害怕別人說自己矯情,礙於不好意思,遲遲不敢對父母說一聲謝謝。
也許因為是親人,特別是父母,我們習慣了他們對我們好,平時表達多的也都是抱怨,吐槽,這些都無形之中給他們帶去了煩惱與難過,卻從沒說過一句謝謝,給他們帶去溫暖。
如果我們不敢於當面說謝謝,那就從打電話,發微信語音,亦買禮物寫祝福語開始,通過這些媒介來表達自己的謝謝。等習慣於說謝謝了,就不怕當面說了。
所以,該說謝謝的時候就要說謝謝,請別吝嗇,特別是對親人說這句話!感情需要實實在在的表達,不要錯過身邊每一個溫暖的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