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一般用「腦子進水」,形容某人糊塗做了錯事或者辦壞了事。事實上,人體的大腦是由顱骨包裹的,外面的水要進去基本不可能。
近日,30歲的河南籍小夥小李經常會碰到鼻腔滲液的情況。經過詳細檢查,嘉興桐鄉市一院耳鼻喉科醫生發現,他患的就是「腦子漏水」,醫學上被稱為「自發性腦脊液鼻漏」,是一種很罕見的疾病。
鼻腔常有「清水」流出
原來是腦脊液「漏」了
最近,小李經常會遭遇鼻腔有「清水」流出的情況。這種現象已經困擾他足足有5年了。剛開始鼻腔每次都流出一點點,他以為是感冒流鼻涕,並沒有特別在意。而最近兩年情況就越來越嚴重了,甚至每天鼻腔都有水流出來,有時一天會流好幾次。
「每次流出的量都不多,但總是在我幹活或休息時就不由自主地流出來了。而且我經常會有頭暈、乏力等不適症狀。」小李自述這種感覺很不好。
過去,小李曾在河南老家輾轉就診,接受過鼻部局部用藥,均不見好轉。1年前,小李從老家來到桐鄉務工,最近來到桐鄉市一院耳鼻喉科求診。經過鼻竇CT檢查等,桐鄉市一院耳鼻喉科主任、副主任醫師費長順發現,他鼻腔流出「清水」的原因竟然是「腦子漏水」,流出來的液體是腦脊液,這需要手術進行修復。
費長順介紹,這種「腦子漏水」在醫學上被稱為「自發性腦脊液鼻漏」,在臨床上較為罕見。這病的病因很難找,而且除了「鼻漏」以外沒有其他症狀,非常容易誤診、誤治。「腦脊液鼻漏」如不進行修補,將可導致顱內感染、氣腦等併發症,嚴重的可危及患者生命。
醫生分析,小李得這病可能跟10年前他患過腦膜炎有關。
用鼻內鏡微創手術「堵漏」
目前小夥恢復情況良好
「我們要在內鏡下給小李開展微創修補手術。」費長順說,為了止漏,醫生選擇為他進行手術治療,將徹底阻斷他的漏液通道。
小李的鼻竇CT顯示,他的鼻腔頂端、顱腦底部,醫生認為「篩頂」的部位有一個非常小的缺損口。腦脊液就是從這個小缺口一點一點滲出來的。
據了解,腦脊液是人體腦內的一種自然產生的液體。它有降低顱內壓,起到碰撞緩衝、保護顱腦,維持正常新陳代謝以及維持腦內PH值的作用,是顱腦內非常重要的一種體液。這種體液一共大約有150毫升左右,一般不會流出,它通過血液進入人體循環。腦脊液過少會產生頭暈、乏力等不適症狀。
一周前,桐鄉市一院耳鼻喉科團隊在省級專家的指導下,成功為小李實施了鼻內鏡下腦脊液鼻漏修補術。昨天(5月17日)上午,小李來醫院複診、換藥。小李說,手術至今鼻腔沒有再出現過漏水,目前恢復情況良好。