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子不高,可以打生長激素針增高嗎?(糾錯+補充)

2021-02-13 一小時爸爸

#前文提要:人生觀不只是分為有神論和無神論這麼簡單。(點擊閱讀:科學?宗教?人生觀有4種「血型」,你是哪種?)

之前發過一篇關於睡眠的文章(點擊閱讀:睡覺前喝奶,會影響生長激素分泌嗎?),結果好幾個讀者留言問了這樣一個類似的問題:擔心孩子長不高,諮詢能不能打生長激素針,好長高些。

結果昨天出了個烏龍:編輯文章的時候,我們從後臺圖片庫插入圖片時選錯,把WHO的體重/身高曲線,錯當成身高/年齡曲線插入了文章。發送完了有同學提醒才發現,只好刪除了。今天將圖替換成對的重發一次。好像好幾年都沒犯過需要刪文重發的低級錯誤了。深表歉意。

此外,昨天已經有很多同學留言,但文章刪除留言也無法看到了,深表歉意+1。我們貼其中兩位屬於「相反」情況的留言,希望大家能夠了解:生長激素針是針對矮小症的,不是覺得不夠高想長快點就能用的,是否能用的前提是,需要在正規醫院對應科室做全面的檢查。

此外,昨天的留言中,有同學指出文章不全面,特發性身材矮小患者(ISS, Idiopathic short stature)生長激素不缺乏,也可以使用激素針促進身高。

ISS是指沒有明確病因(不是因為生長激素缺乏或者其他疾病導致)的矮小症,我們昨天文章沒有特別提及的原因是:1,ISS依舊是指身高明顯低於3%(一些診斷標準認為是1%左右)的兒童,也就是說,首先要確診為矮小症,而不是目前國內隨便看一眼說不夠高就讓打的濫用情況。2,雖然美國FDA批准可以使用生長激素針治療ISS,但也有一些研究有不同的聲音,認為效果並不明顯,而且治療費用昂貴。

那我們再回到之前的話題,小朋友只是身高不夠,可以通過打生長激素的方式增高麼?

生長激素是人體腦垂體分泌的激素之一,在小朋友的成長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如果在孩子成長中缺少生長激素,那可能會出現身材矮小的情況。而身高可能是家長們最在意擔心的事情的之一,所以這兩年在後臺,我們被問到能不能讓孩子打生長激素長個子的次數越來越頻繁。

突然出現這樣的現象,當然不可能是因為中國孩子突然大範圍出現了生長激素缺乏的問題。諮詢的理由也越來越讓人無奈,有些是在醫院看別的病,醫生就說你家孩子個子不高,打個激素吧;有些是體檢的時候被推薦;有些乾脆是看其他家被醫生安排打了,自己也想打。

這更多的指向一個問題:濫用生長激素的問題越來越嚴重了

孩子缺少生長激素,的確是可能出現的疾病,叫做生長激素缺乏症/growth hormone deficiency (GHD)。這種疾病的症狀之一也的確是身高矮小,但並不能一矮小就認為是生長激素缺乏,身高較低的原因非常多,更多的是因為基因等因素造成,和生長激素無關。舉個不那麼恰當的例子,甲亢可能會讓人吃得多,但如果你突然吃了很多,合理的理由不是因為甲亢,而是你今天太餓了。

生長激素缺乏症出現的概率並不高,大概只有萬分之1到3的孩子會遇到,先天的情況比較多。因此並不是查個身高,或者體檢醫生看一眼就能判斷的疾病。如果一個醫生沒做什麼檢查診斷,就說孩子是生長激素缺乏,那你接下來應該做的,是換個醫生,而不是打生長激素。

那如何判斷真的是出現生長激素缺乏了呢?

首先還是看孩子的身高,但並不是比隔壁家矮一些,就是生長激素缺乏的表現。別忘了,生長激素缺乏是萬分之幾才得的疾病。根據美國兒科學會的標準,身高要明顯低於3%的孩子,並且持續下降的趨勢,才應該考慮有生長激素缺乏的可能性。

3%的曲線,就是我們日常看到身高百分位數圖中最下面的那根線:

2-5歲男童身高/年齡曲線

2-5歲女童身高/年齡曲線

在孩子出現這樣的情況之後,也不能自己隨意使用生長激素,而是首先要去醫院確診,確診需要一系列診斷,可能包括X光片、驗血、核磁共振等等。

如果確診的確是生長激素缺乏症,那麼可以採取注射生長激素針的方式進行治療,但使用多少量,療程多久,這個需要兒科內分泌科醫生的專業指導意見。(補充一下,如果孩子身高明顯低於3%曲線,並且被正規專業醫生確診為矮小症,但生長激素分泌正常,又找不到其他病因,這屬於特發性身材矮小ISS。這類情況的確有批准可以使用生長激素治療,但也有醫學研究認為效果不好並且成本昂貴,因此是否使用就需要和主治醫師進行更多溝通了) 

對於已經確診的確缺乏生長激素的孩子注射激素治療的副作用比較少見,主要是頭疼或者肌肉疼痛等問題。但對於本身並沒有缺少生長激素,身體分泌激素的量正常,只是因為家長或者醫生說個子不高,就濫用激素治療,則可能反過來導致體內生長激素過多的風險。生長激素影響的不僅僅是身高,還包括身體各部位骨骼的發育。這就是為什麼生長激素過多導致的巨人症患者,面部和手部也常伴有骨骼畸形的情況。

其實過猶不及的道理大家都懂,平時很多家長一聽到激素就開始恐慌,但說到可以打激素增高,就不覺得過多的激素有風險了。

生長激素缺乏症的孩子只有萬分之幾,所以對於絕大部分家長來說,影響孩子身高的因素,最核心的還是那幾個:充足良好的睡眠、均衡豐富的營養、以及日常運動的習慣。當然,還有一個,就是遺傳基因

如果這些你都調整好了,那麼就剩下一個關鍵的因素需要考慮了 —— 時間。每個孩子都不是勻速長高的,一會兒長得快,一會兒慢一點才是常態。這也是很多長高產品營銷的秘訣:先忽悠很多用戶用,總有幾個能趕上孩子長高的時間,就形成口碑了。

下次如果因為對比別人家的孩子身高,感到焦慮的時候,請閉眼默念如下法咒20遍,自然回復心情平靜:

先高不算高

先高不算高

先高不算高

先高不算高

.

更多和睡眠相關的文章,可以點擊我們公眾號下方工具欄的【搜索文章】,在搜索欄裡輸入睡眠」來進入相關的文章列表:

 

相關焦點

  • 想要孩子長高點,可以打生長激素嗎?
    注射用的生長激素,全名叫重組人生長激素,它是一種替代補充的治療藥物,是處方藥,也可以有效促進孩子身高增長,並改善全身各器官組織的生長發育。了解了生長激素的作用,大家是不是瘋狂心動?但是,生長激素不是你想用就能用的,對於身高正常的娃,哪怕是正常偏矮,都不推薦使用生長激素。為啥呢?
  • 一年10萬的「增高針」,敏寶、金剛娃都在打?
    唉……你以為他想打啊?NBA那個小託馬斯怎麼不去打呢?梅西那是為了治病不得不打。雖然從小就展露出過人的足球天賦,梅西卻一直比別的小隊友個子矮。11歲時去醫院檢查後,醫生診斷梅西患有發育荷爾蒙缺乏症,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生長激素缺乏症,如果不治療,成年後身高也就1米4。
  • 部分醫藥代表潛伏醫院,哄你給娃打「增高針」
    為了讓孩子長得更高,一些家長不惜冒著孩子生長代謝紊亂的風險,前往醫院為孩子注射增高針。一些醫藥代表利用家長對孩子的「增高衝動」,「潛伏」醫院,引誘家長、醫生濫用增高針。兒童生長激素超範圍過度使用已成潛規則,埋下一系列健康隱患。這種「拔苗助長」亂象,亟須遏制、規範。
  • 誘導濫打增高針 醫藥代表"潛伏"醫院 皆因暴利驅使!
    點擊查看 為了讓孩子長得更高,一些家長不惜冒著孩子生長代謝紊亂的風險,前往醫院為孩子注射增高針。一些醫藥代表利用家長對孩子的「增高衝動」,「潛伏」醫院,引誘家長、醫生濫用增高針。兒童生長激素超範圍過度使用已成潛規則,埋下一系列健康隱患。這種「拔苗助長」亂象,亟須遏制、規範。
  • 孩子長不高家長忙買生長激素 專家稱不是增高神藥
    目前,市場上宣稱能幫助孩子迅速長高的各種生長激素也層出不窮,那麼,這些生長激素療效怎麼樣,果真是孩子們都能用的增高神藥嗎?  增高  神藥  九歲男童高1米29  診所建議激素增高  在一家兒童生長發育門診部,記者見到了前來就診的小傑,今年九歲的他在班上一直個子偏矮,為此他的家長帶他來到這家門診部,希望能找出個矮的原因。
  • 聽說可以打生長激素讓孩子長高,是這樣麼?
    爸爸媽媽都不矮,為什麼寶寶卻沒有同齡孩子高?父母個子不高,孩子一定矮麼?聽說可以打生長激素讓孩子長高,是這樣麼?對於生長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身高問題,過去稱為「侏儒症」,的確可以通過補充生長激素治療,而且年齡越小越好。孩子身高增長停滯,很多家長就會帶孩子去檢查生長激素。檢查結果,稍微低一點,家長第一個想到,趕緊打針,補充生長激素,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 醫院稱成人打10針可增高4釐米 記者暗訪揭疑點
    人也一樣,如果生長激素不夠,你肯定長不高。」但記者在諮詢相關專家後得知,用生長激素為成人增高一說毫無科學依據。   去年8月,長沙星河醫院通過廣告宣稱,能用吃藥的方式為身材矮小者「增高」。經查,該院使用的「天天高」是一種兒童用藥,主要成分多為維生素及鈣質補充劑,根本無法為成人增高。而且,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網站上根本就查不到此藥。長沙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曾因此對該醫院進行了處罰。
  • 5歲孩子打生長激素靠譜嗎?專家:沒必要抵制,卻也不能想打就打
    文/茉莉媽咪育兒日記(原創文章,歡迎轉載分享)談到孩子的身高,一些家長總會有訴不完的苦水,為什麼遺傳基因條件並不差,可孩子總是比別人矮半頭呢?於是開始給孩子瘋狂的補充營養、督促他們運動,甚者更會給孩子打生長激素,為的就是能夠讓他們再長高一點。
  • 兒童健康科普|孩子個子不高是問題嗎?
    本期內容聚焦「孩子身高」,孩子個子不高是不是有問題?矮小症就是要打生長激素治療嗎?正常偏矮孩子家長日常該如何做?2周歲後至青春期身高(長)增長平穩,每年增高6-7cm,最少不應低於5cm。進入青春期,身高增長出現第二個高峰,其增長速率約為學齡期的2倍,持續2-3年。女童較男童略早開始2年。所以,家長們可以給孩子做個記錄,每3-6個月記錄一次孩子的身高和體重,看看孩子每年的身高體重增長了多少。孩子個子不高是不是有問題?
  • 兒子遺傳侏儒症,寶媽借錢給孩子打「增高針」,寶媽:看著都心疼
    侏儒症不僅會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更會對孩子的心理造成影響,隨著現在發達的醫學手段,兒童早期的侏儒症是可以通過打生長激素針和吃生長類的藥物,以及針對的運動來治療,而仍然有很多貧困的侏儒症患者不能及時得到醫治。
  • 央視曝光生長激素被濫用,記者調查增高市場亂象不止於此
    與此同時,增高市場也遠不止一個生長激素,還有各種各樣的增高藥等。有些增高藥,甚至在網上就能輕鬆買到。  打生長激素太隨便  據央視的「每周質量報告」欄目報導,在一家兒童生長發育門診部,前來就診的小傑今年九歲,他在班上一直個子偏矮,為此他的家長帶他來到這家門診部,希望能找出個矮的原因。  可到了醫院,護士的說法卻和醫院網站上的宣傳有所不同。
  • 擔心孩子長不高,打生長激素?家長先聽聽專家的這兩條建議在決定
    每個年齡的孩子都有身體身高發育的標準範圍,可是現在雖然孩子吃得好了,卻還是有很多孩子身高發育從小就不合格。我們都知道關於孩子的身高,父母佔百分之70%,還有百分之30%是後天的努力。很多父母都不高,所以家長們為了想要孩子個子長得高,就在孩子飲食方面下了很多功夫。
  • 「增高的秘密」生長激素的十問十答
    注射方式:皮下注射(對於孩子來說,對針頭的恐懼和抗拒也是個大問題,目前某藥企生產的隱針電子筆,注射全程看不到針頭,劑量更精確,有條件的家庭可以考慮)。 注射時間:睡前半小時~1 小時注射(建議 22:00 前不超過 22:30),長效製劑應每周固定一個時間進行注射,避免漏打。
  • 性早熟了還能長高嗎?抑制針、生長激素怎麼打?熱門專家硬核乾貨出爐!
    以上兩種情況,雖不需要治療,但更重要的是定期複查,保持動態觀察臨床上為了增高,有的孩子打抑制針同時會加打生長激素。可以查一下這個孩子目前的生長激素劑量是否足夠,在劑量足夠的情況下,生長激素的療效應該是不錯的,但抑制針是不建議繼續用了。Q2:打了抑制針後,如果每月生長不足0.5cm,又不想加打生長激素,想要長高的話,還需要繼續打抑制針嗎?如果孩子年齡比較小,如6歲以前開始早發育,那麼單打抑制針的話,最終還是可以改善身高的。
  • 擔心孩子長不高,打生長激素安全嗎?
    就是能不能打點生長激素,讓孩子長高點?當然,經過住院篩查,有些孩子順利用上了生長激素,再次複查時個子確實長高了不少。不過,也有不少兒童經檢測發現骨骺已經閉合,錯過了使用生長激素的時機,永遠無法再長高。此外,生活中我們也不難見到這樣的家長和孩子,身高不算低,但對自己的身高特別不滿意,希望再長高一點,這類孩子能使用生長激素嗎?能實現長高的願望嗎?關於生長激素,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 家長為孩子找增高藥 黑心診所賺錢濫開生長激素
    目前,市場上宣稱能幫助孩子迅速長高的各種生長激素層出不窮,於是,生長激素被濫用,成為能給孩子們增高的「靈丹妙藥」。為此,專家提醒:如果盲目使用生長激素,孩子可能不但長不高,還會受到不必要的傷害。醫生看一眼個矮兒童,就建議注射生長激素在一家兒童生長發育門診部,記者見到了就診的9歲男孩小傑,他在班裡一直個子偏矮,他的家長帶他到此治療。
  • 5歲男童打「生長激素」引爭議,寶媽群裡家長:不怕有副作用嗎?
    5歲男童打「生長激素」,寶媽群家長:不怕有副作用嗎?小雨的兒子今年5歲,與同齡人相比,身高是弱項。為此,小雨嘗試了許多辦法,但似乎沒什麼效果。有人安慰她:你別著急,有的孩子就是晚長,過幾年就好了。可小雨還是不放心,因為,她不敢拿兒子的未來開玩笑。
  • 5歲男童打「生長激素」引爭議,寶媽群裡家長:不怕有副作用嗎?
    5歲男童打「生長激素」,寶媽群家長:不怕有副作用嗎?小雨的兒子今年5歲,與同齡人相比,身高是弱項。為此,小雨嘗試了許多辦法,但似乎沒什麼效果。可小雨還是不放心,因為,她不敢拿兒子的未來開玩笑。無意中,聽到有家長帶孩子打生長激素,據說非常有效,她也動了心。帶兒子去醫院檢查後,很快就開始了「治療過程」,雖然每針都不便宜,還要持續打許多針,但她還是選擇堅持。昨天,小區的寶媽群裡就聊起了孩子的身高問題,小雨也發言,說自己帶兒子去打了生長激素。
  • 生長激素不是「催高神藥」!長個子關鍵看3個時期,父母們別錯過
    擔心兒子長不高,王麗便帶著兒子來到醫院,找到為女兒治療的內分泌科主任,希望給兒子注射生長激素,讓他成年後至少達到170cm。醫生的前後差異使得她感到非常詫異,為什么女兒可以使用生長激素治療而兒子卻不行呢?實際上,生長激素並不是孩子長高的神藥,濫用生長激素,反而會使得南轅北轍。
  • 孩子個子不高是問題嗎?正常偏矮孩子家長該如何做?
    2周歲後至青春期身高(長)增長平穩,每年增高6-7cm,最少不應低於5cm。進入青春期,身高增長出現第二個高峰,其增長速率約為學齡期的2倍,持續2-3年。女童較男童略早開始2年。  所以,家長們可以給孩子做個記錄,每3-6個月記錄一次孩子的身高和體重,看看孩子每年的身高體重增長了多少。  孩子個子不高是不是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