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證面試一般分為三個環節的考核:結構化面試、試講和答辯。
要想順利通過面試,一定要從這三個方面多加練習,提升自我!!!
在這個面試過程中除了學科知識點的考查外,還會在知識素養、口頭表達能力、行為舉止等多個方面對你進行綜合考慮。我覺得一句話總結下來,教師資格證面試其實考的是你是否有成為一名教師的發展可能性。教師資格證筆試通過率約30%,面試時從這些人當中通過約70%的人,所以相對筆試來說面試還是比較簡單的。所以只要你是有認真準備,積極備考,一般都是能夠順利通過教師資格證面試的。
簡單介紹一下教資面試的當天的一個考試流程:
1、候考:按不同科目進入候考室籤到,注意帶好個人身份證(原件)和準考證。
2、抽題:聽從工作人員安排,通過電腦抽取面試題目,抽題前會考場老師會向你確認個人信息。拿到考題後,在去備考室的路上自己可以先從頭到尾瀏覽一遍題紙,確定好題目的重難點,明確教學方法,構思教學思路。
3、備課:備課時間20分鐘,備課教案可以簡寫,但是一定要包含教案的基本內容:三維目標、重難點、導入、新授、練習、鞏固、小結、板書等(備考室會有專門的老師提示時間,所以不用擔心超出備課時間)。
4、進入考場後進行結構化面試5分鐘
什麼是結構化面試?結構化面試也稱標準化面試、結構化問答,主要考察考生對教育知識的把握以及結合教學實踐的能力。結構化問答題分為自我認知、人際溝通、應急應變、組織管理、綜合分析和教育教學6類題目。考試時考官會在題庫中隨機抽取2道,需要考生即時回答。
結構化試題看似涉及面大,內容繁雜,但只要掌握了每一類題目的套路,就會很容易駕馭。各位考生在準備面試時要收集以往面試的真題,總結這些題目的類型和答題思路,使得答題內容不要太枯燥單調,儘量在段時間內條理清晰地回答出來。答題時融入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師職業情感、表現出對教師職業的熱愛會是一個很好的加分項。
5、結構化問答後,考生開始進行10分鐘的試講
什麼是試講?試講是截取某節課某個部分的教學內容,讓教師進行教學。考生要在20分鐘內寫好教案,並且在10分鐘內將自己準備的內容呈現出來。這不僅要求考生熟練掌握教材,也考察考生的語言組織能力、互動能力、時間掌控能力、板書能力、言行舉止是否得體等多方面能力。一個完整的試講主要包括導入新課、講授新課、鞏固練習、歸納小結、布置作業和板書設計等幾個組成部分。考生在備考時要多看多聽,然後自己練習限時寫教案和試講。爭取做到在有限的時間裡完整課程結構,並做到詳略得當,突出重點。
6、試講結束後,5分鐘的答辯時間
什麼是答辯?答辯是考官根據之前的試講進行相關提問。答辯的問題比較隨意,考官要是覺得試講有問題就提問課堂教學問題,沒有問題就會提問兩個其他方面的問題,如:教育教學、如何應急應變、有時也會考自我認知,比如你為什麼當老師等。考生們在答辯時要注意以下幾點:微笑、語速和禮貌。回答考官問題時不要急於反駁,遇到刁鑽的問題也不要失措,保持從容淡定。
7、離開考場。在離開考場前,有一點特別重要,一定要記得把黑板上寫的板書擦乾淨!!!之前我有好幾個同學都因為忘了擦黑板被面試考官說了,所以一定要記得擦黑板,這一件小事也會影響面試官對你的印象分的!
其實我覺得教師資格證的面試相對來說還是算比較簡單的,一般來說只要你在結構化問答中表現出來思想政治方向正確、教育方針理念不偏離大方向,試講過程中儀態大方、內容表達清楚,基本上面試就能過了。之前我和我同學一起去參加了政治學科教師資格證面試,考完試出來的時候都發現對方一臉失落,在相互交流的過程中,我們兩個都說道自己有被面試的老師一眼識破不是思政專業的學生,說我們思政學科基礎有些薄弱,試講過程中明顯可以看出我們沒有接受過專業的系統的思政教育,也就是缺少思政思維(我們是不同的考場、不同的面試老師)。
當時,我們兩個都覺得自己面試應該是沒希望了,當了炮灰了。但是,最後查面試結果時,我們發現彼此教資面試結果都是合格,一起通過了教師面試考核。我們兩個有一起討論原因,覺得應該是相較於當下的你,面試老師其實更加看重未來的你,也就是你是否有成為一名教師的發展潛力。所以,對待面試千萬不要太有壓力,花一塊錢在一起考教師APP上買一個國面結構化真題解析,掌握一下結構化答題模板就行了。講課的方面就需要需要自己多多進行實際操練的,可以找同伴給你錄幾次你的講課演練,多讓別人給你提意見,自己也隨時翻看視頻,找出不足(講課過程中注意自己的儀態)
想要獲取更多關於考編的內容,請關注我,「17學堂「致力於為您提供有趣有用的資訊與資料,一路陪伴,助您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