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銀行智慧網點轉型提速 辦卡效率提高5倍

2020-12-22 中國經濟網

  ■本報記者 毛宇舟

  排長隊拿號,在並不寬敞的大廳中等待超過30分鐘,在混亂中與5、6個人同時向銀行客戶經理諮詢問題,甚至因聽不清楚客戶經理的回答而焦躁。幾年前,這樣的場景幾乎發生在每一家銀行營業網點的大堂中,人們疲於去銀行辦理業務,並對這樣的業務辦理模式感到牴觸。

  而如今,這一切正在悄然改變,國有大行和股份制銀行對網點的智能化改造正在按部就班地進行。《證券日報》記者近日到恆豐銀行的智慧銀行網點實地參觀發現,人臉識別等高科技已經廣泛運用於銀行的基礎工作中,相比於櫃檯繁雜的開卡過程,智慧銀行的流程已經非常簡化,一名普通實名客戶的開卡過程只需要2分鐘到3分鐘,而在櫃檯辦理開卡業務,則需要15分鐘左右。也就是說,智慧銀行的辦卡效率提高約5倍。

  進入大堂即被人臉識別

  恆豐銀行第一家全功能旗艦型智慧銀行網點坐落於西安曲江新區,也是西安地區開業的首家智慧銀行,行長梅豔妮表示,選址於此,主要是看中了地區的旅遊城市背景與周邊的中高端收入人群。

  智慧銀行網點的面積比普通支行大出不少,分為四層,其中一層為業務接待大廳,二層為辦公層,三層設立了沙龍室,四層則有為高端客戶設立的私密業務室。從智慧銀行網點的布局上來看,已經明顯有別於傳統網點大堂和櫃檯的模式。

  恆豐銀行科技研發部總經理李巖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這類型智慧網點造價要高於一般普通網點,如果單從成本核算來說,每一名客戶的成本也要高一些,但是銀行計算成本並不這麼簡單,智慧銀行為客戶節省時間提高的體驗感和客服經理服務效率的提高,這些無法簡單用成本核算。

  本報記者體驗發現,該網點最大的亮點在於進入銀行即被人臉識別,只要客戶曾經在恆豐銀行辦理過業務、進行過人臉影像記錄,再次來到智慧銀行網點,就會被位於大堂正門上方的攝像頭識別,同時客戶的個人資產、風險偏好等相關信息就會傳輸到客戶經理的iPad上,系統會自動安排對應的客戶經理為客戶服務,完全節省了客戶排隊等待和溝通的時間。根據恆豐銀行客戶經理的反饋,目前大部分客戶都已經接受了銀行對人臉影響進行記錄,這種方式正在逐漸被客戶認可。

  多家銀行建設智慧網點

  事實上,銀行追求智慧銀行、科技銀行的轉型早在幾年前便已開始。早在2012年,工商銀行就開始在深圳開立智慧銀行網點。之後每年都有智慧網點成立,而 2015年,工商銀行開始加大網點智能化改造力度,在江蘇、廣東、上海、重慶、福建、雲南、山東、海南、湖北、內蒙古、甘肅等省份的多個城市建立智慧銀行網點或者設立智能化服務體驗區。其位於北京西單的智慧銀行網點佔地面積2000平方米,是北京地區最大的智慧銀行。

  除了工商銀行以外,國有銀行中的建設銀行以及光大銀行等股份制銀行也都逐漸加大對於新型網點的改造投入。根據中國銀行業協會數據,2015年,銀行業金融機構積極簡化服務流程,大力升級改造業務系統,努力提升服務效率。據不完全統計,銀行業金融機構2015年改造主要業務流程9483個,是2014年的9.14倍。

  截至2015年年末,中國銀行業金融機構網點總數達到22.4萬個,新增營業網點6900多個。據不完全統計,實現功能分區的營業網點達到12.07萬個,裝修改造標準化網點1.42萬個,智能化網點達到7270個,設立社區網點4955個,小微網點1198個。

相關焦點

  • 構建「未來銀行」 興業銀行智慧網點轉型全面提速
    近年來,興業銀行積極探索「智能化、社區化、標準化」的差異化網點建設路徑,2020年制定了《興業銀行智慧網點建設規範手冊》,為智慧網點建設與改造提供了標準化模板,全面加速智慧網點建設升級步伐,擁抱5G時代,打破時空界限,為客戶提供多場景、無斷點的全新體驗和更有溫度的金融服務。目前全行已建成智慧網點110餘家,同步著手啟動改造的智慧網點超過80家。
  • 商業銀行「投行化」轉型提速
    在網際網路快速發展、金融脫媒不斷加劇的背景下,多數商業銀行傳統的信貸業務備受挑戰。專家和銀行業內人士指出,創新發展投資銀行業務成為銀行轉型、提升盈利水平的關鍵所在。與此同時,唯有將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有機結合,才能充分滿足實體經濟發展、企業轉型升級的全方面金融服務需求。
  • 構建「未來銀行」,興業銀行智慧網點轉型全面提速-中新社上海
    近年來,興業銀行積極探索「智能化、社區化、標準化」的差異化網點建設路徑,2020年制定了《興業銀行智慧網點建設規範手冊》,為智慧網點建設與改造提供了標準化模板,全面加速智慧網點建設升級步伐,擁抱5G時代,打破時空界限,為客戶提供多場景、無斷點的全新體驗和更有溫度的金融服務。目前全行已建成智慧網點110餘家,同步著手啟動改造的智慧網點超過80家。
  • 天津:商業銀行網點可以代辦企業登記諮詢業務
    隨著天津市市場主體全程電子化登記的不斷推廣,該市市場主體網上設立登記比例已經達到80%以上,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國務院「放管服」改革的有關措施,推進「馬上辦、網上辦、就近辦、一次辦」審批服務改革,通過「銀政合作」,依託商業銀行網點多和服務好的優勢,將「企業開辦一窗通平臺」功能和政務服務延伸至商業銀行網點。
  • 農行山東省分行以網點轉型提升服務「三農」效能
    目前,該行在地級城市郊區及縣域設立的網點佔網點總數的72.67%。近年來,他們將營業網點作為服務「三農」的主陣地,大力實施新時代網點轉型,通過傾斜資源、優化布局、自主創新、科技賦能,做到因地制宜、綜合施策,初步建立起縣域網點智慧服務、智能運營體系,不斷提升網點管理效率和服務效能,服務「三農」更精準、更深入、更高效,探索出了一條契合總行規劃、具有自身特色的網點轉型服務「三農」新路子。
  • Fintech為商業銀行轉型注入「核動力」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末,招行不良貸款總額604.59億元,較上年末減少6.62億元;不良貸款率1.71%,較上年末減少0.16個百分點;不良貸款撥備覆蓋率224.69%,較上年末提高44.67個百分點。  那麼,資產質量的好轉又歸功於什麼呢?記者在採訪中發現,最終仍落腳於金融科技。「我們持續引入第三方分析數據、生物識別等技術。
  • 郵儲銀行湖口縣支行全面推進網點轉型工作
    九江新聞網訊(王閩燕)為進一步規範網點的服務營銷模式,實現服務標準化和客戶感受一致性,以提升客戶的滿意度。郵儲銀行湖口縣支行圍繞網點轉型各個環節,多措並舉開展網點轉型工作。灌輸理念,提升專業素養為儘快讓員工迅速接受網點轉型這一新思想、新思維,該行花大力聘請了專業的培訓機構開辦了為期半個月的網點轉型培訓班。對網點主任、大堂經理、櫃員等多個崗位員工進行了系統培訓,並組織學習了其他商業銀行的網點轉型經驗,積極開展營銷話術演練。
  • 商業銀行轉型的「平安模式」:從「跑馬圈地」到「深耕細作」
    這種戰略轉型也順應了全球銀行業的發展趨勢。近年來,全球銀行業零售業務比重不斷提高。據統計,目前花旗銀行、美國銀行、滙豐銀行等國際先進銀行零售銀行業務對總收入的貢獻率超過60%。預計到2017年,全球零售銀行淨收入將達到1.9萬億歐元。
  • 新精益時代銀行網點轉型之路 - 金評媒
    對於銀行網點前途的質疑也是聲不絕耳,2017年銀行業關停物理網點1426個,淨增800餘個。從2011年至今的統計數據來看,關停網點數量首次超過淨增網點量。在網際網路高速發展和線下物理網點成本攀升的時代,網際網路真的能夠替代實體網點的價值嗎?銀行物理網點究竟應該如何定位和轉型,才能切實提高服務實體經濟的效率和水平?
  • 中原銀行行長王炯:商業銀行的數位化轉型面臨五大挑戰
    客戶需求發生變化,還有客戶的行為都在線上化,我最近到我們分支行的網點去的比較多,我們現在分支行網點的客戶的到店率在不斷的下降逐年的下降,所以客戶的行為都線上化了,今年雙十一淘寶單日交易2600億,我覺得衝擊了很多人的認知,就是因為線上化的行為在不斷的增強,商業銀行要轉型,我們剛才講了,這麼多衝擊要轉型,你轉型解決什麼問題?
  • 王軍:商業銀行數位化轉型重塑農村金融服務模式
    5月19日,在鄭州大學第五屆春華資本論壇暨金融科技發展與新金融研討會上,中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王軍表示,越來越多的商業銀行順應時代變革的大趨勢,以數位化為轉型方向,大力推進人工智慧、大數據、區塊鏈、雲計算、物聯網、移動網際網路等金融科技的應用落地,通過金融的高質量發展助力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 數字時代,銀行網點如何轉型?——讀《數字時代銀行網點轉型》
    然而,從1994年至2008年,美國的銀行網點反而增加了15%。儘管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美國銀行網點停止了擴充勢頭,但一直到2018年,削減的網點也只有15%。美國的銀行在撤併網點時,考慮的主要是重疊,這證明客戶對銀行的實體網點仍然存在需求。 中國的四大國有商業銀行曾在1998年至2010年開展了大規模的網點撤併。
  • 宇信科技升級智慧銀行服務平臺,驅動網點營銷向智能化邁進
    近日,一場以「專業化+生態化,以智慧網點為抓手的銀行零售轉型的案例解碼」為主題的線上直播在金融業引發極大關注,特別是針對近年來全國銀行網點的「關閉潮」展開了討論。國內銀行IT領軍企業宇信科技在直播中解碼移動互聯趨勢下智慧網點的解決方案及案例。
  • 後疫情時代商業銀行數位化轉型趨勢
    我今天跟各位匯報的主題是後疫情時代,商業銀行數位化如何轉型?我今天匯報四部分內容:首先,自我介紹。我07年畢業以後先是在中國銀行廣東在中山市網點工作,然後再到分行、省行,14年來到北京北漂,現在在總行,之前在網絡金融部即網際網路金融,後來專門從事大數據、人工智慧包括現在是專門做區塊鏈的工作,這是我個人的情況。我今天跟大家分享的內容是基於我的個人經歷以及總結和思考。
  • 手機銀行用戶比例達71% 銀行數位化再提速
    隨著電子銀行業務發展,銀行業務辦理線上化程度不斷提高。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近日公開表示,中國銀行業務離櫃交易率已達到90%以上。未來,線上化、數位化的經營和管理就是銀行經營和管理本身,這也是轉型意義所在。」國信證券研報顯示,零售銀行的主戰場已逐漸從線下物理網點服務轉向手機銀行APP移動服務。隨著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區塊鏈等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與廣泛運用,金融科技給銀行業帶來了全新的挑戰和機遇,各家銀行近年來紛紛戰略布局金融科技,加快零售銀行向數位化轉型。
  • 一起拼過的2020:細數商業銀行數位化轉型七大關鍵詞
    中國電子銀行網帶您回顧「2020銀行數位化七大關鍵詞」,梳理並記錄銀行業在特殊之年的前行腳步,一同展望、開闢銀行業數位化轉型的嶄新徵程。2020銀行數位化七大關鍵詞:手機銀行、直銷銀行、數字網點、數字營銷、消費者保護、5G消息、科技抗疫。
  • 2020年142家在川銀行網點終止營業
    從四川來看,當年公布批覆中,涉及四川銀行網點的為139張,142家銀行網點選擇終止營業。而在部分傳統銀行網點「退場」的同時,智慧網點轉型也在全面提速,進入消費者的生活。從傳統銀行轉向智慧銀行,已成為銀行面臨的新賽道。銀行網點持續「收縮」2020年以來,銀行網點「收縮」仍在持續。
  • 廣發銀行轉型輕型智慧銀行
    胡群大數據分析、移動網際網路、超級數位化等新技術,正在改變著金融生態,商業銀行正主動擁抱新技術,用網際網路的思維來提高自身能力,而廣發銀行已逐步捕捉到銀行「觸網」的脈搏,正在向智慧金融邁進。作為最早一批向網絡金融轉型的商業銀行,廣發銀行於2013年10月成立網絡金融部,將網際網路金融與小微金融、零售金融、金融市場定位為四大戰略。
  • 櫃檯上的時代:管窺商業銀行服務變遷史
    商業銀行服務方式的轉變,簡而言之就是從傳統的、單一的,以有形網點、人工操作、櫃面服務為主的服務模式向主要以電子化為載體的無形網點服務、自助服務以及多元化交易渠道的轉變、延伸。據銀行業協會不完全統計,2011年全行業離櫃交易達629.22億筆,交易金額達719.76萬億元,行業平均離櫃業務率為50.54%,比上一年增加了5.52個百分點。
  • 《致前行者Ⅱ》丨商業銀行 智慧突圍
    5. 萬噸的巨輪在大海裡,掉頭都要花很長的時間。  6. 網點的何去何從,也意味著銀行何去何從。  7. 開放銀行,潤物細無聲,把銀行的業務潤到不同的場景裡。  8. 銀行現在管的是現金,但是將來真的是一串數字。  疫情時期,人們的工作和生活都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外出減少、社交減少,傳統銀行網點的經營受到了極大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