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怡寧是北京人,小時候特別頑皮。小孩子頑皮起來大多是四處搞破壞,後果是三天不打上房揭瓦。
父母看她太淘氣,一天到晚精力無處發洩的樣子,尋思不能這麼下去,得找個方式給她玩。和姚明的父母不同,張怡寧父母不是搞體育的,不清楚孩子的特長,便一個一個地給她報培訓班。
學習練武術吧,老師說她個子太小,年齡不夠;學習舞蹈吧,小張怡寧對站姿、手位練習什麼的也不感興趣;學習遊泳吧,這下她樂意了,但是孩子先天條件限制,肩膀太靠前,又離開了遊泳池。
老舅看她成天活蹦亂跳的,就說,讓寧寧試試桌球吧,打球的時候不正是蹦蹦跳跳的嗎!就這樣,張怡寧找到了合適自己的、好玩的「遊戲」。
老舅那時候肯定想不到,當年他隨口的建議,改變了張怡寧一生。
那時候,張怡寧所在的桌球培訓班在東城區,而她家在城南陶然亭,家人每天風裡來雨裡去送小張怡寧去練球。
9歲的時候,張怡寧代表東城區參加比賽,進了決賽後,對手是之前交過手的小夥伴。前兩局是平手,當第三局以13:15落後時,張怡寧傻眼了,眼看著對方要贏,她抹一把汗再抹一把眼淚,硬是撐著打完了比賽。也就是說,第一個冠軍是她哭著鼻子奪來的。
從此往後,張怡寧只有把別人打哭的份。
01
張怡寧打哭了誰呢?打哭了福原愛。
當年郭躍和福原愛打球,小愛輸了,蹲在地上哭。小郭看著小愛哭,用拍子給小愛扇風,過了一會,小郭看不下去了:你還哭啊,我都餓了。然後小愛一邊哭一邊拽著小郭衣角去食堂了。後來王楠給小愛一個玉佩,小愛笑著說:這樣抽籤就抽不到楠姐了!結果小愛抽到了張怡寧大魔王。
大魔王和小愛比賽,9:0,眼看小姑娘快要哭了,張怡寧表情冷漠地把球扔在了地上,直接送給她一分。
還有一次,也是大魔王打小愛,王楠和郭躍在邊上,很著急的說:「你讓幾個讓幾個,你看她又要哭了。」
類似這樣的梗數不勝數。
02
鄧亞萍是第一代桌球王,打小球前三板;王楠是第二代,風格就是黏;第三代是張怡寧。而張怡寧的技術和心理比鄧亞萍、王楠更穩定。
網上流傳著一段話:鄧亞萍打開了人界的大門,大家都在人界拼的死去活來;王楠開啟了魔界時代,但群雄並起紛爭不斷,一片混沌;直到張怡寧出現一統江湖,成為了至高無上的大魔王。
張怡寧的心理有多穩定?
打球的時候面無表情,毫無波動,讓人覺得深不可測。
鄧亞萍贏球的時候握拳吶喊,王楠贏球的時候握拳吶喊,張怡寧贏球的時候:哦!好歹出個聲音意思意思吧。
王楠就在節目中爆料:「別看她(張怡寧)一直都是酷酷的,她是真的冷漠,她從不喊疼,連生孩子的時候都沒喊過疼!」
03
張怡寧輝煌的職業生涯共獲得19個世界冠軍,8個單打世界冠軍,是女乒史上唯一雙滿貫得主,即世界盃、世錦賽、奧運會每個都拿了雙份冠軍。從出道到退役的近十年國家隊生涯,幾乎到了孤獨求敗的地步,張怡寧說,我不在意對方有多牛,因為她們都沒我牛。
國際乒聯對新入選手的積分算法有如下規定:當新入球員面對已排名選手勝敗結果達「5勝」及「5敗」以上,初始積分經逐場運算後得到最終結果。
說人話就是,一定要輸過球以後才能進入排名。
張怡寧拿個銀牌都能上新聞,能輸球嗎?所以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排名。這就是「姐不在江湖,江湖卻有姐的傳說」。
大概是覺著沒對手沒意思,張怡寧在巔峰時刻選擇退役。她退役之前說過一句話:讓年輕的隊員有些奪冠的機會。
有人問她:現在還會打球嗎?張怡寧:桌球不打了。找不到對手,都出不了汗。
04
還有一個梗,真實性無從考證,大伙兒看著娛樂一下:
2012年倫敦奧運會,王皓三連亞,拿到了三枚連號的銀牌。張怡寧對她閨女說:「閨女啊!金牌隨便玩,銀牌就幾塊。要玩銀牌去找你王皓叔叔,他家多,還是連號的。」這個段子反映出兩個問題,張怡寧金牌多,王皓銀牌多。
都說桌球難度分為三個等級:簡單,困難,中國。張怡寧退役後,許多桌球運動員都鬆了一口氣。但日前接受採訪時,她表示說希望女兒俏俏學習桌球。
這意味著不久的將來,中國乒壇可能又會出現一個像張怡寧一樣具有統治地位的大魔王,想想都興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