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複試前,到底應不應該提前聯繫導師,是很多同學比較糾結的一個問題。
其實,大家完全不用糾結這個問題,因為答案很簡單,那就是要聯繫導師,並且還非常有必要!
01提前聯繫導師的好處很多,可以總結為以下3個
1、主動「推銷」自己,更容易得到青睞
大家可能都有所發現,這個社會,還是比較喜歡主動的人,而主動出擊的人,一般都要比被動的人「混得好」。
導師也不例外,讀研與讀本科完全不一樣,整個讀研期間,很多東西都需要主動去做,因為,本科期間學生稱呼老師為老師,讀研期間,學生將老師稱呼為「老闆」。
兩個不同的稱呼,足以說明區別!
讀研,更像是一種半工作狀態,在這個過程中,收穫的可能不止是知識,還有工作經驗,也是為將來找工作打基礎。
2、先入為主,留下印象,混個臉熟
考研複試成功的基礎是能給老師留下一個好的印象,那麼,在短短的面試時間內,可能還不太夠。
如果能夠提前聯繫導師,多一些互相了解的機會,可能更有助於給老師留下深刻的印象。
這也叫做「先入為主」混臉熟,對於考研複試來說,是有好處的。
3、複試的流程中,提前聯繫導師也會佔優勢
在複試完以後,在決定要錄取哪些考生時,面試組組長可能會問導師們,這個學生有沒有聯繫過哪個導師?有沒有哪個老師想要?
如果你有提前聯繫過,並且複試的表現還不差,那導師會出來替你說話,你就比較容易被錄取,就是這麼簡單。
說完了提前聯繫導師的好處,下面我們講一講,很多同學比較關心的問題,導師什麼樣的回覆代表「有戲」?怎麼樣的回覆代表「沒戲」?
02導師最常見的6種回復的深意
1、「模稜兩可」的官方回復
這種回復,一般來說是比較官方的,比如,老師會說,「你好,感謝來信,好好準備複試,一切以複試結果為準」。
如果是類似這種回復,就屬於官方的回覆,也不是意味著導師拒絕了還是怎麼滴,只是說明導師將複試表現看得比較重,大家更應該好好準備複試才對。
不要太往心裡去即可。
2、非常確定的回覆
能夠收到這種回復,意味著只要自己複試表現不是太差,一般都會「有戲」。
比如,「同學,你好,簡歷收到,非常歡迎報考我的研究生,看了你的簡歷與本科學習情況,也非常滿意,希望安心準備複試」。
有些導師還可能會給發郵件的同學推薦自己的學生,會說「關於複試的問題,你可以聯繫我的學生xxx,聯繫方式是139xxxxxxxx」。
看到沒,一封郵件,不光得到了老師的認可,還能夠贈送師兄師姐的聯繫方式,偷著笑去吧,大家可能不太理解,能夠聯繫到直系師兄師姐的好處,有了他們,基本上代表你不光可以了解關於複試的一切,還可以了解關於導師的情況。
當然,嘴巴要甜一些,不能讓人反感。
3、想進一步了解的回覆
還有一種更「硬核」的回覆,可能老師看了你的郵件以後,對你比較感興趣。
然後想更進一步了解你,可能會讓你發一封更詳細的簡歷過去。
有些導師,如果看到你簡歷中有介紹熟悉xxxx技能,老師可能會給你布置一個作業,讓你在一定時間內完成,來測試你的基本功。
比如,你說你熟悉人工智慧方面的某個算法,導師可能會讓你在網上找開原始碼,並且能夠得到運行結果,書寫一個實驗報告等。
對於這種回復,如果你能夠完美的應對自如,那將會非常穩,因為,這相當於提前複試了。
所以說,一定要認真準備。
4、明確的拒絕
對於明確拒絕的回覆,也比較多,比如「感謝來信,目前沒有多餘的研究生名額」,或者說「同學你好,我現在不帶研究生」。
對於這種情況,我們也不要太在意,因為可能導師確實沒有研究生名額,也有可能導師覺得我們那個方面不能滿足他的要求,比如,專業不對口等,我們只需要重新換一個導師再聯繫即可。
5、委婉的拒絕
有一種回復,雖然也是拒絕,但是卻不是很直接,比如,這樣回復「同學你好,首先感謝你對我的科研團隊與研究方向感興趣,不過,今年的研究生名額不多,報考的人也很多,先認真準備複試,過了再說」。
6、沒有回覆
有些考生給導師發郵件,卻好像石沉大海一樣,很久都沒有得到老師的回覆。
對於這種情況,一般來說,只有兩種可能。
①、郵件地址不對
有可能學校的研究生官網的導師信息沒有更新,郵箱地址不準確,所以說,沒有收到回復也是有可能的。
②、代表一種無聲的「拒絕」
有些導師,可能不想太麻煩,也不大喜歡學生提前聯繫自己。
關於研究生招生,可能會嚴格按照研究生複試結果來進行,一切以複試結果為準。
所以,如果長時間沒有得到回覆,比如超過半個月,就可以再換一個導師進行聯繫了。
以上,就是關於考研提前聯繫導師的一些好處與導師最常見的幾種回復,希望對考研的同學有所用。
感謝您的閱讀,喜歡文章就點讚轉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